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字干货|课后作业究竟该如何做,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大奔h1wmjlcm1r 2023-10-10 发布于江西

全文长 89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0 分钟

图片

想要获得好成绩,最基础而重要的一条习惯,应该就是高质量完成作业了。但这样说过于笼统,比如究竟怎么才叫“高质量完成作业”?这涉及到相当多细节经验。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中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自控能力都有限,仅靠他们自己怕是不太行。在最重要的习惯养成初期,确实需要家长做一些辅助配合,以帮助孩子提升作业质量。

下面按照先基础慢慢提升的顺序,详细说说家长可以作为的地方。

01

作业一定要按时提交

这是最最基础的要求,但是按照我们历年的统计,能有自始至终做到的学生,大致也只占到70%左右。

要么有长期不交的,这种渐渐肯定会跟不上。

要么时不时有缺交晚交的,老师盯得紧一些就好点,老师稍微一放松,缺交的次数立刻就提升。

按时提交作业,其实只是反映长期学习状态的一个小指标。如果时不时会忘,就证明其学习还没有建立起规律性的整体节律,属于想起啥来做点啥的状态。

大家可以参考某些优秀同学,我观察过他们提交作业的时间,会稳稳定在某个时间段(比如参加完课程的当天晚上、或者次天下午之类)。这说明,他们什么时候听课、什么时候做作业,早已都按部就班形成了节律,成为自己内在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了。

所以家长所能做的第一点,也是最基础的部分,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规律性的学习节律,什么时间段干什么要清清楚楚,然后就是每天按计划执行即可。

千万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什么干什么,时常漏点这个那个的。别说学习,这样干什么都是干不好的。

02

要保证较高的作业质量

关于这一点,很多家长都有疑惑。究竟什么叫做“较高的作业质量”?

我们每年都会跟踪大家的作业质量和小测成绩,有大约1/4的同学存在一种问题,就是平时作业的正确率不错,但每次一到正式考试,成绩就会下降很多。

大量与家长沟通后发现,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平时作业里的高正确率,并不是孩子的真实水平,而是家长给检查修改后的结果。

这会造成一些显然的恶果。

比如,孩子对自己的水平存在认知偏差,觉得平时都会,怎么一考试就不行?总觉得自己是发挥不行。

再比如,平时作业里的问题都是家长给检查,孩子缺少基本的检查能力,甚至会养成依赖意识,觉得有家长给托底,自己随便做做完成了就行。这种心态对考试来说是灭顶之灾。

再比如,平时作业家长给辅导得太多,孩子一有问题就向家长求助,这显然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毕竟考试的时候能有人问么?

最后,孩子平时作业都全对,他哪里不会的?哪里薄弱的?哪里错过的?全部都被修正改掉了,没有任何痕迹。这样后期复习的时候,根本找不到重点,非常不利于考前复习。

所以,评价作业质量的标准,不是正确率,不是卷面的整洁度,也不是最终的得分,而应该是做完后留下的“各种痕迹”。

自己哪里做错的,要有痕迹。

哪些是自己不会,向别人求助的,要有痕迹。

错误讲解改正过程中,发现自己原本搞错或不懂的知识点,要有痕迹。

题目中埋了坑,自己没发现导致出错,改正的时候也要有痕迹。

甚至哪怕你做对了,但发现这题中有个很有价值的知识点,后期很可能错,也要标注记录。

这些痕迹,首先证明你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价值点,做完改完这一遍,收获了很多。

其次,这些痕迹将成为后期改错复习过程中,闪闪发光的地标。

不少家长问想复习怎么复习,是不是把所有作业重新做一遍?大家想想那多浪费时间呢?其中90%的题第一遍就都掌握了,为啥还要再做一遍?集中精力把这些标有痕迹的题目再独立做一遍,这样多有针对性,效率多高呢。

03

基础部分该如何去做?

