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丧欲速贫 死欲速朽

 云泥望悬 2023-10-10 发布于湖北

丧欲速贫 死欲速朽

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

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

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释义:有子问曾子道:“在先生(孔子)那里听说过失去官职方面的事情吗?”(曾子)说:“听他说的是:'希望丢官后赶快贫穷,希望死后赶快腐烂’。”有子说:“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曾子说:“我(的确是)从先生(孔子)那听来的。”有子又说:“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曾子说:“我是和子游一起听见这话的。”有子说:“的确(说过)。但先生这样说肯定是有原因的。” 曾子将这话告诉子游。子游说:“有子说话很象先生啊!那时先生住在宋国,看见桓司马给自己做石椁,三年还没完成。先生说:'像这样奢靡,(人)不如死了赶快腐烂掉越快越好啊。’希望(人)死了赶快腐烂,是针对桓司马而说的。 南宫敬叔(他原来失去官职,离开了鲁国)回国,必定带上宝物朝见国王。先生说:'像这样对待钱财(行贿),丢掉官职(以后)不如赶紧贫穷越快越好啊。’希望丢掉官职以后迅速贫穷,是针对敬叔说的啊。” 曾子将子游的话告诉有子。有子说:“是啊。我就说了不是先生的话吗。”曾子说:“您怎么知道的呢?”有子说:“先生给中都制定的礼法中有:棺材(板)四寸,椁(板)五寸。依据这知道(先生)不希望(人死后)迅速腐烂啊。从前先生失去鲁国司寇的官职时,打算前往楚国,就先让子夏去(打听),又让冉有去申明(自己的想法)。依据这知道(先生)不希望(失去官职后)迅速贫穷。”

本文记叙的是孔子的弟子对“丧欲速贫,死欲速朽”的含义的相互探讨。由于思考方法的不同,对同一句话,弟子们有着不同的理解。有子能够不片面、不孤立地去判断,而且和孔子的一贯言行相联;子游能够根据孔子讲话的背景,针对的问题进行分析;曾子则是句句照搬,孤立、片面地理解。文章分析问题的方式对今人仍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曾子起初认定他的老师孔子是主张“丧欲速贫 死欲速朽” 的。曾子认为凡是老师说的均为格言。尊师重道;然后引出薪火相传吧!还振振有词与有子爭执,并且还找到了一个证据,什么证据呢?子游可为证见。但是有子也相信老师说过这话对不?但是有子认为老师说这话一定是有原因的。然而我们知道是曾子将孔子的话抽离了语境。误解了孔子的“丧欲速贫,死欲速朽” 的意思,结果得出了与孔子一贯主张完全相反的结论。而曾子脱离事实的背景。这就是断章取义。事实上即总有人习惯将只言片语抽出来单独理解。脱离了事实依据在现实事中会造成危害。

有这样一件事。有一户人家由于住房困难、儿子结婚无房,一间15平米的房间隔离成了两间房,老两口与儿子媳妇住在一间房,只不过中间隔了一层板壁、进进出出十分尴尬。尴尬的事儿在于儿子媳妇新婚燕尔,时不时总会弄出些动静…为了解决这些事情。老俩口动了一些脑筋。先是找居民委员会要间廉租房,而被居委会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很简单。廉租房的供给对象必须是吃低保『低保指因家庭成员存在重度残疾或疾病丧失劳动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其住房或收入明显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居(村)民。城市低保是在城市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无工作人员。他们家住在一栋五层式老式楼房的顶层,也就是五层。于是出资十万元,在他家之上加盖了一间房。当初建房时也没有人说啥,十多年来相安无事。那知军运会即将举办期间,为了城市美观,一栋五层楼整齐划一的楼房如同长了一个包,有碍观瞻。按现在的说法叫着“违章建筑”。最后商量来商量去,总算扒了了事。但是由于招聘的农民工去扒房时,动作不规范、却将原建筑上的隔热层也给扒了、同时伤及防水设置沥青。结果造成整个楼房下雨时漏水。而当时负责这项事务的领导是社区工作者(原先叫居民委员会),所有居民去社区诉状。作为补偿搭建了个复盖整个楼房更大的棚子。当然对于原来的搭建“违章建筑”户的老倆口,只得出去租房。他们的儿子却嫌这个棚子不见阳光,不能晒衣服,他也怕下雨漏水,自己的瓦不扒,却将邻居好几家的棚瓦给揭了。这样阳光属于我,漏水属于别人。于是发生纠纷。只得报警,警察倒是来了,却给了三条意见。第一:买房子没买顶层。第二:五层楼顶属于共享平台。第三:棚瓦不属于私人财产。而且宣称不得闹事、打赢了坐牢、打输了住院。属于民事纠纷。找社区解决。社区来了一回。那户人家的儿子说人家:“这棚子是你们的?”邻居反唇相讥:“不是我们的,难道是你的、本来棚子是属于隔热层扒了,政府补偿的,起码有使用资格吧!”结果这事就不了了之。中国人都喜欢谦谦君子,而不是喜欢大事不要命,小事不要脸的人。“只有傻瓜才和乞丐拼命,区区几片瓦,还不够咱们一顿饭钱,犯不着跟这号大事不要命小事不要脸的人生气。” 因为中国人信奉中庸之道,所以一个合格的中国人,就是一个公允、不温不火的形象。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算是中规中矩中国人操行的一个尺度。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只关心自己的生活,没空闲的时间去对人家和颜悦色,真正想欺负弱小的坏人,也只是一小部分,弱的人都会懂得惹不起躲得起的道理,尽量不要去接触道德品质不好的人,日子照样过得很开心。所以:丧欲速贫死欲速朽。天下之事说不清,各有各的看法。

段春林写于二〇二三年十月十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