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践论与易经

 nangongcunfu 2023-10-10 发布于河北

古籍智慧 2023-10-07 13:10 发表于云南

(红色字体为实践论原文,黑色字体为夹带的议论)

在选集里,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文章,一前一后。实践论可以说是矛盾论的基础,读了实践论,会迫不及待想去实践,再读矛盾论,实践会变得更加有目标,更加坚定。

实践论开篇直言,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这段话的意思是:认识,产生于生产活动和阶级斗争之中。

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就是生产活动,阅人无数,可以看成是阶级斗争。

看几个易经的卦爻辞

乾卦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以在田比喻崭露头角。

师卦六五爻,田有禽,利执言,无咎。以田里禽兽比喻邪佞。

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发生的地方。

小畜卦卦辞,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密云不雨,其实是对气候的一种观察。

泰卦和否卦的初爻爻辞,拔茅茹,以其汇。应该是启发自除草这一农业生产活动。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中国自古是农业社会,所以,论道也多以农业生产活动做类比。由此观之,可以说,易经包含生产之中的认识。

关于阶级斗争,卦爻辞当中论述较少,但也不是没有。

比如困卦,

初六爻,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被昏庸的统治阶级抓起来,投入监狱。

九二爻,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自己有德,却遭到迫害,想要反抗,却又被尊卑秩序所困,因为反抗是以下犯上,但如果不反抗,就只能等死,怎么办呢,悄咪咪反抗,利用享祀,朱绂方来,通过祭祀暂时向享统治阶层表白,确保自己无咎,然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六三爻,困于石,据于蒺蔾。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斗争发生了,六三作为反抗者,处于一种非常凶险的境况当中。

九四爻,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斗争的火苗,从基层燃烧到了高层,虽然暂时有困难,但必定会有所收获。

九五爻,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脱,利用祭祀。

斗争取得初步胜利,胜利者变成新的统治者,但新的阶级斗争也由此开始。

上六爻,困于葛藟,子臬兀,曰动悔有悔。

新的阶级斗争出现,循环往复。

还有革卦,也有阶级斗争的影子。

据此,我们可以说,易经包含有阶级斗争的认识。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

人的认识,先从生产当中产生,而且主要是从物质生产当中产生,然后逐步发展到其他方面。

在农业社会当中,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是为了生产服务,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为了生产的可持续性,再进一步了解人和人的关系,则是文明出现的标志。

易经64卦,分上下经,易传的解读是,上经论述天地自然,下经论述人伦道德。这跟人的认识发展规律是契合的。

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的一员,与其他人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的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以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人发展认识的第一动力,来自对物质生活的解决和改善,也就是说,我们为了活着,活得更好,所以有了动力去发展认识。由此可以勉强这样说,如果生活不如意,不妨先回看自己的认识是不是发展了。

易经的卦象,最开始的目的也是为了指导生产。部落首领在家门口挂一个图像,这个图象就表示当天的气候,老百姓看了,据此调整生产活动。后来,这个被挂起来的图像慢慢演变成了卦。

殷商时期,人们极度迷信,随时随地求诸占卜。抛开迷信不谈,这样做其实是因为对自然和世界的不了解,而又希望多一点掌控感,所以求助于占卜,求助于神秘力量。同样是为了生产生活服务。

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在不同程度上,知道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其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人发展认识,除了物质基础这个第一动力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动力来源,包括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但要说能给人带来最深刻认识的,当属阶级斗争。

这一点,可以透过汉代易学的发展看出来,汉易的代表和基础,当属孟喜和京房的卦气说,这些学说得到官方的认可,并被当成经学博士的必修课。而卦气说之所以会被提出来,一方面,是汉代天文学和气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士大夫对统治阶级采取的一种无奈的劝说。

西汉的士大夫,利用“仁义礼智信,苍生为重”这些内容劝说君王,几乎没有作用,于是,他们转而利用神秘主义,像谶谣,祥瑞,灾眚,五行等等。汉书五行志当中,记录的就完全是君王德行有失,导致的各种灾害和异常现象。

京房的卦气说就是把易经与神秘主义进行结合,用来推演灾异吉凶,并以此劝诫君王。而京房最后,也因为这种劝说无效,统治者恼羞成怒而被处死。

汉朝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易经和神秘主义为士大夫提供了一种阶级斗争的材料和工具,也给政治危机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方案,尽管不完美,但这让易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汉易可以说是易学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大繁荣。现在我们仍然在说的很多象数学和术数学的内容,就诞生于汉易。据此便可以说明,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

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这个阶级的烙印。

人的认识,主要被阶级限制,尽管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依然如此,我们可以读到很多的书,但书中真正包含的智慧,不在那个阶级,很难读出来。就像易经,有人从中读出天地自然的规律,有人从中读出神仙之道,还有人从中读出朝代兴衰规律,也有人从中读出排兵布阵之法。