基础部分,主要指的是第一页,有关复习和基础概念方面的问题。

对于上课吸收率较高的同学,可以直接去做。做的时候可以先略微浏览一下,预估一下自己大概需要的时间,闹钟一拧,就可以去做了。

之所以要预估时间 定时限制,主要考虑到,这两个能力对考试帮助极大。

今后考试的时候,大家拿到试卷,都需要先浏览一下试卷,评估一下考试的量和难度,这样才好合理安排考试策略。所以时常多练一练预估时间,对考试来讲是有很大帮助的,做到一大半才突然发现做不完的情况,就会少很多。

其次限制时间,有利于模拟考试环境,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对真正大考的发挥也有帮助的。不过这一点后面再详细展开。

对于课堂效率不太高的同学,直接去做可能就会有些困难,这时候千万不要盲目乱写。

不少不同真会胡乱凭感觉做,觉得只要做完就完成任务了,这是典型的既花了时间,又没有一点收获,反而还有害处的典型,还不如直接去玩算了。

理解力不太好、课堂效率不高的同学,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优化:

1、可以适当预习,把讲义的核心点过一下,把例题做一做,这样相当于给正式上课做了一层铺垫,尤其是能把不会的难度给提前找到,是非常有助于提升课堂吸收率的。

2、课后尽量不要隔太长时间再做作业,容易把内容忘光。上完课后尽快完成作业。

3、如果确实感觉有些概念模糊了,先把讲义里的核心内容复习一下,把课上的典型例题做一做,大致把基础内容掌握清楚了,再去做作业。(我们所有讲解和例题都有录像,大家可以按照需求复习)

把这三点做好了,再去做作业。

如果一开始能力不强,可以先不限制时间,甚至分两次来做,先以把问题搞透为第一目标。

以后能力强了,再加上时间限制等其他应试要求。

学习也是讲究负荷渐进的。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训练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大家要根据自己孩子目前的水平来因材施教,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毫无重点,容易花了功夫却少有收获。

04

提升部分该如何去做?

在说具体细节之前,首先要说一说认知问题。因为我发现多数的焦虑与荒谬行为,都是从错误的认知开始的。

如果大家做的是与能力匹配的作业,应该不难遇到一些压轴题。孩子一搭眼看上去,好像没什么思路,一时半会做不出来。

错误的认知会认为,孩子没好好听课,不然怎么会做不出题呢?

真正的问题,恰恰是这种认知本身,它会导致后面一系列错误行为,开始偏离学习的主方向。

对于高年级学习来讲,认真听完课有个别题目无法一下做出来,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甚至是学习的必经之路。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高年级数学对知识的考察更深、变化也多,渐渐需要大家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才能慢慢解决。

但理解分析能力是什么意思?不就是一开始不太会,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经过一定的思考时间,把原本不太会的问题给考虑清楚么?

如果所有题目都一搭眼就能知道答案,或者和上课的例题都一模一样,那还需要分析啥?思考啥?还要啥底层能力的培养?

关于这方面,建议大家以终为始,想想学习高中数学的感受。每节课听完,作业一大半都不会做,这难道不是每天都要经历的常态么?学习就该这个样子呀?怎么可能听完就什么都会做呢?

早日习惯它,能以平常心、科学方法去应对这种困难,是踏入高层次学习所必须的。

而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恰恰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家长的态度,毫无疑问会影响孩子。如果你整天训他“怎么听完课了还不会做题!一定是课堂上开小差了!”孩子慢慢也会产生消极和抗拒情绪,不愿意面对困难问题,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所以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起一个,不说多么积极,但至少平和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意识到,有个别问题不会做(别走极端,如果大把基础问题都不会做,那还是要想办法解决的),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代表智力低没天赋,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正常情况。

把这个认知建立起来,孩子至少能以平和的态度与难题共处,这是后面所有行为的基础。

就目前来看,很多孩子是缺少这种基础的,他们非常抗拒难题、没自信、很慌张,可能与从小遇到不会做的题,都被大人打击有一定的关系。

然后再说说具体行为。

对于水平较高的同学:

