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难持的妄语戒,一种妄语反而有功德

 定浍 2019-12-14

在一次禅修班的课前交流中,有一位居士修行非常精进,但是有一点非常困惑,说道:

五戒之中,不杀、不盗、不邪淫、不饮酒都能做到,唯有不妄语做不到!

那么,工作生活中全部是大实话,有时候不大现实怎么办?

1、妄语第一恶 实语第一善

佛在《正法念处经》中说:

“实为第一善,妄语第一恶,舍过取功德,是人人中胜。”

说实语是第一善,说妄语是第一恶,抛弃妄语的过失而得到说实话的功德,这样的人最胜。

2、说妄语有十罪

经中说,妄语有十种罪业。

①、常口臭

②、善神远离自己,非人反而得到便利。

③、即使自己说实话的时候,人也不会相信。

④、不能参与智者们的讨论。

⑤、经常遭人诽谤,坏名声传遍天下。

⑥、不被人尊敬,好心教人也无人相信。

⑦、常有忧虑。

⑧、种下了诽谤的因缘。

⑨、临终后入地狱,受地狱之苦。

⑩、再转为人道中常常被诽谤。

经中还说,种妄语的因,得到轻贱的果报。受地狱重苦。迷法乱真都是由于妄语引起的。

3、不说妄语的十种功德

佛在经中说,休息妄语获十种功德。

①、众人拥戴,一言九鼎。

②、任何地方,乃至天宫,说话中正。

③、嘴里有像优钵罗花一样的香味。

④、无论人间还是天上,自己信任度极高,乃至一人就能为他人作证或担保。

⑤、受人爱戴和尊敬,远离各种疑惑。

⑥、总说真实的话。

⑦、心里清净。

⑧、永不说谄媚的话,说话却到好处。

⑨、时常欢喜。

⑩、临终后生到善道。

如果能用这样的善根回向无上菩提的话,这样的人不久就能得到无上智慧直到证得菩提之时。

4、妄语的种类

①、上人法妄语

上人法是指贤圣所修所证的法。比如:三十七菩提分法以及种种的三昧法门;所证法,如所证得的三贤十圣的阶位。

没有证得而说已经证得,这就是上人法大妄语。

出家人说此妄语破根本戒,居士说此妄语破五戒中的不妄语戒。

因此,即便修行人有一定的境界,也见到了一些景象,但也不能随便说,说者与听者难以真实领会。

②、大妄语

佛经中有一则公案说:

迦叶佛出世时,一位比丘尼破了根本戒,其他比丘尼将她从僧团中开除,于是她到处毁谤比丘尼众,结果死后转生为饿鬼。

这样的刻意地诽谤佛法僧就属于大妄语。

③、中妄语

为了某个目的,说假话诱使他人。

中妄语的人非常之多,不经意间就会犯此罪业。

比如,有的为了弘扬佛法就说,某某寺院烧香非常灵验,看到菩萨头上有光环啦......

④、小妄语

本来见到而说没有见到。本来是知道而说不知道。用妄语开玩笑等等,都属于小妄语的范畴。

⑤、方便妄语

如果目的是怕麻烦别人,没吃饭却说吃过了,没有看到而说看到了之类,属于方便妄语。

其目的既不是为了伤害、欺骗他人,也不是为了个人利益,通常是没有妨碍的。

⑥、有功德的妄语

如果为了众生的利益而说假话,即使说了也没有罪过。

据记载:

有一位老比丘在山里,一天一只猎人正在追赶一只鹿,鹿从比丘的身边跑过去。当猎人过来询问的时候,老比丘为了救鹿的性命,错指了方向。

老比丘所以这么做完全是为了救助鹿而发的慈悲心。

即使是说了妄语,却没有罪过。

如果用菩萨戒恒量的话,这样的妄语还有功德。

在菩萨戒中,为了众生的利益,可以杀人、偷盗。但必须注意,前提是没有丝毫的利己之心掺杂其中,不能为自己的贪欲而找借口。

如果不能完全确定自己的发心,决不能用这样的妄语,轻易火中取栗!也必须要注意不能触犯世间的法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