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88集)

 y1-e 2023-10-10 发布于北京

文字摘录难免错误,请以录音为准!

原声版

降噪版:

文字整理:

南师讲《宗镜录》第八十八集

论云:“无著菩萨位登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请说此论。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

正为菩萨,令于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证大菩提。广为有情,常无倒说,乃至瑜伽中行观,无少法欲令证得。及欲现观,或说究竟清净真如,名为瑜伽理中最极,一切功德共相应故。”

是以智者大师,于《净名疏》中问云:“今依龙树之学,何意用天亲之义?

答:龙树、天亲,岂不同入不二法门乎?今本为佛教,随义有所开而用释,何得取舍定执也。若分别界外结惑生死,及诸行名义,当细寻天亲所作,若观门遣荡安心入道,何过龙树。”

若不取《地论》、《摄大乘论》,相映望者,他或谓于非义理多端强说也。

故知菩萨制作,一一关于圣典。故非出自胸襟,广引证明,令生闻慧。宗镜纂集,大意亦同。

『论云:“无著菩萨位登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请说此论。』

  『证法光定』,这个法、一切佛法智慧光明透达了,已经得大神通,不是普通的,大神通、大智慧的成就,才是大神通,不是普通所言,那是小通,不相干。『事大慈尊』,他服侍跟到大慈尊,慈是弥勒菩萨,弥勒菩萨,所谓在中文简称为大慈氏。『请说此论』,就请弥勒菩萨说的这个《瑜伽师地论》。讲一切,一个人、普通人开始修持,一直到成佛证果的这个路道、这个方法、理论、原则都在内。下面的文字都非常重要啊,《瑜伽师地论》,大家千万注意。

『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

这是《瑜伽师地论》的,大家懂了这几句话,应该要晓得,这是每一个字可圈可点,啊,这一部经典的重要,研究这部经典。

第一是『理无不穷』,世界上一切的修持、世间的理,出世间哲学的理,任何学问最高的原理,没有不透顶的、包含在内。

『事无不尽』,人世间一切事,刚才我提到《瑜伽师地论》里讲意识地包括三界的事。甚至我们大家讲一个笑话,要研究人、这个一切众生的婚姻制度,就要看《瑜伽师地论》。人世间的婚姻怎么样;啊,地狱的婚姻怎么样;众生婚姻怎么样;欲界天的婚姻怎么样;色界天的婚姻怎么样。欲界的生儿子怎么样生的?色界人生儿子,色界人生儿子啊不是女人生,是男人生,男人怀孕以后最生后从头顶上生的,差一点从肩膀上生的,啊,这个各种各样。你不管他有没有,即使就是编的,一个人有这样编得出来呀,这个人不得了,这个神经,不是神通也神经,大神经了,这个大神经的人,几千年来还没有看到有这样大的本事才编的出来,那是多得很。所以他感触,『事无不尽』。换句话我们将来要研究发展宇宙科学、太空科学的,你看看现在人在外国流行科学幻想小说,已经是惊奇得不得了,在佛经那些《瑜伽师地论》境界看是小之又小的,把那个三界里头的那一些描写的,把他加上一写就不得了,『事无不尽』。

『文无不释』,不管佛经哪一种文字、哪个重点的文字啊,没有不解释清楚的,都解释了。

『义无不诠』,义就是哲学最高的理,义理,就是道理,道理,“诠”,就是都下了注解。不懂的问题,在这里都做解释了,『义无不诠』。           

『疑无不遣』,你所有的怀疑的问题,世间法形而下形而上的大问题,没有哪一个问题不解决了,『疑无不遣』。

『执无不破』,一切众生的执著,啊,修道的障碍都破除了。

『行无不修,果无不证。』心理,内心的行为、修行,外面的大行,入世的、出世的,这些行,怎么样去修行都指示得清清楚楚。小乘的果位,由初果罗汉一直到十地以上的菩萨,到成佛之路,啊,这个,差不多五十几位的大乘境界,啊,包括小乘的四禅八定,任何证入的法门,你懂了《瑜伽师地论》的原理,告诉你依此修持没有不证果的。这就是《瑜伽师地论》的重点,文字好,这几句话,每读到这几句话可圈可点,而且又看了《瑜伽师地论》,非研究不可。『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