建议先自己独立思考一段时间。

这个一段时间,甚至不是说当天必须一次性思考出来,能做到固然最好,做不到的话,其实也不用着急,可以每天抽一点点时间,比如5-10分钟时间,连续考虑几天,这样往往会有奇效。

这涉及到一些脑科学方面的规律。不少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其实都不是一次想通的,他们针对一个问题断断续续思考了许多年,直到某一刻会从某件事情中得到启发,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对于高水平同学而言,一个特别好的学习习惯是,脑子里始终保留几个目前还未想通的问题,时不时去考虑一下,这对酝酿重大突破有很大的意义。

当然,思考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技巧,这里给两个简单的提示。

1、首先可以结合这节课老师提示的重难点来思考。比如上节课我们讲了分数意义,那么应用题的困难点,就很可能与(无单位)分数的理解,详细来说就是和补充“单位1”有关。

2、针对不会的问题,要把疑问点做精确定位。比如一个应用题不会做,不能直接说“这题我不会”,而要一步步就读题分析,把哪句话中的哪个条件搞不明白,精确提取出来。

一般来讲,即便是疑难问题,其中大多数条件也都是很简单的,只有1-2个比较重点的条件不太好理解。一旦能精确提取出来,再配合本节课讲的重点去匹配思考一下,解题思路慢慢就会出现。

大家缺少的,往往只是耐心,或者说不知道可以这么一点点去分析问题。在答疑中,我已经无数次地发现,其实根本不需要给孩子讲过程,只要问几个问题:

不能直接说不会,这题中哪句话你不太理解?

这句话中的这个条件,究竟是什么意思?(比如见到一个3/4,问问他究竟代表谁的3/4?)

还有哪里不太清楚?

......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多数人自然就把题做出来了。

归根结底,我其实没给他们讲题,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环境,提供了几个精确的思考方向,剩下靠孩子自己的力量,就完全可以解决了。

图片

对于水平一般的同学:

也许直接思考,确实不太能得出完整的思路。这时候,大家的目标,要从非要得出正确答案,转变成,找到自己精确的问题点。

是的。不需要你能处理掉,你只要找到哪里不会的就可以了。不要小看这一步,能精确提问,就已经是迈进了一大步。

然后,你可以带着这个不会的点,去寻求一定的帮助。

寻求帮助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能直接说整题不会,要说到具体的细节。

2、不能完全不经过独立思考一段时间,就直接说不会。

寻求帮助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问家长。

家长最好不要直接说整题的答案,只针对他不会的细节点,给予一定的指导。这个细节指导完毕后,剩余部分再自己去做。

核心原则就是,耐心帮孩子解决确实疑难的地方,但不要给予太多的助力。能少帮一点尽量少帮一点,看到哪里确实过不去了,给予一下帮助。

当然,这对家长水平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家长感觉有困难,可以转向下面两点。

2、看答案过程

看答案也有一些技巧。真想学会的同学,也得先尽量自己做,做完后与答案过程核对,发现哪一步有明确的差异,这就是我们要具体研究的地方。

如果自己能想通最好,如果自己想不通,可以转向第3点。

3、请教老师

如果条件方便的话,可以向老师提问,但要注意,千万别直接这么问:“老师这一题我不会,你能给我讲讲么?”

标准的问问题方式是这样的:

老师,这题我怎么做、怎么做,然后做到哪里的时候,之前都没啥问题。但遇到这有一定地方.......这个条件我不太理解,列出的式子和答案不太一样,请问我是哪里理解错了么?

