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而孤独

 西窗有书 2023-10-11 发布于河北
与秋天相遇

AUTUMN

8月11日,星期三。
农历七月初四。
今天的晨读,“今天比昨天高兴,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你怎么样?
今天的英语打卡晨读:
Real loneliness is not someone's loneliness, but the loss of oneself in the endless noise.
真正的孤独不是一个人寂寞,而是在无尽的喧哗中丧失了自我。

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当你被困于陋室之间,可曾有孤独的风呼啸而过?
每一个人又是丰富而多元的存在,而孤独是一个词汇。一个人可在众人参与的生活环境中,或者在众皆热闹的场合仍深感孤独,也可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
汉徐干曾有“人性之所简也,存乎幽微;人情之所乎也,存乎孤独。夫幽微者,显之原也;孤独者,见之端也。是故君子敬孤独而慎幽微。
那天复读老舍的骆驼祥子,恰巧读到:虽然虎妞能替他招待,忽然感到自家的孤独,没有个老伴儿,只有个女儿,而且长得像个男子。停下书页,慢慢想一下,真是感到有一股孤独的风刮过脸颊。

有人说,孤独的第一重境界是,你缺的不是陪伴,而是理解。即使身在同一个空间里,你无法理解对方,心灵上的距离远大于空间上的距离,一百次陪伴也不能换来一次理解。
有人说,孤独的第二重境界,是孤独正好可以治疗平庸。认识一个有趣的灵魂,就像读了一本好书。其实,很多时候,读了一本好书,就等同于认识了一个有趣的灵魂。还有旅行,那些一个人行走的背影里,是他或者她驾驭自己选择的权力,他们知道孤独是自己选择的。一个人把旅行玩得风声水起,你还觉得他|她是一个孤独行走的个体吗?
生命本没有意义,是我们赋予了它什么,它就变成什么样子。
木心用我想用孤独反抗命运,诠释了孤独的第三种境界。他说,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重读文学回忆录,解读木心老人。孤独是他用来反抗命运的方式。一个珍贵的老人,你可以读到他身上那种历经沧桑的慈悲。他在孤独时以清欢相渡,才尝人间滋味。
你如何和孤独相处,决定了你是哪一种人。

哈,一个人独处的日子居多,写字、读书、听书、追剧、研究菜谱、瑜伽、步行,享受一份清宁,在丰富里沉淀下来。
昨天在公园里走步,和老友相约。看她神采奕奕的样子,都感慨休假的幸福。每天坚持锻炼,都明显瘦而结实。
说起这两年的疫情,越来越少关注扑面而来的消息,也慢慢减少害怕的情绪。读一些书,心里明白,也许以后人类和疫情并存,会成为生活里的常态。大环境不能改变,个人能做的,依然是远离人群,提升自己的免疫力是关键。适度的锻炼、加强营养,有序休息,一直在这样做。现在有时间,汤汤水水的煮炖,每天煮一壶红小豆薏米水,和绿豆汤交叉;一周炖一只鸽子汤,只放红枣、枸杞和几片姜片;粥要五色粥,喝起来顺滑舒适,小米粥也是常喝的,上好的小米,煮出米油来。饮食简单,但营养要足。

多吃水果,吃应季水果。柠檬片百香果泡水喝,和维C搭配着来,抵抗力增强,减少感冒的发生。
外出随时带口罩,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步行,骑车,自己开车。和人相处,保持一定的距离。回家,即使是锻炼回来,先用消毒液洗手,然后更换衣服,马上清洗,然后洗澡。从不熬夜,即使是自己自由支配的假期里。早睡早起,保持心态平和。每天开开心心的,自身免疫力就会增强。从不刷抖音、快手之类的,有空了就安静读几页书,心平气和,是增强免疫力最好的方法。
不贪凉,自己在家,几乎不怎么用空调。每天瑜伽出透汗,身心舒爽。出汗是最佳的排毒和让身体通透的办法。吃水果,也从不吃直接从冰箱拿出来的,或者用温水浸泡一下,常温了再吃。
多到开阔的地方,晒晒背,或者看看绿植,慢慢悠悠走走,不多做剧烈的运动。这两年来自己的坚持,身心受益颇多。不仅调整好了因为更年期上下波动很大的血压,感觉自己身心更有活力,一切都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

其实,疫情给了人类一个反思的机会。调整一些不适合的作息习惯,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与疫情共存的最佳方式。
七点钟,开启一小时瑜伽。喜欢每天汗如雨下后的身心透彻,开始啦!早安。

AUTUMU
凉风至;
白露生;
寒蝉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