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里柯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该画以彼得大帝1698年镇压近卫军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创作的。画家选取了兵变失败的近卫军在莫斯科红场临刑前的悲壮时刻。 ![]() 《缅希柯夫在贝列佐夫镇》 俄国 苏里柯夫 布上油画 纵169×横204厘米 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这件作品取材于真实的历史,彼得大帝的重臣缅希柯夫是彼得大帝实施改革的谋划者和执行人。他出生卑贱,但才智过人,彼得执政后委他以重任,升至元帅,辅助彼得立国治业,功勋卓著。但彼得过世后,他将年幼的彼得二世接回家中抚养,并将自己长女许配于他。不料,在安娜女皇和德国使臣阴谋策划下,俄国政局发生变化,缅希柯夫一家被流放西伯利亚。途中妻子过世,他最终居住在贝留佐夫小镇自建的小木屋中,与儿女们共同生活。 与列宾齐名的绘画巨匠,瓦西里·伊万诺维奇·苏里科夫,苏里柯夫是俄国历史画巨匠,他的历史画卷是19世纪后期俄罗斯艺术中的光辉一页。 ![]() ![]() ![]() ![]() ![]() ![]() ![]() ![]() ![]() ![]() ![]() ![]() ![]() ![]() ![]() 苏里柯夫的素描、油画之所以感人至深,就在于他笔下的人物无一不拥有着深厚的宗教情怀,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感通过作者朴素无华的手法表达出来,让我们这些观者亦为之肃然。 历史画最重要的是掌握时代精神——在历史画中并不需要考虑:一切是否是原样,可能性有没有,像不像。历史画最重要的东西——思维,如果正是把时代的精神掌握住了,那么在细节上有一些错误是可以的,如果完全一丝不差,那倒是很讨厌的。 ——苏里柯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