4、查询讲解视频

对于特别难的问题,从头到尾不太能理解,需要有人给梳理整体思路的,可以参考我们提供的讲解视频。不管是课堂例题还是课后习题,目前都配套了讲解视频,但大家一定不要全看,有些浪费时间,只看特别疑难问题即可。

05

如何一步步把疑难问题搞透彻

在交流中,不少家长都有这种阐述。

孩子遇到不会的地方,就让他重新看一遍视频讲解,或者给孩子讲一遍思路,最后问他听懂了么?孩子说听懂了,这题就此结束。

事实上,如果针对一个疑难问题,仅仅做到这一步,估计连30%的工作量都没完成。孩子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甚至是原题,仍然错得一塌糊涂,也就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了。

到底如何才能把疑难问题真的搞透彻呢?

我个人感觉,至少要把以下几步走完,才有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5.1 先定位问题

关于这一点,上一篇已经说了比较多了,再重复几个重点。

尽量让孩子自己先把问题精确定位出来,要说到具体是哪一句话、哪一个条件不理解,或者哪个概念不明白,求助的时候不能简单说“这题我不会”,而要能把具体不会的地方给指出来。

因为对于绝大多数题来说,即便不会做,也不可能一句话、一个条件都看不懂,把能理解的先理解了,把能做的步骤先做了,这是提问的基本素养。

如果孩子一开始没有这个意识,家长解答的时候(当然最好从低年级开始),就先带着他梳理条件,从简单的地方出发,一步步先问问题,直到把最终那个真正卡住的点找到,再提供真正的讲解帮助。

至于沿途的一些简单问题,尽量只提问,让孩子自己解决。这样时间长了,让孩子慢慢养成正确的做题意识,即:

这题即便很难我做不出最终答案,但至少是可以理解一些、往后处理几步的。

别的不说,单是这种解题意识,就已经可以超越90%的小学生了。

5.2 要不要直接给讲解

实在疑难的地方,确实做不出来,这当然是情有可原的。随着学习的难度越来越高,比如以后到了高中,有些题别说你想自己做出来,拿出详细答案让你看估计都看不懂。

对于这种显然超过目前水平的题目,先不要求独立思考解答(毕竟做不到么,强行勉强是没有意义的)。这时候,可以去阅读参考答案(最推荐),或者找人去提问(次推荐)。

之所以优先推荐阅读参考答案,因为这是一种主动的阅读揣摩过程。每个步骤虽然答案都写出来了,但你需要完全靠自己一点点揣摩,因为数学么,光看表面的算式是不够的,肯定要理解算式背后的意义。

而如果直接去问别人,这个主动阅读揣摩的过程,就被替换为了被动地接受过程。别人把思路整理好了,带着你走,固然会走得轻松一些,但收获也少一些。

二者之差别,就好像前者是自己去走迷宫,后者是有人在前面牵着你走迷宫。大家都明白,走迷宫最难的地方不在于走,毕竟只要你不是个瘸子,基本的走路肯定是问题不大的。

走迷宫最难的地方,在于路口处的抉择。如果一直有人在前面牵着你,你看似走得轻松一些,却在最核心的“抉择”层次失去了诸多锻炼机会。这样,一旦今后自己独立走迷宫的时候,肯定依然会晕头转向。

同理,解题最困难的地方,不是有了一种思路后该怎么算,而是“别人究竟是怎么想到这个思路的?”“为什么我想的其他方法就不对?”类似的抉择问题。

这种关键性的地方,光靠听别人讲题,尤其是那种直接讲给你正确解题过程的讲法,所无法获得的。

虽然阅读答案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毕竟会逼着你多主动思考一些东西,所以确实要比直接听别人讲好一些。

当然,更好的方法,肯定是有人根据你目前状态,因人制宜地、循序渐进地向你提一些问题,而不给明确的讲解。这样倒逼着你一步步自己解决问题,虽然看似吃力很多,但收获也更大。

总结一下,核心原则其实很简单:只要最终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过程中给予的辅助越少越好。他自己越用力,最终属于自己的收获也就越大。

按照这个原则,按照最终收获排个序,肯定是:用问题引导倒逼>独立揣摩答案>直接给讲解。当然,如果按照过程的吃力程度,就要倒过来了。

当然,上述所有方式都是建议在有基本的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基础上的。如果孩子从小在这方面缺失很大,比如给答案就只知道抄、遇到问题不给讲就生气哭,上述所有方法就都失去了前提。

5.3 如何判定是不是真的会了?

