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士榘为何感慨华野也有山头?毛主席如何调整人事,消弭这一问题

 行云流水vmmxd6 2023-10-11 发布于辽宁

毛主席曾说:“一个地方的革命党、革命军队起来打敌人,很自然地形成各个集团、各个山头。所以说,山头主义是中国社会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特殊情形的产物,应该承认这个东西。

他明确指出:“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没有这些就没有中国革命。所以这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坏的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而不是山头。

关于“山头”,毛主席曾打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他说:敌人的飞机来空袭我们,防空警报响了,部队都自觉不自觉地往一个防空洞里跑。

山东作为华北要塞,向北可以窥探平津,向南可以进入华中俯瞰南京,西接中原,东连大海,交通发达,航线便利,战略地位不言而喻。在战争年代,它从来就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也就是毛主席所说的“防空洞”,汇集着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大量部队。

我党对山东的经营是很早的,1921年,王尽美与邓恩铭等联合发起创建了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作为“一大”代表到上海参与了党的正式成立。

一大之后,中共山东区支部成立,并不断发展,尽管经历了“四一二事变”,大革命失败,遭到国民党的残酷打压,但党在山东的组织一直都没有消失,期间山东的党组织领导人从王尽美到邓恩铭,到任国珍,胡允恭,任作民……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领导山东省委工作的是黎玉。1937年,在日军全面侵华的情况下,负责山东防守任务的韩复渠不战而逃,在黎玉为首的山东省委的领导下,我党陆续开辟胶东、鲁中、鲁西、湖西、鲁南等小范围抗日根据地。

为了进一步发展山东的武装力量,1938年3月黎玉到延安汇报工作时,请求中央将张经武、王建安等同志从延安派往山东,领导军事工作。不久后,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张经武、王建安任指挥,黎玉为政委。这也是我党在山东的第一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武装力量。

1939年,罗荣桓和陈光率领115师师部和主力进入鲁西地区。

115师和山东纵队是两支平行的部队,互相之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这给山东部队的协同作战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陈士榘上将回忆:115师作为外面来的部队,来了以后占据了根据地的繁华县城,山东地方武装自然有些不大服气,他们觉得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根据地,被别人坐享了胜利果实;而115师的一些官兵认为自己是主力部队,理应得到地方武装的协助,自己应该拉第一把小提琴。两支部队由此产生了一些隔阂。

受到战争环境的影响,两支部队分别在不同的区域内作战,执事者的角度又有不同,事实上导致我党在山东的武装形成了两个中心

中央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39年4月24日,中央派徐向前到山东工作,并成立了八路军第一纵队,徐向前为司令员,朱瑞为政委,统一指挥115师山东纵队

然而,1940年6月,徐向前因为要回延安参加“七大”离开了山东,因为他的离开,山东部队再次出现了分散的情况,不久后八路军第一纵队的番号也不再使用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年7月18日,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致电中央,建议暂时由陈光和罗荣桓对山东实施统一指挥。中央根据彭德怀的意见重新调整了山东分局的领导班子,以朱瑞为书记,罗荣桓、陈光、黎玉等同志为分局委员;并成立了以罗荣桓为书记的山东军政委员会

但是,两个部队的隔阂并没有因此消除。中央的决定实际上是让115师领导山东的武装力量,这造成了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的少数同志心理上不平衡。罗荣桓的正确意见因此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1942年3月,在罗荣桓的建议下,北方局领导来到山东分局协调工作。在对山东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后,中央最终决定任命罗荣桓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不久后,罗荣桓又被任命为山东分局书记,肩负起了山东党、政、军一元化的重任。

至此,山东的分散主义和地方主义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扭转,在罗荣桓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的局面蓬勃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

但是,在日本投降后,山东的这个局面又因为罗荣桓率部进入东北发生了改变。

1945年9月,为了填补山东主力北上后留下的空缺,中央命令江北新四军(陈毅部)迅速北上,向山东开进;而江南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粟裕部)也从江南北撤,填补陈毅部北上后,在华中地区留下的空缺。

陈毅率部进入山东后,和山东的地方部队合编为山东野战军;而粟裕部进入华中后,则成为华中野战军

此时的山东野战军已经确立了统一的领导组织,但在最初阶段,山东野战军内部实际上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地方主义的现象,即原山东地方部队和后进入的新四军之间的隔阂问题。

比如据刘统教授《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记载:

“叶飞纵队从江南北上,当时是山东最大的一支主力部队。但是,某些负责人把他们当外人,不愿意把自己的物资补充给一纵。致使一纵在山东的头几个月,遇到很多困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版 111页)

随着陈毅率领山东野战军主力南下,进入两淮作战,山东野战军主力和华中野战军又因为战略方针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有一段时间,华中野战军希望陈毅能分兵到华中,支援华中的作战;而陈毅则希望华中野战军能北上,增加两淮的力量;山东地方则希望陈毅能率部返回山东,支援山东方面的作战。

三个方面都有其各自的道理,导致华东的局面一度难以打开。在这样的情况下,三个方面都迫切感受到集中兵力,统一指挥的重要性,华东野战军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947年2月,中央决定将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正式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谭震林为副政委;同时,华东军区也宣告成立,陈毅为司令员,饶漱石为政委,张云逸为副司令,黎玉为副政委。

经过这次整编,山野和华野两大主力真正完成了合并,统一了组织和编制,并进一步实现了作战指挥的集中统一。经过这次整编,华东的地方主义问题也最终得以消弭。

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革命军245万人,在解放军5支战略部队(东北、西北、华东、中原、华北)中排名第一,华野之所以能取得这个成绩,地方主义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