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 为什么孩子看了很多书,也背了很多好词好句,可是用不上,依然写不好作文? 因为背得再多,始终都是别人的。孩子依然是“读者思维”,而非“作者思维”。 那什么是“读者思维”?什么是“作者思维”?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教写作的时候,我曾给孩子们讲过张枣的两句现代诗——“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孩子们读了,都说“好美”! 可“美”完了然后呢?没有然后了,转眼就忘了。 仅仅停留在阅读和欣赏的层面上,这就是“读者思维”。 哪怕孩子把这个句子完完整整抄下来、背下来,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很难用得上。 因为很多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写“后悔”。 后来我换了一种方法,重新来教这两句诗,来激发孩子的“作者思维”,效果超级好。 怎么教呢? 三步法。 第一步,动动脑子。 在讲这两句诗之前,先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写过后悔的感觉?如果让你用一句话写一写后悔的那种感觉,你会怎么写? 孩子们是这么写的——“想起那件后悔的事,我的心里就很难受。” 这个时候,我再告诉孩子们,还有一个人也写过后悔,他是这样写的——“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这个时候孩子们的第一反应就变了,不再是“好美”,而是“后悔竟然可以这样写”! 当孩子们有了一个创作和思考的过程,再来看别人笔下的句子,两相对比,这个时候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这个时候再来学方法,效率要提高3倍! 这是“作者思维”的第一步,在孩子们心里留下一个思考的种子。 第二步,学学方法。 发现了别人的好词好句“好”,这还只是其一。我们还要搞清楚,别人的好词好句,究竟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 所有的学习,一定都要总结方法。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还是这句诗,“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这句诗,实际上是一种暗喻,把自己后悔的心情,比作了“梅花落满了南山”。 当我们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和感受的时候,就可以尝试模仿这种暗喻的方法,把我们的情绪和感受,比作一种环境里的事物变化。 到了这一步,你已经从一个“读者”,开始初步具备“作者”的思维方式。 第三步,试试身手。 学到了方法,这还不够。一定要自己动手仿写和创作,才能够真正融会贯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会了用环境里的事物变化来表现心情,再让孩子们动手写一写,他们写出了下面这样的句子。 一想起那件快乐的往事,春风便吹散了迷雾。 想起朋友的时候,湖面就荡起了涟漪。 痛苦的时候,我的心仿佛一片沼泽,堆满了淤泥。 怎么样?这样的表达是不是显得唯美又诗意呢? 完整经历了三步训练,掌握了方法,除了写“后悔”,我们还可以用来写所有的情绪和感受,比如快乐、思念、痛苦、灰心……都可以自己写自己的“好词好句”。 这才是真正有效的“积累”。 三步法,分别对应“思”、“学”和“写”,三者结合,让孩子完成“阅读-思考-表达-积累”的全过程,真正从“读者思维”转变为“作者思维”。 这样的训练,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我们后来又想,能不能设计一套写作资料,就按照这三步法,每天学习一个写作方法,每天完成一个小练笔呢? 想到了就干,我们耗费了大量时间,把所有的写作知识,按照描写、修辞、五感、开头、结尾等类别拆分,整理成册。 所以就有了365天每天一个写作小技巧。 每天训练的底层逻辑,就是上述的三步法。 一是动动脑子,从孩子们可能会写过的一个句子中来切入,然后看看同样的意思,别人是怎么表达的,引发思考;二是从中学学方法,提炼技巧;三是试试身手,刻意练习,提升文笔,完成积累。 首季50课。 修辞描写专训。 每天1张电子版练笔学习单 每天5分钟学习音频。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四大修辞。 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环境六种描写。 适合谁学 最适合3-6年级使用,没有严格年级限制,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上下浮动年级。 每一种修辞或者描写,都是从易到难,螺旋上升训练。 学到的方法,可以用到初、高中,终身受益。 电子学习单 配套学习音频 音频由梨子老师和猫老师交替为大家讲解,配合学习单使用,保护视力。 第一季目录 学习须知 在学习过程中,务必结合两大学习法,配合鼓励式教育,效果更佳。 1、番茄学习法 2、费曼学习法 每天完成练笔之后,让孩子用一到两句话,把今天学到的方法教给自己的家人。孩子在教别人的时候,相当于自己又学了一遍,能加深印象,甚至会有更深的领悟。 3、鼓励式教育 在每日练笔的过程中,家长切忌“求全责备”。孩子的习作总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很正常,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来学习和改善。我们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多从孩子的习作里找“亮点”,各种花式表扬彩虹屁给娃安排上。 鼓励式教育会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和信心,让娃不断获得正向反馈,一点一点爱上写作,形成内循环的主动写作习惯。假以时日,娃的变化会吓你一跳。 综上,最后提一个硬性要求——孩子每天的练笔习作,家长必须从中找到一个亮点,花式表扬。 积累之功,贵在坚持。 365天,每天坚持20分钟,你的文章会慢慢变得不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