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逗”的地方在哪?

 skysun000001 2023-10-1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要说中国哪个城市或者省份最能“整活”

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提名

比如张口就是段子的东北三省

每年都有魔性歌曲的云南

要说最近花活最多的城市

当属天津

图片

天津特有的提示牌

跳水大爷虽然宣布“封箱”

传说却仍在江湖

“掰掰”的大熊猫泳帽

跳水前的小口号

让每一个来到天津的人都能感受快乐

图片

让大家快乐了一整个暑假的跳水掰掰

除了这些

还有表演杂技的大爷

顶着“天津特色”盘发的大娘

和一开口就是相声的天津人

图片

天津随处可见的“街头表演艺术家”

图源:地理君的小伙伴

天津,究竟为什么这么有意思?

图片

包罗万象:与水结下不解之缘

要想知道天津为什么这么有意思,不能不从地理位置下手。

很久以前,这里还是渤海,随着河流慢慢汇集入海,堆沙成陆,才有了平原。

图片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

这片土地,从此与有了不解之缘。

那时还是小镇的天津,便是因为隋朝大运河的开通而兴起。

图片

不论是隋唐大运河、还是京杭大运河

天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图源:《中华遗产》2022年07期

金、元时期,天津又有了新的发展。

天津有这么一句话,“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

三岔口指的是北运河、南运河和海河的交汇,这个格局基本形成于北宋。

三岔口可以说是天津城的摇篮,因为那里将河运与漕运相连接。

正因如此,元朝,甚至是明清,天津三岔口都极为繁忙。

图片

这是新三岔口的位置,位于金刚桥附近

三岔口在今天海河的狮子林桥附近

就是掰掰们跳水的地方

除了漕运方面,盐场也是天津发展的重要的原因。北京是金、元的国都,那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粮食,更别提北京还不产盐,只能从外地转运。

图片

天津长芦汉沽盐场

咱天津,恰好完美的解决了北京的问题。

天津是南方粮食北运的重要码头,还有自己的盐场。运河 盐场,天津堪称是北京的“最强辅助”。

天津漕运、盐运枢纽的地位也就此奠定。

到了明朝,燕王发动“靖难之变”,争夺皇位时,就是从天津地区渡河一路南下。

等到朱棣当上了皇帝后,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起兵福地。

1404年,明成祖朱棣将这里改名为天津,“”,是渡口水道的意思。

天津,即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

图片

天津港,位于中国天津市滨海新区,地处渤海湾西端

明《重修天津三官庙记》:“(明成祖)圣驾尝由此渡沧州,因赐名曰天津。”

天津为嘛也被称作天津卫呢。

那时的天津多了一个新功能——军事要地,明成祖朱棣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带筑城设卫,称天津卫,后又增添左卫和右卫。

图片

天津卫故城东城墙遗址明代早期城墙基础(局部)

天津三卫的建立,标志着天津在华北地区有了保障漕运、兴办屯田的重要职能

图源:国家文物局

既然说到天津与水的缘分,当然不能不提到海河了,它是天津的母亲河。

图片

海河,天津的母亲河

也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水系,其干流起自三岔口,东至大沽口入海,以漳河、子牙河、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等河流为支流。

海河与运河,共同带来了漕运的兴盛,也带来了大量的人气。

可以说天津的发展从未离开过“水”,海河水孕育了天津人,也让天津有了如水一般的包容性。

图片

又中又洋:近代诞生的 “双面”天津

天津的五大道附近,有非常多保存完好的小洋楼。

图片

天津民园体育场

天后宫、石家大院等古建筑,甚至是京剧、相声等传统艺术,无一不彰显着天津的传统味儿。

图片

天津天后宫

所以,不少来天津的朋友都会觉得,天津既地道又洋气。

天津究竟是如何被塑造成这种“双重”身份的呢?

曾经的天津,因码头以及通往北京的便利优势而繁荣。

而列强,也正因如此才对天津虎视眈眈。占据天津,既能威慑北京,又能转运物资

图片

民国初年间天津海河上的码头

天津,就这样经历了一场“无妄之灾”。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英法联军攻占天津,1860年签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北京条约》要求开放通商口岸。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条约》中有一条就是将香港的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

图片

1860年10月24至25日,《北京条约》签订仪式。这是中国的佚名画,现藏于尚蒂伊图书馆

口岸都开放了,外国军队、商队、传教士来天津那就是迟早的事了。

很快,天津的第一个租界——天津英租界便设立了,紧接着各国列强都想“薅羊毛”。

图片

位于天津原英租界的英国领事官邸

最多的时候,甚至有九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它们沿着海河两岸呈放射状分布。

图片

天津租界示意图,长方形的区域就是老城区

到20世纪20年代,九国租界的面积相当于天津旧城区面积的近9倍

如今五大道、意式风情区就是当时天津租界的一部分,它们是景点,也是侵略者在天津留下的伤疤。

但可别忘了,天津是卫所出身,天津人还保留着军人的血性,他们痛恨侵略者。例如天津教案、义和团、老西开事件等多起反抗运动。

图片

望海楼教堂,位于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大街

望海楼教堂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天津教案”发生地

不可否认的是,租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天津的发展。

最明显的就是天津城市“焕然一新”:马路宽阔整洁,两边种植着杨树、槐树,甚至还有用于照明的油气灯,以及我们现在还能看到的“小洋楼”。

图片

 英租界维多利亚公园(今市府花园)