从古至今,无数易学大家对易经所作的解读,都可以看成是在他们在自己的阶级地位生活中,对易经的一种认识。

我最近在做易学史相关的内容,就是想着能以易学史为主干,把各家易说都拿出来讲一讲,捋一捋,以求尽可能全面,看到各个阶级对易经的认识,但当我做了几期以后,发现自己很难跳出自己的阶级认识,有时候看起来是讲了一些宏大的,超阶级的东西,但其落脚点,仍然是自己的阶级。这就好比我是个乞丐,我对皇帝的认识是至高无上,非常富有,于是我揣测,皇帝乞讨的话,应该是用金饭碗。

当然,尽管不容易,我还是准备继续下去,大家如果对易学感兴趣的话,一定要记得关注我。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的认识,也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易学发展到今天,有人将之与生物,计算机,物理,高等数学等等现代科学进行结合,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识易经的方式,而且也确实发现了一些规律,但这只能说明,我们对易经的认识,由低级发展到了高级,由片面发展到了更多的方面,而不能说明,易经诞生之初,就囊括了这些东西,更不能据此误认为,中国的科学水平,早在千年以前,就达到甚至超越了当下的世界。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多数人对社会的历史只能片面了解,因为剥削阶级经常歪曲历史,加之生产规模狭小,限制了人的眼界。人们能够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全面的了解,是到了大工业出现的近代才能做到的事。

今天,我们发展自己的认识,基本可以摆脱剥削阶级的故意扭曲,但有很多人,在自我扭曲,以学易为例,只要愿意搜集,从古至今的大多数材料,都能找到,但很多人就喜欢抱定一家之说不放,极度排斥其他学说,大家要小心这样的人,不要被他们带了节奏。

在学习古人的易经学说时,我们还要懂得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看到古人的阶级狭隘性,所以,学易,不仅仅只是读易经相关的书,历史、文学、文化史、诸子学说等等,都要读。

人的社会实践,是人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的认识才被证实了。而人想要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否则就会失败,但失败之后,能够从失败当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外界的规律,人就能变失败为胜利。

我们通过读书,或者是听人讲,或者是思考,得到一个认识的时候,如何检验这个认识是否符合真理的标准呢?将之运用于实践,看能否得到预想的结果。

类比算卦,现在很多大师总是自己算得如何如何准,甚至有很多人替他证实,如果这些都事实,那是不是就能说明算卦符合真理标准呢?并不能,一方面,大师有很多不准的断例没讲,另一方面,如果算卦是真理的标准,那不需要大师,普通人也能够通过实践检验之。就像阿基米德原理,任何人甚至是一块石头,进入装满水的澡盆,澡盆里的水都会溢出来,都可以验证之。而不一定非得阿基米德本人不可。

那么,对于算得准的那些卦,该如何解释呢,一方面,属于巧合,另一方面,可能其中确实有一些规律,但这些规律,目前我们还无法验证,或者说,超出了我们当下的认知范围。

巧合不用多说,肯定不能当成真理,那超出了我们认知范围的规律呢,同样不能当成真理。既然超出了我们的认知,那根本就无法证明其真伪,也谈不上如何正确地将之运用于实践。

举个例子,有句话叫“天机不可泄露”。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这句话本身就是在泄露天机,泄露了什么呢,泄露了天机不可泄露这个特点。

诸如此类的可以用来辩论的说法还有很多,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有很多人就喜欢辩论这些内容。这种行为,说好听一点,叫清谈,说难听点,叫没事找事,当然,没事找事不等于没有意义和价值,这里没有贬低的意思。

人的认识是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了。

在人的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做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前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能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达于论理的认识。

以学易为例,刚开始看了易经相关的书,又搜集了一些资料,对易经就有了一些感性的,片面的认识,比如,易经的体例,学易该读什么书,某些易学大家的观点等等。这些认识都是表面的,初步的。当然,要做到这些就很不容易了。

要让自己的认识由感性转化为理性,需要不断实践,也就是说,学易的人,要想真正学会,在不断看书学习的基础上,还要能不断将之运用于实践。当然,这里一说实践,很多人就想到测算,测算勉强可以算一种实践,但这种实践仍然只能带来感性的认识。而且,这种感性认识几乎都是经验论,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之所以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这些东西可能超出了我们当下的认知,而超出了认知,就无法辨别其真伪,更无法准确实践。

关于感性到论理的认识,还可以结合着系辞传的第二章来看。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像也,悔吝者忧虞之像也,变化者进退之像也,刚柔者,昼夜之像也。

圣人设卦观象,就包含了实践带来认识,认识又指导实践这两个过程。卦是通过观象归纳总结出来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可以反过来指导观象,也就是说,有了卦这种认识以后,有的象就不用具体去观,而可以通过卦来进行推演。

