55岁的郭先生最近发现自己的腿不大对劲儿:稍稍久站就会发疼,还能看到明显的浮肿。 结果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静脉曲张加腿部浮肿。 除了按照医嘱治疗,此后他还开始每天坚持做一个小动作——踮脚。 很简单的动作,随时随地都能做。 刷牙、做饭、洗碗、久坐……闲来无事就踮踮脚。 半年后,郭先生发现不仅病情有所好转,腿部肌肉和腿外形也一并得到了改善。 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为什么能带来这么多好处? 第 1 点 —The First— 流传800年的养生动作 虽说是一个很寻常的小动作,但它。 踮脚源于“八段锦”,作为传统养生术中的最后一式,它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 中医认为,踮脚可以激活肾经,诱发全身震荡,相当于给五脏六腑做了一次轻柔的按摩,从而起到辅助改善疾病的效果。 而且不单单是中医,踮脚也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认可。 美国著名期刊《iScience》上曾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小腿上的比目鱼肌,如果被正确地锻炼,可以帮助久坐人群提高局部肌肉代谢水平,改善全身葡萄糖和脂肪的代谢情况。 而踮脚的时候,正好能够带动这块肌肉进行拉伸,哪怕是坐着踮脚也一样有改善效果。 第 2 点 —The Second— 经常踮脚,迎来5大好处 1 促进血液循环 踮脚可以刺激和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脚部和腿部的血液供应,使血液更加畅通。 2 缓解腰酸背痛 图源:soogif 经常踮脚可以刺激膀胱经,缓解腰酸背痛的症状,也可以开通经气,使身体的各个部位更加畅通。 3 改善体态 许多上班族因为长时间坐着,下半身的气血循环容易受到影响,导致腰部、膝部不适,还可能引发弯腰驼背。 图源:soogif 而踮脚可以锻炼背部肌肉,改善姿势,使身体更加挺拔。 另外,踮脚能直接锻炼小腿肌肉,使其变得更极致有力,达到修饰腿型的效果。 4 增强心血管功能 踮脚可以增加小腿肚上的血流量,给心肌带来足够的氧气,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偷袭”。 5 增加身体协调性 经常踮脚有助于强健小腿肌群,不仅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预防跌倒;还能使身体其他部位的灵活度,活动灵便。 第 3 点 —The Third— 踮脚也有注意事项,需牢记 1 时间控制 踮脚时不宜坚持太长时间,以免脚部关节和骨骼过度受力而受到损伤。 每天踮脚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即可,不宜过长。 若锻炼过程中出现疼痛感,立刻暂停练习休息,不要固执锻炼。 2 次数与频率 图源:soogif 踮尖的次数和频率应该根据个人的骨骼和关节健康状况来控制。 建议每次踮脚3-5组,每组15-20次,每天进行3-5次,以达到锻炼效果。 3 姿势正确 踮脚时要注意姿势正确,挺胸收腹,将力量集中在脚前掌,避免将力量分散到其他部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初学者应该逐渐适应踮脚的状态,不要一开始就过度用力,以免引起不适。 4 注意安全 踮脚时,应该注意安全,避免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进行,以免摔倒受伤。 如果行动不便,踮脚时身体要有依靠物,如椅子、墙等,预防摔倒。 图源网络 5 配合呼吸 吸气时放松脚尖,呼气时紧绷脚尖,以更好地刺激身体的经络和穴位。 6 穿着合适 踮脚时,应该穿着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避免鞋内不平稳或摩擦力过大等问题。 鞋子一定要适脚,不要为了美观而穿偏小或鞋跟过高的鞋子。 7 按摩放松 踮脚这个简单的小动作,却是实实在在锻炼了肌肉。 为了避免小腿抽筋,或变得过于粗壮,运动后可揉按小腿肚按摩放松一下。 总之,踮脚是一种简单易行、完全免费,且效果显著的养生运动。 不论男女老少,都值得大家尝试,说不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好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