『正为菩萨,令于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证大菩提。』

他说这一本,还没有完啊,他说这一本经典的著作为了什么?为了一般人要动心、发心、动机修菩萨道的,『令于诸乘境行果等』,不但是大乘,乃至小乘里头的修行,包括了三个字:境、行、果,不管显教或是密教,任何、只要有学功夫就有境界,譬如大家学佛打坐多坐一次有一次的境界,有时候好,好的是境界啊、坏的也是境界呀。坏的是什么呢?坏境界。这一切境界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些人打起坐来,哦呦,嘴巴也歪了、头晕啊、头痛啊,这就是境界来了。什么原因来的这要查清楚哦,修持有境界。“行”,修行,心理的行为起的变化、生理上起的变化都属于行。“果”,修行的成效、成果。所以修行不离三个原则,把它包括了。

乃至这个,这三个原则不但是佛法,外道法,不但说外道法,做人,做世间世俗的事情也是三个字:境、行、果。比如我们这个场面,现在这个上课的这个环境,这就是“境”,就是一个境界。“行”,我们现在坐在那里在研究听课,站在上面就是吹牛、讲课了,这个就是他的行,每个人的心行;那么听了这个课、看了这个书有什么感受、什么心得都是行;甚至于听归听,好听归好听,书是书,我是我,他也在行,啊,这是叫乱行、忙行、昏沉行,也在行。境行,“果”,就不同。

他说这本书是修一切菩萨、修一切境界、成果,『境行果等,皆得善巧。』你就懂到了方法,巧妙的修。拿我们普通的话,真懂得了修行的诀窍了,通了这一本经典。『勤修大行』,通了这一本理就能够精勤努力地修行。『证大菩提』,最后大彻大悟成佛了。这是一段,下面,他接下来。

  『广为有情,常无倒说,乃至瑜伽中行观,无少法欲令证得。及欲现观,或说究竟清净真如,名为瑜伽理中最极,一切功德共相应故。』

这个也是玄奘法师翻译的文字,文字啊逻辑是严谨的,每个字每一句无懈可击,没有办法批评他不对。但是对是对啊,它这个旧的家具一样,又笨,牢是很牢固,好,可以当古董;但是呢笨笨的,讲不出来,不是那么巧妙,啊,不是那么啊,很严肃,很方正,善巧,文字的善巧、美上,讲不出来,只能是朴素的美。啊,但是你要看到他,这一段还是《瑜伽师地论》文字好的方面,翻的很……。

他说这本书,『广为有情』。为什么无著菩萨、弥勒菩萨说这本经典?为了普遍性,为一切众生,度众生。度,所谓度,就是使他、使每一个人能够升华超脱,而达到无痛苦、无烦恼、跳出生死的境界。『常无倒说』,永远说的是真话,没有颠倒说话,没有说错话。

那么《瑜伽师地论》就告诉我们做功夫,他说这些,『乃至瑜伽中行观』,我们打坐在那里做功夫、做修行,修行就是行,观心咯。行与观,乃至瑜伽中行观。(哎,在座的有几位同学,不要打坐啊,看书啊。你是听课,不是来打坐的课啊。最后嘛,后来又问我,这个地方没有听,你现在没有看书嘛。)『乃至瑜伽中行观,无少法』,这句话,文字看来很好啊,但是要讲起来,这个文句上呢,要讨论。

『乃至瑜伽中行观,无少法。』这大家怎么解释?“行观无少法”,他说修行那个观想的,没有一个,没有少了一点吗?还是,不晓得怎么讲好,所以玄奘法师翻译的这个文字,好不好?无懈可击,他非常老实,按原文就是这样。变成中国字“乃至瑜伽中行,观无少法”呢?还是“乃至瑜伽中,行观无少法”呢?问题来了。换句话他的原意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修行那个境界,境行果任何境中啊,你修行的观想法门,没有一点遗漏掉的,所以我说他交代不清。我常常批评古人啊,人家觉得我挑剔的很厉害,啊,但是事实是这样,当然我还不及古人。可是啊,古人是古人,不能说古人都是好的哦。因为我也快要变古人了,你说我是好的呀,我也并不一定好的,并不是古人就那么伟大,啊,古人都是今人变的。