“你听懂了么?”

“听懂了!”

这种对话,当然不能作为最终搞懂的依据。通常我在课堂上给大家讲题后,问大家有没有搞懂,他们点头后我都会补充一句,你们现在最多算搞懂了30%,后面70%的工作别忘了做的。

这么说,倒不是孩子有意骗我们。彼时彼刻的他们,确实感觉自己听懂了,他们说的是实话。但稍后只要一做题,就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更是血淋淋的现实。

归根结底,问题在于错误理解了“搞懂”的定义,它不能是指听懂,而应该指能动手做对。两者之间还有极大的差距。

看妈妈炒一个菜,你看起来很简单,自己一上手肯定忙瞎。

看教练倒一个车,你看起来也不难,自己练一个月也未必能行。

看老师画一个画,寥寥数笔就形态逼真,这更是要练几十年才能有的功力。

听和看的时候,有大量的核心的细节,是被隐藏起来的。这倒不是说老师故意不说,而是有些东西属于实践技能,且各种细节太多,是不可能在具体的演示过程中逐一讲解透彻的。

老师只可能带着大家把大致流程走一遍,讲解关键性的步骤,至于诸多的细节,需要自己一点点在实践中体会获得,最终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世间的所有事情,皆是如此。做题当然也不可能超脱其外。

所以听懂别人讲一题,绝不能作为会的依据,一定要以“能否独立输出”作为最终的判定依据。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看答案、听讲解,总之感觉自己搞懂了。然后你要拿出一张大白纸,拿出空白的题目,从头到尾自己独立输出一遍,写清所有的过程,说出所有过程代表的意思,并最终计算出正确答案,这才能算是初步搞懂。

如果真的是比较难的题,一遍肯定是做不到的。以我学生时期的经验,其实印象最深刻的做题体验,就是在“以为搞懂了-输出-出错-再研究-又以为搞懂了-输出-再出错......”的循环中前进。

详细来说,就是某个题,你看了答案感觉恍然大悟,觉得肯定没问题了。拿出一张纸从头到尾推一遍,怎么到了第三步就怎么也进行不下去了?再看答案,才发现刚才还有小细节没搞懂,这下终于又搞懂了。

再做一遍,这次推的很顺利,可以答案怎么就是不对?自己检查不出来,再去找答案一步步核对,发现又在第5步出了一个错误,确实之前没有注意到。

感觉懂了,再去推,再错,再核对,再纠正......

反正一个题这么搞个几次,是非常正常的。直到数次之后,才算真正能从头到尾搞透了一个问题。

类似的事情,几乎发生在高中的每一个晚自习中,所谓学习的过程,无非就是如此。很多时候,一节课只反反复复搞懂了一题,这也是毫不稀奇的。

现在大家做的题太多,但坚实的输出验证工作却做得太少。以至于好些同学,同一个题错了七八回、每错一次都在课堂上讲解,大家也都表示听懂了,但下次还错。

原因就在于,大家始终在听,从没有任何一次独立输出验证的经历,你当然就无法发现做这题过程中的诸多易错细节、诸多核心的思考点,你每次都只听个皮毛就结束了,这样重复再多次也不可能真正掌握有难度的问题。

06

如果感觉听课困难、作业不会做,该做哪些调整?

