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静脉曲张,有一个穴位效果很好

 zhangshoug 2023-10-10 发布于浙江

艾法一学就会 2023-10-10 07:02 发表于广东       土豆微信          

静脉曲张中医学称之为“筋聚”,静脉壁软弱、静脉瓣缺陷以及浅静脉内压力升高是引起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后期可出现轻度肿胀、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形成溃疡。

图片

图片
一穴治疗静脉曲张
图片

图片

取穴:复溜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手法:

1)取复溜穴。以一手拇指随鼻腔慢慢吸入清气渐渐向下按压复溜穴至最酸胀时,缓缓吐出浊气,停6秒,如此9次。

2)拇指快速拨动复溜穴皮下组织10分钟。

3)拇指在复溜穴上作逆时针方向按揉280次,再顺时针方向按揉380次。

4)拇指从复溜穴沿胫骨向上直推至膝关节49次。

5)以一手掌心按揉复溜穴3分钟,并以掌心热敷1分钟结束。

6)双手搓擦整个腿部3分钟。

次数:每天多次。

备注:静脉曲张初期效果按摩非常明显,如果形成了大疙瘩,则只能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须从整个身体来调整)。

图片
静脉曲张腿无力,揉揉脾经和胃经
图片

《外科正宗》:“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蛆蜕。”

中医上,静脉曲张被称为“筋瘤”,是气血瘀滞、经络不通所导致的,是身体正气亏虚的一种表现。长期久站或久坐,都有可能引起此症。

刚开始出现静脉曲张,还没疼痛感的朋友,可以用大拇指按压穴位。足三里(犊鼻下四横指)、地机、漏谷、三阴交等穴位都可以,找不准穴位的可以沿着胃经、脾经一直按摩下去。每条经脉按摩5-10分钟即可。

图片

图片

在迎面骨边上一横指就是胃经,迎面骨内侧上端,有一个拐弯的地儿凹陷,就是阴陵泉,往下是脾经走的地方。

不仅静脉曲张早期症状患者,长期久站或久坐的上班族也可以采用此方法按摩。

图片
效方治疗静脉曲张
图片

方一

秘方:赤小豆、花生米、大蒜头去皮、红糖各四两。

用法:共煮烂食之,每日一次。

疗效:不出数日即可痊愈,效果非常神验。

方二

仅仅一味药的药酒:枸杞子泡酒每晚擦一次,半年就完全好了。

方三

处方:苏木30克,秦艽15克,川椒10克,松节10克,制川15克,草乌15克,威灵仙15克,红花15克,荆芥15克,防风10克,芒硝20克,冲化。

使用方法:外洗,一副药用三天,药渣外敷。

临床疗效:神效。

使用范围:治疗静脉曲张,关节肿痛等症。

方四
桂枝茯苓汤合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静脉曲张。

病者,患单腿静脉曲张3年,小腿肚子可见蛇形曲张,不痛不痒,无任何症状。寻求治疗。考虑血瘀寒凝,故投桂枝茯苓汤合芍药甘草汤6剂。

桂枝20克,茯苓20克,丹皮20克,桃仁20克,白芍50克,炙甘草20克,炮附子30克(久煎口不麻)。一周后复诊,曲张去多半,效不更方,续进治疗,一观后效。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勿自行尝试,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

针刺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养趣坊 2023-12-22 19:01 发表于河北    土豆微信         
筋瘤(下肢静脉曲张)

筋瘤是指体表静脉曲张交错而形成团块状的一种病变。
图片
【病因病机】

过度劳累,耗伤气血,中气下陷,筋脉松弛;或经久站立工作、经常负重及妊娠等因素,使得血壅于下,筋脉扩张充盈;或因劳累之后,血脉充盈,再涉水淋雨,寒湿侵袭,瘀血阻络。也可因肝火亢盛,血涸筋脉失养所致。

【针刺治疗】

1.治疗原则

活血化瘀,舒筋散结。

2.取穴

①阿是穴(即凸起静脉处)。②血海。

3.刺法

①选中粗火针,以散刺法。在患肢找较大的曲张的血管,常规消毒,再将火针于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准确地刺入血管中,随针拔出即有紫黑色血液顺针孔流出,无需干棉球按压,使血自然流出,“血变而止”,待血止后,用干棉球擦拭针孔。②毫针刺血海,进针后捻转或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分钟。

【典型病例】

病例1:马某,女,30岁。

主诉:两小腿静脉曲张6年。

现病史:两小腿静脉曲张6年,静脉隆起,颜色青紫,发痒、发胀,走路易疲劳。

望诊:面色正常,舌苔白。

切诊:脉滑。

诊断:下肢静脉曲张。

辨证:气滞血瘀,经脉不畅。

治则:通经活络,行气活血。

取穴:阿是穴、血海。

刺法:以火针缓刺法,刺破静脉凸起处,放出少量血液,待恶血出净,其血自止;血海毫针刺法。

该患者共治疗15次,肤色完全正常。

病例2:王某,女,27岁。

主诉:双下肢憋困不适5年。

现病史:双下肢憋困不适5年,久站腿困,小腿发热、发胀,右腿明显。饮食、二便和月经均正常。

查体:双下肢静脉曲张,右小腿尤甚,状如蚯蚓。

望诊:面色正常,舌苔薄白。切诊:脉细滑。

诊断:下肢静脉曲张。

治疗:方法同上,每周治疗2次,治疗10次后,已基本如常,无不适症状。

【按语】

明代《外科正宗》对其有详细描述:“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中医认为本病是因长久站立,下肢气血不能畅达于上,血行缓慢,脉络滞塞不通所致。其病机多为气滞血瘀,火针点刺局部,可直接使恶血出净,祛瘀而生新,促使新血生成,畅通血脉,临床效果颇佳。由于火针是一种有形无迹的热力,对于因寒湿之邪侵袭经络,引起筋挛血瘀的筋瘤,用之可以祛散寒湿之邪,使脉络调和,疼痛缓解;火针还有通经活络、散瘀消肿、生肌敛疮、祛腐排脓的功用。通过中粗火针散刺外露的较大的血管,使其瘀血随针外出,起到了三棱针放血的作用,在此还有祛瘀生新之意。用血海可养血活血,起到扶正固本的作用。对于下肢静脉曲张合并有慢性溃疡及慢性湿疹者,可使疮口周围瘀积的气血得以消散,加速血液流通,增强病灶周围的营养,促进组织的再生,达到祛腐排脓、祛瘀生新的目的,故治疗本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图片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