系辞焉而明吉凶,是对诸多感性认识进行情绪提取以后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也就是,吉凶失得之象。

举个例子,我拾到100块钱,从感性的角度来看,我是开心的,那丢钱的人就是难过的,把其中的情绪提取出来,开心就是吉,难过就是凶,但这都属于主观的感受,所以,还要再进一步,把主观感去掉,也就是把情绪忽略掉,那就无所谓难过开心,也就无所谓吉凶。而只是失和得。丢钱是失,拾钱是得,再结合着“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这一规律来看,丢钱不必难过,拾钱也不必开心。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刚柔相推,或刚推柔,或柔推刚,或刚柔相当,所有的情况,归纳起来就是“变化”二字,将变化运用于实践,就是变化者进退之像也——认识变化的目的,是用来指导进退这种实践。比如,刚推柔,刚强柔弱时,刚的就要趁机而进,柔的就要避锋芒而退。

纵观易传十篇,都是差不多的形式,只是其中人为增加了一些主观的臆想和推测,但总体看来,大多数还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由此可以说,易经包含了实践得到认识,认识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这两个过程。而围绕易经展开的无数易学研究,则又把这两个过程循环往复了多次,并一次次地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这也是易经能够一直流传的原因。

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变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相互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王德峰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关于中医的论述,叫伟大的直觉。

王老师说他的父亲有一个咳嗽的老毛病,一直治不好,后来遇到一个老中医,几块钱的药就治好了,他由此产生了想学中医的想法。向老中医求教,老中医给了他两本教材,一本讲药物,一本讲脉象。

王老师认真研读以后,把姐姐的手拉过来号脉,初号,洪脉,很有力量,再号,似乎有点涩,又有点滑。终于,他不知道姐姐到底是什么脉象。

带着疑问,王老师又去求教老中医,老中医说,看书只是做个入门,要想学会把脉,得去帮他提药箱,跟随出诊。遇到病人,徒弟先号脉,号完到一边等着,等师傅号完脉开了方子,徒弟将方子抄一遍,再号病人的脉,如此十年下来,就能学会。为什么要这样呢?

结合实践论来说,遇到病人,徒弟先号脉,就是给自己一个感性的认识。因为缺乏经验和实践,这个感性的认识并不能被理解,也就是不知道这是什么脉象。等师傅开完方子,结合方子当中药物的性质,便可以从理论的角度,大概知道病人是什么脉象,在中医当中,脉象对应着身体的病症,病症又对需要对应的药物来调理,所以通过药物来反推,可以大概知道脉象。这一反推过程,就是利用理论,来理解最初的感性认识。再号一遍,就是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进行统一,如此不断实践认识十年,便能学会脉象。

我们中国人学东西,自古有一套严格的师徒体系,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这套体系是非常科学的。说到这里,就必须说一说今天标准化的,流水线式的教育体系。

标准化的,流水线的教育,是做普及、打基础,要深入搞研究,成为专家和大师,依然要走师徒体系那一套。

我们现在的教育,本科以前,都是标准化的,就是打基础,高考以后,进了大学,经过一两个学期的适应和学习,其实就可以开始搞研究了,也就可以开始走师徒体系那一套了,而且就当下的体系,是完全能走通的。

本科要做毕业设计,通过答辩以后,才能毕业,而毕业设计,都会让学生选一个指导老师。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为师徒体系做准备。

学生经过大学几年的学习,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对老师的印象,选定一个研究课题。这属于感性认识阶段,跟着老师做一段时间的研究,并完成自己的论文。这个过程,就能把学生最初的感性认识和理论进行统一,到毕业前夕,论文完成了,师生之间的磨合差不多了,学生如果还有兴趣继续研究,那就可以考这个老师或者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将师徒体系进行更深度的绑定。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那就完成毕业答辩走人。

这种通过毕业论文来为师徒体系做准备的做法,比古代那种单向的师徒体系更科学,古代的师徒体系,徒弟是没有选择权的,入了门就必须走下去,而毕业论文,则是在入门前,为师徒对话提供了一个契机。

当然,有人会说我太理想,其实不是我太理想,而是大多数人太悲观,加之很多本科阶段的辅导员,没有给本科生这样的引导。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传达而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

世界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在易学圈子里,有这样一种风气,通过把易经与当下的科学,文化,政治进行对比,发现有很多契合的地方,于是便据此说,易经具有跨越千年的前瞻性,甚至说世界万物乃至宇宙的规律,都超不出易经,前面说过,这种风气,是犯了不承认认识是由低级到高级这一规律的错误,在此,我们可以说,这种风气,就是一种可笑的知识里手的表现。

在认识的过程中,有两个点要特别注意。

第一,理性的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那就是唯心论。唯心论,恰恰颠倒了事实,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真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实践才能使得人的认识开始发生。