多数家长感到孩子听课、做作业后掌握不是很好,都会不约而同问这样一个问题:

老师,有没有更多的习题,想让孩子再多做点题。

其实,如能简单从题量角度解决这个问题,那实在就太棒了。大家可以去书店逛一下,或者去网上搜一搜“教辅”,那简直是题山题海,只有做不完,不可能买不到。

经过多年的市场筛选,常见能说得出名字的教辅,习题质量都有保证,完全不必担心自家孩子因为没有买到什么“秘籍”而失去成为优秀生的机会。

但问题是,光在做题量层次去考虑问题,不说毫无意义,至少意义也是很小的。尤其是对于跟上课程基本进度都有问题的孩子,他们的主要问题是做题太少么?

据我观察,这样归因是有很大问题的,有避重就轻、推卸责任的嫌疑。

针对这些孩子,我建议先把学习前端的工作都做好,要比单纯增加题量帮助要大得多。因为多数跟不上的孩子,在听课的时候就已经落后很多了。

因为如果前端问题不解决,只在最后要求他们多做题,属于治病不治因,往往不会有好的结果。

这么做好似消化系统本身出了问题,却不知道去调理治疗,而是拼命给孩子喂食,最终是什么后果,大家应该不难理解。(所以增加题量这种策略,一般更适用于基本水平有保障,想要进一步做提升的场景,相当于消化很好,想要变得更强壮,再增加饮食量配合锻炼,这样才是比较合适的)

课堂上的落后,有很多的原因。比如有些孩子本身接受速度就慢,有时候会跟不上课程进度;比如有些孩子本身基础不太好,跟着提优课程,也许难度略微超过他目前水准。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孩子,如果老师上课时给大家出的基础例题中,多数都没有什么明确思路,晕晕乎乎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就证明已经明显跟不上课堂进度了。

针对这种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绝不是课后再多做题,因为那属于问题已经出现,再强行去弥补漏洞的做法,显然有些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感觉。

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课前预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前一天、半天,把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按照讲义中提供的要点,提前过一过。比如关键性的概念、定义、算法之类,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查课本、或者找家长问一问,稍微研究研究、做点标注。

2、过一遍的意义,并不在于要把所有内容都自学完毕,而是先把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有60%的东西我课前都了解差不多了,课上再听的时候就会比较轻松;有40%的东西课前没有搞明白,对于你来讲,这些内容就是本节课的精华,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这些关键位置上。

3、提前把老师课堂上要讲的例题做一做,至少完成部分基础例题。这样一来可以节约一些课堂做题时间,用来记笔记、体会重点、或者放松一下,就不会感觉那么慌张。二来提前做出一些问题,会更有条件举手答题,几次之后对培养学习自信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预习是课堂学习的铺垫,是解决课堂跟不上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大家发现孩子有学习吃力情况,这绝对是所有调整中的第一选择。

学习是讲究循环累积的,把时间投入到学习中越早的环节中(预习、自学之类),最终的效果就会越好。相反,所有时间都被用来最后还债(不会重学、重讲、补作业之类),效果就会越差。

所以好学生往往都走在老师前面,而差生往往都在补课补作业,就是这个道理。大家花费的时间差不多,但究竟投入到前端还是后端,对成绩会产生质的差异。

又好似有钱人拼命赚钱去超前投资,穷人也拼命赚钱去还债,可能后者还要更辛苦一些。但最终大家积累的财富,几乎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孩子在基本的听课、做作业层面存在明显问题,建议有条件的家长,一定优先选择帮孩子建立起基本的预习习惯,先帮助他提升课堂效率,能理解基本内容,能把基础作业做好,这样会对后期的一连串工作都起到帮助。

相反,如果前面还是照旧,课堂就跟不上导致一知半解,课后盲目增加一倍两倍的习题,只会让孩子在一知半解的困惑上,再增加题海无涯的绝望。

随着年级的提升,课程难度会越来越高、进度会越来越快,比如高中一节课的内容量,可以要顶小学半学期,面对这种趋势,大家或早或晚都会遇到课堂吃力的情况,越早建立起预习习惯,将会越占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