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土地走出的知青名作家

 醒世箴言 2023-10-10 发布于黑龙江

知青下乡是那个特殊时期的产物,却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印记,而且因为它发生在很多人情绪最敏感、心灵最纯粹的时代,它给人的精神烙印是永久性的。

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在上世纪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诞生了一大批具有思想深度的知青文学作品,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知青作家,为中国文坛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传世精品,由此开创了知青文学的先河,也让梁晓声、张抗抗、陆星儿、肖复兴等作家在登场之时,也被贴上了“知青作家”的标签。

这批以青春时期的共同经历,与相关的生命体验为根本共同点的知青作家群体,有许多是从北大荒黑土地走出的,他们通过文学写作表达他们的思考,作品从北大荒黑土地的火热生活中汲取营养,散发着黑土芳香,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我国代当文学的创作中,占有重要位置。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男,1949年9月22日生于哈尔滨市,哈尔滨知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中国民主同盟常委。当代著名作家。现居北京,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授。

黑土地走出的知青名作家

梁晓声(左)在锦河农场时

1968年到1975年下乡黑龙江参加生产建设一团(锦河农场);1974年被推荐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任专业编辑、编剧;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厂长、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浮城》《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

陆星儿,女,1949年11月生,就读于上海新成中学、向明中学,上海知青。中国著名的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北京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上海作协专业作家,《海上文坛》执行副主编。

黑土地走出的知青名作家

文革时期的陆星儿(右二)和哥哥陆天明(左二)

1968年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11团(军川农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始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编剧;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4年9月4日因胃癌晚期去世。

黑土地走出的知青名作家

1990年4月在滇西湖上与青年作家们在一起。左起:凌力、李林栋、汪曾祺、高洪波、陆星儿

创作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10部、散文集8部。小说《今天没有太阳》获1989年《十月》文学奖,《同一屋顶下》获1990年上海文学奖,电视剧剧本《我儿我女》获1998年全国剧本征文二等奖。

陆星儿系中国第六代导演陆川之姑妈,国家一级编剧陆天明之姊妹。

肖复兴,男,1947年生,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北京知青。中国著名作家,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已出版50余种书,曾多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获全国第二、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黑土地走出的知青名作家

肖复兴

1966年,高三时中戏到学校招生,希望能找到一批既能编又能演的学生。肖复兴是学生会主席,组织和参加过一些演出,老师就推荐了他,并告诉他说艺术类院校是提前招生,不耽误考北大,还能多一个选择。当年五六月份,他通过了初试复试和面试,并且收到了录取通知书。但是“文革”来了,大学自然无法上了。1968年下乡到黑龙江6师25团(七星农场)大兴分场,后为57团(大兴农场);1974年,北京招考教师,肖复兴成了一名教师。1978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开始写“老三届”,将知青的历史以文字的形式展现给读者。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生, 1966年浙江省重点中学杭州第一中学(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初中毕业,杭州知青。当代女作家,现为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第七、八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字著作权保护协会副会长、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黑土地走出的知青名作家

1969年下乡到黑龙江省鹤立河农场,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分界线》;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学习编剧专业;1979年毕业后调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发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1979年进入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2006年11月第七届全国作代会上当选为全国作协副主席;2009年11月13日,被聘为国务院参事室参事;2014年获“中国版权事业卓越成就奖”。

已发表小说、散文共计600余万字,出版各类文学专著80余种。

肖立军,笔名廖达天,男, 1952年8月生,吉林洮南人。《中国作家》杂志社主任,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68年-1974年,下乡在黑龙江生产建设56团(双河农场)6连;1974年-1977年,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学习;1977年-1978年文化部初澜专案组;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198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1984年至今中国作家杂志社。后历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研究》编辑,《中国作家》编辑、主任,编审。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余小惠,女,1949年生于上海,上海知青。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编辑部及《小说》编辑室编辑、编辑室主任,副编审、编审,东方文化影视中心主任。

黑土地走出的知青名作家

余小惠绘画中

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1974年毕业于天津师大中文系;师大毕业后历任天津工艺美院教师、副书记,天津中医学院教师、干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编辑部及《小说》编辑室编辑、编辑室主任,副编审、编审,东方文化影视中心主任。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