第二,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的辩证法。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靠不住,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感觉材料固然是客观外界某些真实性的反应,但它们仅是片面的和表面的东西,要完全地反映整个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规律,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易学一直有象数派和义理派之分,大概就可以看做是经验论和唯理论,象数学认为,象是最重要的,卦辞爻辞都是围绕象展开的,很多易学大家绞尽脑汁,要从卦象当中找到卦爻辞的依据,直接找找不到,就发明方法,臆造理论,这就属于经验论,只承认能看到的象。

东汉的虞翻,把象数学发展到了极其繁杂的程度,这个在易学史系列会讲到,虞翻之后,王弼提出得意忘象,认为象其实来源于理,几乎完全否决了象,这便又成了唯理论。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

汉易之后的易学大家,虽然仍有义理和象数之分,但基本都是二者兼备,有所侧重,从易学史的角度来看,从先秦易学到汉易学再到后来宋元明清乃至当代易学,我们对易经认识正在一步步从感性到理性,从片面到全面,从极端到中庸。

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活动还没有结束,而且这都还不是认识活动当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认识活动中比较重要的部分,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性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

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理论的东西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与实践,看它能否达到预想的目的。

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

理论若不和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

就易经来看,系辞传的内容,可以很好地说明,理论如何形成以及又如何指导实践。前面分析过一些,这里再分析一些,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从天地到乾坤,就是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一理性认识用来指导实践,得到了天尊地卑,卑高已陈,贵贱位矣这样的尊卑体系,在古代来说,这样的尊卑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效率问题,给人分出三六九等,各自干好分内的事,具备片面的真理性,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一理性认识,需要纠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是通过对动静的感性观察,得出刚柔这一理性认识。这个认识在历史上已经被实践过很多次,直到今天,仍然更是科学的和正确的。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是感性认识,可以看成是早期的分类学。吉凶生矣,是理性认识。同时也是对实践的指导。比如,狼和兔子这两个物种的分类,就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分类以后,狼过多,对兔子来说就是凶,进而从整个系统来说,打破了平衡,也是凶,兔子过多也是一样。所以,两者需要维持在一个动态的平衡当中。我们现在提出的“物种多样性”“生态平衡”“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等等理念,都可以看成是对这一认识的发展和实践。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这一段,是基于对前面诸多理性认识所作的推论,天象地形不断变化,怎么变化的呢,规律是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表现出来就是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最后,将之归到人的身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这一认识从今天来看,主观臆想居多,但其背后那种把人的身体和天地宇宙进行同构的思维方式,则为中国特有的身体哲学做了奠基。

实践得到认识,认识又返回来指导实践,到此,认识活动是不是就完成了呢,答案是完成了,又没完成。

社会的人们投身于变革在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实践,由于客观过程的反映和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使得人们的认识由感性的推移到了理性的,造成了大体上相应于该客观过程的法则性的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然后再应用这种思想、理论、计划或方案于该同一客观过程的实践,如果能够实现预想的目的,将预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在该统一过程的实践中变为事实,或者大体上变为事实,那么,对于这一具体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这一段读起来有点拗口,简单概括就是,当我们通过实践得到一个认识以后,再把这个认识运用于另一个相同的实践,如果得到的结果和预想相同或者大体相同,那我们对这个实践的认识活动就可以算完成了。

但是,在实践当中,人们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毫无改变地实现出来的事,是很少的,因为人常常受着许多的限制,包括科学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还有客观过程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实践中发现前所未料的情况,因而部分地改变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的事也是常有的,全部地改变的事也是有的。也就是说,原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部分地或全部地不符合实际,部分错了或全部错了的事,都是有的。

许多时候须反复失败过多次,才能纠正错误的认识,才能到达于和客观过程的规律性相结合,因而才能够变主观的东西为客观的东西。即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但不管怎样,到了这种时候,人们对于某一阶段内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

这一段带给人很强的力量,是真正的行动者的样子,今天的各种专家,很喜欢做理论推导,从而得出各种暴论。而那些真正躬身实践的人,又缺乏理论归纳的机会和能力。也就是说,躬身实践的人,话语权不够,有话语权的人,又缺乏实践,这就导致了很多现实当中的撕裂。明明一眼就能看出来的问题,偏偏被搞得很复杂。比如,法不禁止皆可以为。大学生和专家居然分不清鼠头和鸭脖。

当然,只要愿意去躬身实践,不管想法实现与否,也不管有无话语权,都必然有收获。让我们一起躬身入局。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的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势,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我们便能不断提高认识和实践的能力。万丈高楼平地起。积跬步,至千里。都是这样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当中,包含了量变到质变。我们要边建楼,边学习提高自己的建筑理论知识,边走路边回头看过去和抬头看前方,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