所以呢,『欲令证得』,那么他说了那么多的法门,就是为了我们后世人,说读了佛经啊,依据佛经去修行,去精进、证道。下面就对了,就是这一句话常常碰到,有时候好几句,哎呀,你倒过来读,也没有懂;反过来读,也没有对;把它书都颠倒来看看它还是不对,不对的就是不对,就是没有办法。那只能够说,法师啊,你的文章太好,看不懂,因此太高。但是啊反正你一顺就懂,我现在就这样,下面就懂了。看到好的地方都好,譬如上面翻的『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好啊!文字翻的好,那自然拿起红笔就给他圈,上面逗号都是打杠的,没有办法,连点句都是问题。

他说『及欲现观』,这是个大问题哦!我们修持要达到『现观』境界,『现观』,这个现量,是现量境。这个『现观』是佛学的专有名词,尤其是唯识宗常用的。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整个是一个本体的,所谓阿赖耶识的现变的是现观法门。比如我们修净土的,往生西方,念一句佛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是净土法门的现观境、现量境,现量境界,『现观』。所以大家修持的,在这里做白骨观哪、修止观哪、参禅,这个就是参禅的话头的现观而已,参话头的话头的现观。但是“现”并不多。要证到那个现量境,比如,禅宗所提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有什么了不起?那偶然对的见而不见中的一点的现观而已!整个佛的国土、佛的境界,四禅八定乃至诸佛、诸位菩萨的神通,乃至诸佛的国土的现量就是一个现观境。

所以啊,弥勒菩萨又讲了五部论,留下来的著作《瑜伽师地论》,还有就是《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讲四加行,强调修持当中四加行法的重要,四加行。四个加行,每一地不管你大乘有大乘的四加行,小乘有小乘的四加行。

四加行就是我经常解释什么叫加行呢?等于我们高级的加工厂,你原料都好,加工,这个加工是暖、顶、忍、世第一法。比如大家喜欢,现在年青人修现代的乱七八糟的正道、邪道各种冥想,喜欢谈任督二脉,气脉通了。那气脉通了算什么老几?那不过是四加行初步的暖法的一点点现量而已。啊,就是你奇经八脉,都打通,三脉四轮的,不过是暖法的现量境的现观境界之一。暖了以后还要顶,还要开顶,与三千大千世界合为一体,修密法门,啊,暖、顶;忍,得无生法忍,大的得无生法忍,小的果位得气住脉停,忍法。然后才到了这一步。这四个简单的名称了,分析起来都包括了所有外道、内道一切的功夫的境——境界;行——修行做功夫;果位,各个果的,所以暖顶位。暖、顶位你成就了一个人可以在虚空中自己飞来飞去了,算什么?不过世第一法,还没有跳出世间,在世间上了不起,如此而已。

所以我们,因此啊想起来,是不错嘛,这个这个吕纯阳,我们晓得唐朝那个进士的神仙,这个这个,那个境界他在空中飞来飞去啊,等于后来密宗的木讷祖师一样随便飞的。他的诗:

“朝游北海暮苍梧”,早晨还在北方、东北在玩,晚上到了广西了,那跟世界那个喷射式飞机还快,差不多快。

“袖里青蛇胆气粗”,袖子里头带的,他那个交通工具一把剑,拿剑来,就是发出那个剑气,就走了。

“三醉岳阳人不识”,三次在湖南经过、在岳阳楼上喝酒。三醉,酒喝醉了,“三醉岳阳人不识”。

“朗吟飞过洞庭湖”,酒喝醉了,然后呢“啊~~”嘴里还在唱,飞起来,飞过了洞庭湖,飞过了湖南,飞到广西。

你看那个境界,是,是很舒服啊!年轻人有这个境界啊,那个跳伞跳两步啊已经舒服得不得了,何况他那个:

朝游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这个境界多好!但是到了清朝来,有个读书人秀才,看了这个诗不服气,就在洞庭湖上有一副对子上面都讲了,他说:“飞过来飞过去,一个神仙谁识得?”呵,飞过来又飞过去,你这个神仙飞来飞去这算什么老几?(众笑)这个年轻读书人就有这个气派。“飞过来飞过去,一个神仙谁识得?”那算什么老几?世界上伟大的人多得很,他说你飞过来飞过去算什么老几?所以就是这个道理。这些,所以暖顶忍到达了世第一法可以飞过来飞过去也不过世第一法里头初步的初步,啊,四加行。

这个里头是《现观庄严论》,我们佛经,过去翻译,这一部,我们中国的大藏经的遗憾,没有翻译,那么西藏的藏文里头有。到几十年前有位法师,太虚法师的学生,这个到西藏学密宗法,现在把它翻了,《现观庄严论》。不过这位法师翻的文学啊又走玄奘法师路线,当然翻的已经不错啦,不管有没有,反正知道一点晓得了,《现观庄严论》也翻出来了。这个《现观庄严论》我们这里现在也有印。啊,这个就是现观。

这个现观庄严里头,或者说『究竟清净真如』,证到了极点,修持到了极点,修证到清净,自性清净,真如本体这一面。『名为瑜伽理中最极』,这才是修瑜伽、修禅定做功夫到了家了。

『一切功德共相应故』,注意啊,这是佛经文学,这个“故”字啊,都放在下面,“故”是所以,外文的倒写法。所以说,我们要中文的,习惯的写法把“故”字拿出来,故『一切功德共』,共同相应。“故”嘛就是“同”,也就是“共”,说共同加上去,就是我们头脑中“咕咚”,是拢总的。这就是文字的境界,有时多一个字啊,使你的观念就容易沟通。

那么他用外文的翻法呢,所以佛经啊,许多把这个“故”字放在下面做结论,所以原因就是这个。所以他说这个《瑜伽师地论》,『一切功德』,一切修持的功德,共同的相应,所以叫瑜伽,瑜伽就是相应,意思相感应。换一句话你修持的人大家在学佛打坐,“哎呀我打坐啊、学佛搞了那么久不上路啊,我心不定。”你的功德没有圆满,不是没有圆满,你功也没有、德也没有,不晓得在搞些什么东西,不上路,换一句话你所学什么东西不进步就是你无功德。比如读书,你怎么读读,读了半天书英文没有学好,你没有学英文的功德。怎么说?你不用心嘛!不下功夫嘛!这个就是心得,你当然没有心得。啊,一般学佛的人来跟我学打坐的啊,学了半天,“我上不了路。”你有什么功德啊?哦到这里搞一个位置,然后坐它五十分钟好像对得起十楼、对得起观世音,又好像给我很大的面子一样。诶这个还叫功德啊?这叫无德吧,啊,这没有用。

所以一切的修持的、一切的功德相应,功德不要做人理的观念想法、不要做宗教的,功德就是去实行、证行,等于你要发财,就要勤劳去做事、去赚钱;我要节省,节省就是少用两个钱慢慢积少成多,这就是功德。你又要钱,又不肯节省,又躺在那里懒得做事,那会发财?那要发财才没有道理,事无天理。所以功德就是这个道理,功,就是功劳,功字中文加个“劳”,要劳苦得来就有功,你不想劳苦就无功,因此无功嘛就无德。德者得也,得不到个什么东西。

所以瑜伽的道理修持是『一切功德共相应故』,一个想修持有所进步成就的人,不是某一点功德哦,你说我也吃了几十年素了,那个吃素算老几?是很好,是一点功德,吃了几十年素就该成道啊?那还有人两三年不吃饭,他不要成两个道了?这个就是一点功德。一个修行的成就你的智慧、你的行为、你的善行,种种一切功德,共同完成这一件事。要注意这个,『一切功德共相应』。所以修行的成就不是一个因素的,啊光是说我天天静坐啊,我道理上懂得多啊,我做人做的、我总不妨碍别人,啊,那是成消极了,是一点功德啊,你没有利他。利他一个利了以后,利了这一样没有利那一样不是功德圆满,所以这个要注意的,要特别注意这句话。我们读书看佛经像这些文字,很容易溜过去,以为看懂了,你想一下,都没有懂。文字容易懂,所以境、行、果,行为上根本一点都没有,因此怎么有成就呢?成就不了。

