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冬不滋阴,虚火内热最伤身,千万别错过一年中最佳养阴时节

 见青黄 2023-10-10 发布于河南

随着气温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朋友切实的感受到秋天真的来了。既然秋天已至,我们就不要错过这个养生的好时机。

中医上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正是养阴的好时机,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也就是说,如果秋天没有养阴,少阴不能收敛,容易出现肺气不利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秋天容易觉得口干咽干、手足心热、经常咳嗽、大便干结。

那么秋冬我们该如何养阴呢?不用担心,古人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也给了我们养生的方法

“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总结下来其实就是两点∶早睡早起,保持平和的心境。

秋天应该早睡早起,与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保持神志的安宁。保持充足睡眠和规律作息,遵循自然规律,早睡早起,避免过度运动,防止过度消耗阳气和精气。

同时,保持心情平和,不过多的发泄自己的神志,不耗费自己的精力,保持肺气的正常运行。秋冬季节气候干燥,花草树木也多进入了凋谢期,人体容易产生消极、烦躁等情绪。所以适当进行心理调节,保持愉悦的心情是十分重要的。

秋季养生除了要在作息规律和情绪调节中多加注意,通过饮食养护也是十分重要的,今天介绍一味中药,也可以是一种食材——百合,用于秋天养阴再适合不过了。

秋冬不滋阴,虚火内热最伤身,千万别错过一年中最佳养阴时节

中医上讲百合味甘、微寒,作用平和,能补肺阴,兼能清肺热,有养阴清肺,润燥止咳之效,配伍款冬花,可以治疗干咳少痰、咳血或咽干音哑等症;配生地黄、玄参、川贝母,可治肺虚久咳,劳嗽咳血。配麦冬、 酸枣仁、丹参等,可治失眠,心悸等起到安神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百合来煮粥、做甜品,或者与杏仁、麦冬、枇杷叶等一起煮水喝,可以缓解口干咽干、干咳无痰的症状,如果喜欢偏甜的,也可以与秋梨、芦根等煮水,同样可以缓解口腔、鼻腔的干燥。

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应四时,在最合适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比盲目追求保健调养更有效果。中秋佳节将至,愿各位在喜迎假期的同时,也能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长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