此外还为天津带来了电话、电报、有轨电车、排水系统等许多“洋货”。

从艺术上也不难看出天津的包容性。

我们都知道,天津是许多曲艺发源、兴盛的地方。像京剧、相声、评书等等,都是在天津兴盛的。

图片

天津古文化街上的戏楼

尤其是相声和京剧,是天津曲艺的重要代表

清末民初时期,就有专供艺人演出的两块“明地”。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天津是最早流行话剧的城市之一。1906年,李叔同等人创办的话剧团体“春柳社”,将《茶花女》搬上了天津的舞台。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李叔同在《茶花女》中反串饰演了茶花女

“春柳社”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

包容、多样,这才是天津底色,这样的天津才能孕育出现在快乐幸福的天津人。

图片

倍儿哏儿:天津话,太逗了!

要说天津卫最有意思的,还是天津话。

天津人一张口,就知道有没有。

但你知道天津话的这份“哏儿”(在天津话中指好玩有趣),究竟源自哪里?

天津话的根在哪?

省流版:天津话的根是皖北方言,并且受北方方言影响,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方言——天津话。

没想到吧,天津话的根竟然在安徽,这是咋回事呢?

书接上回,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朱棣在天津建城,设立卫所。

作为明代特有的军事编制,只有卫城,没有驻军怎么能行?

于是,军队移民就这样成为了天津人的主力,约有4万人之多,主要居住在卫所城内。

这批军队移民,既有军人,又有随军家属,原籍以安徽、江苏和山东为主,其中安徽所占比例最大(朱棣老家在安徽凤阳)。

图片

凤阳县大明皇陵风景区

凤阳,安徽省滁州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

天津在当时是军事重镇,军人地位高,再加上军队移民的人数超过了天津原住民。

皖北方言,自然成为了卫城内的“普通话”,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天津话的“母体”。

图片

安徽蚌埠市淮河段

安徽淮河以北地区称作皖北

天津话和安徽话之“像”,主要体现在语音、语调和语法等诸多方面。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天津话把汉语拼音中的一声(阴平音),读成降调

不过,天津话并不是皖北方言的照搬,它也会受到冀鲁官话、北京官话的影响。

图片

天津最著名的谦祥益文苑具有上百年历史,如今被改造成相声茶楼,是天津相声的“地标”

最直观的就是儿化,“多咱(zen)有工夫儿”,“那是嘛玩意儿”,这就很天津话。

天津话咋这么“哏儿”?

天津话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听了就忘不掉,凡事儿“”“嘛”的,见人叫“姐姐”(注意音调),动不动就“您了别介”。

图片

嚯,好嘛!

其实,天津话的“哏儿”和天津话的发音特色很有关系。

图片

怪不得燕小六这么全能,能拉二胡能打快板

破案了,原来是天津人

天津人说话齿音较重,老一辈天津人尤为明显,这是天津话喜感的来源之一。

齿音就是用舌面或舌尖抵住门牙或门牙附近发出的音,听理论不太懂,举个例子就知道了。

马志明的相声《纠纷》中,那位被轧了脚的丁文元,就满是天津话的齿音特色:“哎哎,说(suo)你嘞,说(suo)你嘞!怎么长(zang)的那么大个子啊?推自行车(ce)留点神(sen)!”

图片

别问我为什么能发语音

这种含含糊糊的劲儿,听在外地人耳中,可不就是个乐嘛。

除了齿音,天津人说话还有吞音吞字的习惯。

那句外地人也常学的“您了别介”,就是吞音的结果。“您了(nín le)”其实是“您老”,韵母尾音全给吞掉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都不敢想,跟天津人一起玩能有多快乐

这些齿音、吞音还有连读等频繁地使用,再加上“嘛”、“哏儿”等特色词汇,塑造了天津话,乃至天津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太逗了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谭汝为先生把“哏都”的城市精神归功于军旅文化

从宋金时期的军寨,到明代的卫所,还有清末李鸿章淮军、袁世凯新军的驻屯,天津千年来的发展史上,军队始终是离不开的话题。

军人们带给天津的,除了家乡的方言,还有那份尚武的豪气和坚韧的性情

所以天津人乐观向上,不怕困难。

在军旅文化的熏陶下,还格外的豪爽直率、爱憎分明。那大嗓门、快节奏的天津话,正是这种性格的直观体现。

至此,我们已经明白为什么天津人会这么快乐了:像水一般包容、开放的格局、倍儿有意思的天津话……

生活一分钟,快乐六十秒!!

【参考文献】

[1]张刃.天津租界往事[J].工会博览,2023(11):40-41.

[2]刘健. 近代天津租界地理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

[3]王峰琳,刘晔.津味小说的“哏儿”语言[J].大众文艺,2018(08):20-21.

[4]地道风物.为什么说天津的精髓全在天津人?

[5]李旭东.天津话的“根儿”与“哏儿”.中华遗产.2017年07期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