比如我们有许多学佛偶然勇猛发心,很容易呀,等于做人一样,“慷慨捐身易”,那个脾气发了,那个勇气来了,两个人谈的高兴:“你要指头?砍!拿刀来。”那容易啊,“慷慨捐身易”,把命给你;“从容就义难”,慢慢想一下就讨厌了,就困难,多给你想想,有时候慷慨起来:“你要什么给你什么”,你等三天拿来,一想想舍不得。

等于我有一个朋友,我们谈笑话,我经常引用这个例子,这个人,有一天我们一起吃饭,很多年前了。那个时候爱国奖券一等奖二十万,有个人、有个老太太过来:“买一张呀!买一张啊!”我说你就买一张吧!我的朋友就买一张。哎呦我说你买了啊,我们两个共同的啊,我在这里请你吃饭,你买的啊,中了我有份没有?“有哦!当然有!”我说那后天开奖你给我多少?他掰着指头,“慢慢来,我想一下答复你”。这个是好朋友,欸,一会看,很有意思,他素来这个人很有趣味的。我说想好了?“想好了”。他说:“我想好了,二十万总会给你五千块。”(众笑)他说别人一定讲要跟你俩对分,那是空话!五千块我想了以后,空话,而且你要注意哦,五千块钱给你,你呀,不要我通知你,你要打听,我哪一天到银行领,站在柜台上,钱一拿到你五千就拿走,马上不要回头看我,等到我钞票放进口袋里呀,这五千我就舍不得了。诶!我说你是真话,绝对的真话。这是人,没有钱的时候,我给你多少很容易诶,一句话,或者有些答应你很容易啊,过后一想啊,所以佛教里有句话: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快刀割肉啊,一下,快刀划破了,不晓得痛啊,过后一看慢慢才痛;那个钝刀割肉,那割不下来慢慢的割,越想越痛,越痛越难过,呵,所以“劝人出钱如钝刀割肉”。这个道理也说明啊,“从容就义难”。

做人你说行功德,做什么?做善事,这就是讲到善行的问题。我们修行的行,一下勇猛精进来的,很容易,靠不住。我也看了几十年,有时候看到年轻人勇猛精进,这两天看到用功,哎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啊,万缘都可以看开,万事皆空啊。你另外想个办法刺激他、逗他一下他就空不了,他就不行了,所以恒心、道心之难!不但学佛啊,做人做事也是一样。

所以功德之难修,功德是行为。换句话人的道德的行为,要始终不变的,不受一切的影响,这就是儒家所讲“择善而固执”。换句话说,修道的修行是要“有我”去修不是“无我”,无我你怎么修啊?无我说哎呀,好事,哈哈,本来无我何必做好事?啊,他受冤枉了他苦得很,“哎呀!他也本来无我的,苦一阵子就没有关系嘛。”(众笑)这是什么话?这不可以的。所以“行”是有我。无我者证到形而上那个道体的时候,比如人在睡觉的时候无我,你到睡醒了,眼睛一张、一动,就有我。但是你要知道一动则有我,动则得咎哦,毛病就出来了,啊,一切痛苦烦恼皆因动念而起。所以我与无我之间,是修行、证道(断录)……那要搞清楚。那么,这一段我们附带的讨论到的。

『是以』,下面他又提出来了啊,上面『一切功德共相应故』一段,下面还有。

『是以智者大师,于《净名疏》中问云:“今依龙树之学,何意用天亲之义?』

讲到这里啊,非常的感叹,我们如果研究人类的文化史,世界上的哲学文化,各种文化思想。你要晓得人世间呀很可怜、可悲的人,也很丑陋,普通人就是名,争名争利,在学术界那个争辩比普通人还厉害。一个观念、意气的争论很厉害,有时候恨不得把你打下十八层地狱,你以为修道的人,无我啊?同样的跟你拼命。所以真达到无诤三昧,所以《金刚经》上提出来,须菩提是无诤三昧,无诤,言语上没得争斗了,没得意见,那就是达到无我。