金宇澄,原名金舒舒,男,1952年12月8日生于上海,上海知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上海文学》杂志编辑、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编审。

黑土地走出的知青名作家

金宇澄(十九岁,左)与兄长金芒(二十岁)在黑龙江嫩江农场,1971年。

1969年7月25日,下乡到黑龙江省嫩江农场4分场;1978年返城回沪;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处女作《失去的河流》发表,即被《小说选刊》和《新华文摘》转载。1988年起任《上海文学》杂志编辑、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编审;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近年以长篇小说《繁花》惊艳海峡两岸,另著有中短篇小说集《迷夜》、散文集《洗牌年代》、传记作品《回望》;

宋学孟,男,汉族,1953年生,山东昌邑人。毕业于北京鲁迅文学院和北大作家班。历任黑龙江农工、木工,《北方文学》编辑、小说组组长,《东北作家》杂志副主编。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孟久成,男,1945年生,北京知青,中共党员,文学创作一级作家。现任黑龙江省作协组联处处长,黑龙江省作协第四届主席团委员。

1965年下乡黑龙江41团(855农场)11连、14连,历任农工、会计员、财务科长;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历任《北大荒文学》编辑部编辑、主编,1986年毕业于黑龙江农垦大学财经系;1988年任职于《北方文学》杂志社;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沈乔生,原名沈侨生,男,1951年生,上海知青。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钟山》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创作组专业作家。

黑土地走出的知青名作家

沈乔生(左)

1969年下乡赴黑龙江省七星泡农场务农10年;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历任南京邮电学院教师,钟山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创作组专业作家。

邹海岗,男,1948年生,北京知青。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十月》杂志副主编。

1968年6月19日下乡赴黑龙江32团(北兴农场)21连;1982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经济系;大学毕业后历任北京朝阳区政协副处长,鲁迅文学院教务处副处长;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章德宁,别名黎早,女,汉族,1952年生,北京知青,1969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毕业。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文学》月刊社社长。

1969年下乡黑龙江生产建设68团(建设农场);1973年被推荐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76年毕业后至《北京文学》(时称《北京文艺》)杂志社工作至今。历任小说组编辑,小说组副组长、组长;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社长兼执行副主编、编审。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李晶,笔名: 晓晴,女,1952年生,天津知青。天津作协文学院专业作家,《天津文学》编审、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黑土地走出的知青名作家

李晶

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14团(共青农场);1980年开始发表文学评论、小说、散文集;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供职于《支部生活》、《文学自由谈》等处; 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常新港,男,1957年生于天津新港,北大荒知青,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协专业作家,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常新港是“速面写作分格法”创始人常青的长子,从小跟随父母来到北大荒41团(855农场),1977年到西岗齿轮厂小机加车间当车工,后来调农场总局《北大荒文学》杂志社做编辑。1989年毕业于黑龙江省宣教干部学院文化管理系创作专业。曾出版长篇小说22部,中短篇集十余部,共计40余部。

因常新港在文学创作中的成绩卓著,2004年被授予黑龙江省德艺双馨艺术家,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年被省委宣传部评为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材。被省委组织部评为中青年专家。

赵国春,笔名平山,男,汉族,1957年3月生,山东邹平人。北大荒知青,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北大荒博物馆馆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丁玲研究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大荒文联副主席,北大荒作家协会主席,副编审。

黑土地走出的知青名作家

1974年11月-1979年9月,在黑龙江省跃进农场、九三修造厂当工人;1979年9月-1987年8月,在黑龙江省九三分局工业党委办公室宣传干事;1993年12月,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宣传部、总局文化体育局科长、北大荒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现任北大荒博物馆馆长兼北大荒文联副主席、北大荒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1978年至今发表作品五百余篇、四百多万字。著有散文集《珍藏的记忆》、《散逸集》、民间文学《北大荒风物传说》、散文集《北大荒风情录》《荒原随笔》、传记文学集《荒野灵音——名人在北大荒》《一个女作家的遭遇--丁玲在北大荒》、《心灵的倾诉》《生正逢时》《永远的记忆》《走进北大荒博物馆》《我们的北大荒》等13部。

素材参考范学新“北大荒知青风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