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蔚南序跋集(41)《上海通》序

 吴越尽说 2023-10-10 发布于浙江

《上海通》序

徐蔚南



“上海通”三字,并不是效法日本人说的“支那通”,是在抗战之前,上海市通志馆同人决定出版一个周刊的时候,要为周刊取个简单的名称,一方面要表示周刊的性质,一方面又要表示是上海市通志馆同人办的。后来便将上海市通志馆这个名称里的市字和志馆两字划去,取“上海通”三字为名。上海通周刊出版后,颇能引起全上海人的兴趣,现在该周刊还继续出版,已经快满三百期了。这本“上海通”的小册子,写述的人还是上海通周刊的同人,就是上海市文献委员会同人,也就是从前上海市通志馆同人,所以在内容方面,准确的程度比较一般的上海书籍要高出多多,其中如四郊的园林和黄浦滩头等等,都是最近的调查。我们相信这本“上海通”的小册子作为上海导游固然绝妙,就是作为上海一部门的掌故书看也极适宜。所以透视社出版这本小书,在上海文献上多添一分资料,我们实在很高兴的。

*《上海通》上海透视出版社1948年11月出版



笔者注释:

1、《上海通》全书共七章,目录是:第一章:今日之上海(沿革、市区、气象);第二章:上海风景线(黄浦公园、复兴公园、中山公园、中正公园、林森公园、血花公园、私人园囿、龙华景色、上海夜色);第三章:上海名迹志略(黄浦、沪渎、老宝山、龙华塔、龙井、百步桥、涌泉、云汉昭回之阁、渎井庙、城隍庙、漕河庙、观音禅寺、徐文定祠、李公祠、先棉祠、徐光启墓、邹容墓、陆深墓、杨斯盛墓、宋教仁墓、五卅烈士墓、萧德义士墓、无名英雄墓、陈英士纪念塔、欧战纪念碑、第五师阵亡将士纪念塔、卅二军纪念碑、警察纪念碑、四童子军纪念碑、普希金纪念碑、总理故居、总理铜像、宋教仁石像、李鸿章铜像、杨斯盛铜像、李平书铜像);第四章:黄浦滩漫步;第五章:城隍庙(方浜路上的旗杆、金山神主霍光、阎王殿和星宿殿、祀陈化成、内园风光、豫园陈迹、萃秀堂假山、点春堂景物、玲珑石硕果仅存、环珑桥和九曲桥、茶楼和书场、玩意儿太多了、小世界沧桑、大市场五光十色、商人都来凑热闹);第六章:徐家汇礼赞;第七章:上海的四郊(沿沪杭公路到闵行、沿虹桥路西探九峰、吴淞江南岸的郊区、吴淞江北岸的郊区、江湾和吴淞、浦东巡礼);第八章:上海的博物馆(上海博物院、震旦博物院、上海市立博物馆);第九章:八景诗和花鸟志(上海八景诗:八景集句、海天旭石、黄浦秋涛、龙华晚钟、吴淞烟雨、石梁夜月、野渡蒹葭、凰楼远眺、江阜霁雪、附录十景。上海花鸟志:龙华桃花、复兴公园之菊、内园兰花、梅花源、法华牡丹、一片花香、上海四季花谱、上海花的统计、鸟的美名、以鸟鸣春、佐餐佳鸟、斗鸟、常居上海的鸟、鸟市)。



2、本书的绝大部分内容最初发表在1948年7月号的《旅行杂志》,大概是为了提供上海导游指南,所以再次汇集成书出版。《旅行杂志》以“上海专辑”的专题发表时共收入八篇,署有作者,分别是:笛人的《上海风景线》、徐蘧轩《上海名迹志略》、石耶《黄浦滩漫步》、林星垣《老上海的乐园·城隍庙》、费志仁的《徐家汇礼赞》、吴静山的《上海的市郊》、山青的《上海八景诗》、李纯康的《上海的博物馆》。这八篇与《上海通》书中的九章基本相同,只做了个别调整。《旅行杂志》在发表“上海专辑”卷首,专门加了一篇《介绍词》说:


拥有五百万人口的大上海,抗战期间由于原子弹的荫庇,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害,现在除了闸北和南市还遗留着少许断垣残壁尚待恢复旧观外,在市区所表现的只是热闹、拥挤、和烦嚣。这里包含着大量的豪门巨富,在尽情的享受;同时有更多的小市民在与生活搏斗,形成了畸形的发展与繁荣。我们不论这繁荣是否正常,但能在大战后屹立无恙,已是值得我们欣幸的。


上海自一八四三年开辟为商埠后,一八四五年及一八四九年相继设立英法两租界,于是滨海僻县,已一跃而居全国重要的位置。民国十六年国民革命军奠定上海,根据国父大上海的计划,确定了上海为特别市。市区范围:除淞沪商埠原有辖境外,更划宝山县属的大场、杨行二乡,松江青浦两县所属的七宝乡,松江县属的莘庄乡,南汇县属的周浦乡为市区,跨境五县,辖市乡三十,占地二千六百九十二方里,东西广约七十里,南北袤约百余里。二十六年八月,日寇侵沪,十一月国军西撤,全市沦陷,三十四年八月,日寇投降,抗战终告胜利,市区光复,主权丧失达百年的租界,亦由盟邦交还,于是租界收回,金瓴无缺。这是大上海过去近百年的简单史略。


在上海居住不久或经过上海的人士,对于上海的过去沿革,也许十分明了者并不太多;而对于上海的现在,仅仅看见了的繁荣。复原以还,关于介绍大上海有系统的著作没有见到。现承上海市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徐蔚南先生和该会同仁,搜集了关于上海一般可作游憩考据的材料,作系统的绍介,想为读者所欢迎吧。


从这短短几篇中,我们可以知道上海除了热闹、拥挤、烦嚣以及生活的享受和搏斗外,还有几处可供我们游息、浏览、欣赏和漫步的地方。谨以至诚,向文献会致谢!



3、笔者还注意到,《上海通》书中的大部分文章还被选入由邢定康、高宏久主编的《上海游屐:民国风情实录》一书中,2017年3月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选入的文章有:《上海风景线》《上海名迹志略》《上海的四郊》《上海的花与鸟》《上海八景诗》《上海的博物馆》《徐家汇巡礼》《老上海的乐园——城隍庙》八篇,标题的个别字作了修改而已。另外还添加了徐蔚南的两篇文章:《半日龙华》和《归来》。编者比较周到,在文章前给每位作者立一简介:


吴静山(1895-1977),又名兴仁,江苏江阴人。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长期在上海执教。曾在上海市通志馆工作,以及任新亚书店编辑部主任。抗战后,曾任上海市文献委员会编纂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曾在上海市文献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局文献博物馆科工作,后任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副主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地方历史研究部主任,曾当选为市人大代表。编有《上海农谚》《上海史料丛编》等,著有《上海的气象》《上海的风雨》《吴淞江》等。


徐蘧轩(1892—1961),名兆麟,笔名老癯,江苏盛泽人。曾与其堂弟徐蔚南创办《新盛泽》报,后历任上海《民国日报》、《大晚报》、上海通志馆编纂。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处、上海市文献委员会及历史博物馆任职。著有《上海名胜略》、《孙中山生活》、《诸葛孔明生活》等。



李纯康,江苏盛泽人,生平不详,教育史家,新南社社员,曾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早年曾给《新盛泽》报撰稿,后担任上海市通志馆编纂馆员,编写通志稿“教育编”。著有《上海高等教育》《上海求学标准》等专书。


林星垣,生平不详,史学家,曾在上海市图书馆工作,曾负责民国版《酆都县志》的分纂工作,著有《明清尺牍的鉴赏及其史料价值》等。


费志仁女士,张若谷夫人,生平不详。


席涤尘,江苏吴县(苏州)人,笔名石耶,生平不详,翻译家,新南社社员,曾就读复旦大学,任上海市通志馆编纂馆员,编写通志稿“外交篇”、“军备编”。译著有《安徒生童话》《希腊英雄传》等。


写于2023年9月21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