所以我们,经常我想到有一本小说,你们年轻人都看过,《老残游记》,有几首好诗。那刘鹗这几首好诗真的好。中间里头有,“自从三宿空桑后,不见人间有是非”。学佛了以后,三宿空桑,“不见人间有是非”,那么这部书都是好诗,在《老残游记》上。实际上他的笔头上写这个是他自己,故意,写小说都假托别人的著作。但是“自从三宿空桑后,不见人间有是非”。所以争论啊,都是是非之争,学者是见解、见地上的争论很厉害。

那么这个话谈到什么呢?譬如讲佛教,佛死了以后,他的弟子们立刻分成三十几个宗派之争,那个争论得呀,哎呀,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哦!看了那个真是,很可笑的。如果从另一个离开宗教的立场,站一个学术的观点看这些,也都是大阿罗汉。那只能叫他阿罗汉,所谓罗汉之谓“啰”也,啊,啰来啰去,还是在那里争。他的道对,我的道高;这个道也不对,他那个见解。到了中国来,好听点的,唐代兴起了佛学,佛学的十宗,宗派的争论。到现在,古人都如此啊,现在也一样,所以这里就看出一个争论。

这里讲古代中国学术上,智者大师,天台宗的创宗的祖师,他也是走龙树系统的学系。那么谈到龙树的系统的学系啊,这个中间有一个大问题讨论,什么是龙树系统的学系?大家普通的讲,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啊,这也是好像很多年来没有人讲。也许,千多年来,我常常爱说大话,大家没有深加研究,以为龙树学系属于走般若系统的,不然,龙树学术是一个,******为入手,这个问题你要查呢,我告诉你们读书,所以我这个老头子啊读书比你们年轻人用功,问题到手啊鸡蛋里头挑骨头就要挑。玄奘法师到印度,学两个学系的系统,一个龙树菩萨学系系统《大般若经》、《中论》都是他翻译的;一个是唯识宗,无著菩萨系统的学系,也是他翻译的。

那么龙树学系的系统呢,他当时跟的一个居士学哦,在家人,胜军居士,这个老师。那么唯识学系是他跟戒贤法师,一百多岁了,已经很衰老,已经活了一百多岁,快要捏一个盘了,快要涅槃了。看到玄奘法师一来,他就很高兴,他说我啊忍到不敢死,就是等你来,传了以后,这是最后一位佛学的大阿罗汉。

那么我就查他这一个,学般若,龙树学系,哦,在他传记里头就查到了。他碰到龙树菩萨的真正弟子,还活到,他说那据说八百岁,活了八百岁。他看到这个、这位大师啊,也不出家也不在家,反正中国人说的隐士一样,住在这里,森林,山里。两个侍者,旁边两位大徒弟,这个两个这位师父的两个徒弟都两百多岁了。

那么玄奘法师要向他们,晓得是龙树菩萨的亲传的这个法系的弟子,玄奘法师要学。他说学啊,在这里留到二十年,叫他在印度跟他学二十年,初步就要先学医药,先能够证得长生不老的,长生不老不是果位,要留那么长的寿命,才有资格学完一切的佛法,不然你时间来不及,龙树学系。玄奘法师想想他说我考虑三天再答复。考虑了以后说师父啊,我不留在这里跟你学,因为我离开自己国家我发过愿二十年要回去啊,我要取经回去给自己国家那些……,我假使跟你学留了二十年,修不修得成我还不知道,我就不能回去了,我就对不起我自己的国家——大唐,现在讲就对不起我自己中国的那一批同胞喽,那我所以我不学了请你原谅,因此他离开了。好啦,这里有个问题就做出一个答案、证明。

所以龙树菩萨本身系统的修持啊,学密宗也是他,大祖师,显教八宗之祖。因为他本身龙树菩萨年轻的时候出来,他一切旁门左道邪门的他无所不通,可以说“理无不穷、事无不尽、义无不通、法无不晓”,那真是啊他的学问汪洋渊博,所以《华严经》是他翻、他取出来,那是不晓得那个智慧浩如烟海,所谓龙树法系系统的。

那么智者大师走的呢?以《华严经》为主创天台宗。龙树菩萨也是华严宗的祖师,《中论》也是他著的。所以华严宗的祖师走的呀,也是走空宗之学,性,性宗,明心见性的性。所以智者大师,但是他也非常注重这个唯识,对当时学术界的争论,有人提出来批评,所以智者大师,怎么批评,当然这些大师们对于人家恭维也不理的,批评也没有时间理这一套是非,没有时间理,他要弘法重要。不过他的著作当中写出来,在《净名经疏》,《净名经》就是维摩居士的经《维摩经》,疏,就是那个注解里头提出来。

『今依龙树之学,何意用天亲之义?』他说你现在弘扬的般若、空嘛,这个学问,为什么还讲无著、天亲唯识的道理呢?

『答:龙树、天亲,岂不同入不二法门乎?今本为佛教,随义有所开而用释,何得取舍定执也。』

那么他的答复是这样答复智者大师。他说龙树菩萨也好,天亲菩萨,菩萨都是菩萨,『岂不同入不二法门?』既然悟都是这些大菩萨悟道了,悟道,天下真理只有一个,道体只有一个还有两个不同的吗?他说现在我们学佛,是依佛,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教义而说。『随义有所开而用释』,跟到佛所讲的道理,用不同的方法来开示、做解释,如果修了某一个法门、抓住一点的佛理,而抓住了一点否定了一切,这个就是太执着的太厉害了,这叫做『定执』,固定的执着是不行的。

『若分别界外结惑生死,及诸行名义,当细寻天亲所作。』

他说你们要注意哦,学佛的人,你假使仔细要研究『界外』,三界的内外,这个宇宙之间、人世间,『结惑生死』,人为什么这个生死的结扣打不开?所谓了生死,把生死的结解开。这个结什么力量打拢来?就是业。如何脱这个业,这个所谓结,『结惑』。惑就是烦恼、烦惑,心中的念头、无明,所以结,是结使;惑就是啊烦惑,烦恼那个烦。

第二,他说『分别界外结惑生死』,我们研究自己的,比如大家有些人修持打坐,我也不想,打坐起来谁愿意去、都去打妄想?可是妄想啊不请自来啊,这是什么道理呢?就是『结惑生死』,他有一个关键疙瘩打在那里,解不开。譬如每一个人个性不同,那个个性就是个人禀赋的业力形成的,这就是结使,使,就是使你这个样子。有时候有些人,人,你说我们大家研究自己,每一个人,我想每一个人有时候都讨厌自己某一部分的个性,对不对?几乎每一个人,有时候会讨厌自己某一部分的个性,对吧?但是自己能够讨厌自己呀,自己把他解不开,所以解脱之难。为什么道理呢?那个就是『结惑』,它牢牢一个结使,不了了、不解脱,所以学佛学解脱,这个结使不能解脱、烦惑不能解脱生死不得了,不能了。

那么我们普通说,打起坐来,“哎呦,什么都不管,只要一句阿弥陀佛,参禅不用,什么都不管,攥到一个话头就是了。”呵,一个万金油啊,治不了那么多的头疼病哦,治不了哦!并不是说这个法门不对,众生根器不同,有些结使同烦惑不同。那么他为什么有这种不同的心性呢?『诸行名义』,即一切他的心理行为,各种范围不同、作用不同,所以名称不同。他说那就不是龙树菩萨般若宗的空啊空啊,一个空空不了的啊,空不下去,空不完欸!你必须要分析、研究。要想走分析研究到最后达到毕竟空,你非走唯识宗的路线不可,只有这个方法。『当细寻天亲所作』,先要把《百法明门论》搞清楚。这是智者大师的答复,道理非常清楚。

 『若观门遣荡安心入道,何过龙树。』

但是啊,你要分析每一个心理状况、心理的烦恼,越分析呀,如果专走分析的路子啊,不成其学者就成其疯子。这句话注意哦!学者跟疯子俩一样,不成其学者,就成其疯子。这就是我们昨天和戴思博讨论,法文里头有没有书呆子。她说找不出同样的路子,她说在法文里头,好像只有知识分子就是书呆子,法文所谓知识分子,她说书呆子啊、艺术家。我们如果看到一个人很怪,书也读的很好,她就笑,这个就是艺术家,法文就是指书呆子的味道,没有相同的,艺术家跟书呆子反正怪里怪气的。

那么像这种书呆子的人,所谓学问好了,分析多了,就不变成书呆子了。书呆子跟神经病差不多的,真的,他有时候固执起来:“哦,这就是!对了就对了。”他就是这样。那么这个就是说,分析的,非分析不能了解心性修持过程的道理。如果抓住了越分析透彻呢,心性解脱就解脱不开,有利就有弊。所以他说必须啊,般若的空,与唯识的有,都要同时学。佛就是、佛法就是谈空说有。

所以『观门遣荡』,所以走修行观心的法门,排遣心中的妄念荡漾,荡就是像水一样乱流,风乱吹一样。『安心入道』,如何使心念妄心不起,安心以后然后再开始修持。『何过龙树』,那没有办法离开《中论》,般若的空宗法门,那是最好,一念上来就空嘛,这一空了又有什么?他管你的,你道理再深也空,浅也空,空也空,不空也空。反正我倒空不空怎么办?更要空。一路给他空到底,就是这个干脆利落,他说容易解脱。但是啊你一路空到底啊,你空到最后啊变糊涂了。“空空”就跟台语啊,闽南语,空到最后空空就“嗡嗡”了,就昏头昏脑了。所以这个境界“空空”不能变“嗡嗡”啊,就要你仔细去精详分析。

就等于出世间,我们一般,据我几十年经验所接触到学者很多,我最怕有学问的人,有学问的人学佛修道绝不能成功!因为他所知障执著太多了,但是我最喜欢有学问的人。他给我问了讲了半天,哎呀,他什么都不懂,看起来好像有道,他那个假道。所以难哪,又要有学问、有智慧,又要能够得道,这个人哪里找呢?所以我的老师给我说预言:“你呀,我呢不错,还有你,你将来找一个像半个我一样的都没有。”我就怕这句预言,我说你,我跟老师讲你不要乱给我下断语啊。但是啊,真难,真正一个学佛道的人,就是要这样。

上面告诉你唯识的法相宗的分析经常,学问路线,学问到极点呢,欸,就是儒家程明道的话:“思入风云变态中”,精思可以入神。真走学问的路线学问到极点也可以入道,就怕不能到极点。否则就像六祖一样一字不识,万缘放下,万念皆空也可以成道。所以他说,下面的结论,因此啊:        

『若不取《地论》、《摄大乘论》,相映望者,他或谓于非义理多端强说也。』

他说所以啊,你们学佛的人,假使不取《地论》,是一部经,《摄大乘论》也是一部经,所以学唯识的这些论都不能不看的。他说假使不把这个《地论》、《摄大乘论》,一个是般若宗的,一个是唯识宗,彼此不掺合研究,他说,或者可以说,『非义理多端强说也』,你虽然在学佛学道啊,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走的歪路,你理都没有弄清。所以我经常讲学佛是个科学路线,什么科学?他先有理论,有理论懂得这个理论,懂得了这个方程式啊,再进入实验室去实验、求证,不可以马虎,不能说上来一盘腿,或者一读经,“诶我正在修持了、求证。”啊,理论不通。

『故知菩萨制作,一一关于圣典。故非出自胸襟,广引证明,令生闻慧。宗镜纂集,大意亦同。』

  所以他说一切菩萨的著作的东西啊,都是同佛法有密切的真实的关系,绝对真实的关系,啊,并不是啊心里的妄想,乱打妄想。就像后世一般人著作,今天睡觉,躺在枕头上失眠,想了一阵,哦呵!明天写一本大书。这个法是『出自胸襟』,是这样。他所谓经典古人著作啊,为了众生而著作,不敢动自己的妄念,必须要求证,『广引证明,令生闻慧』,使一切众生能够开悟,得到多闻的智慧。他说换一句话说,我这本书,永明寿自己《宗镜录》的本身,著作的目的也是这个样子。

《宗镜录》录音全集整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87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86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85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84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83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82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第81集)

南师讲《宗镜录》录音整理前80集汇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