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存单换成保单的,都笑了

 西窗有书 2023-10-11 发布于河北
谷雨/雨生百谷

4月29日,星期五。

农历3月29日。

这几天的公号圈里,讨论最多的话题,一个是新浪博客的准关闭状态。

有朋友问我,为了避免公众号的文字丢失,有什么补救措施。看来是爱屋及乌,也受到博客关闭带来的担心了。我的搜狐博客文字,大多没有留存,写了就是写了,那些文字卸载的是那时那年的心情。后来搬到网易,也才两年,网易也停止运行了。博客文字倒是一键搬了过去,但网易瘫痪,自己也就没有再转存。

倒是公号的文字,因为朋友说要给我出本书,然后,按照日期和标题整理了一部分。后来出书的事儿,因为一些原因搁浅,那些文字就躺在了文件夹里了。

之前也用word文档编辑过一部分,以日期为文件名,一目了然。但后来有了手机编辑,更加方便,索性就打开直接码字,所以,也就没有再存。

哈,这些文字,如果丢失了,就让它随着岁月遗失在风里吧。此时此刻,它起到了安抚自己心灵的作用,已经足够了。留下来做什么呢。

那天看到一篇文字,也不记得在哪里看到的了,说到数字遗产,什么微信号呀,微博账号啊,公众号啊,可以留给自己觉得亲密的人,不一定是家人,也可以是关系很好的朋友。

是愿意分享文字和分享生活的人。我还要再找找那篇文字,因为只看了下标题,应该收藏一下,看看具体内容。

第二个话题是基金和股票的困境。

雨卉说她在基金上的损失,够在十八线城市买套房子了,猜不出也估计个差不多,她的确有一大笔钱放到了基金里。现在的经济形式,受特殊情境影响,都不乐观。铀美、树树、阳光等,都是经济达人,她们在基金和股票上,都有涉猎。她们写这些内容时,五月通常是跳过去的。虽然读书时,数学学得蛮好,也是学霸型的人设,但对于理财,却是百分百的外行。

可能和个性也有关。生活中,倒是和花老师,有很多相似之处,凡事求稳。这些年,稳稳当当的过自己的日子,不贪多,也很少冒险。心安身安,一切都是平顺的状态。

但对于房产,还是有一定的前瞻意识,手里有一点钱,就去买房子。而且买的房子,都是市政房。村证、无证的,都不着手。有证在手,心里安然。

不冒险的前提,其实是做事情心里有度。不贪多,小富即安。闺蜜把200万的存款,全部放到了某地产公司,利率很高,拿到的利息又重复投入,结果地产公司破产。200多万资产也如风般飘逝。一辈子全家人的积蓄,实在是令人不安的回馈。

还有一个姐妹,买的房子,原本说2012年交房,如今十年过去,房子还没拿到钥匙。虽说当年房款还低,但十年的等待,也足够焦虑了。好在前一阵子听到了好消息,受到干预,房子终于可以在今年暑假交房了。当年预定的装修,交了一万五的定金,如今当初的装修公司已经不存在了,也是不小的一笔损失。

手里有一点闲钱,就存大额的定期。但4月25日,多家银行,又公布利率调整,普遍在0.1个百分点下降。股份制银行三年定存从3.50%降低至3.40%,四大国有银行大额的利率也从3.35%降到3.25%,三年期定存从3.25%降低到3.15%。

银行存储的理财,特点之一就是虽然低,但保本。据说,1990年的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高达10.08%,1997年降低到5.67%,2015年到2.75%,2015年至今降到1.50%并保持不变。也就是说,1990年,100万元人民币一年产生的利息有10万元之多,而目前,缩水到2万元不到,差别达到5倍多。

存款利率越来越低了。小时候,家里有点钱就存进银行,靠利息可以解决很多家里的小家用问题。按现在的利率,存款几乎没有太大价值了。客户经理的建议,是可以考虑更多保险产品。据说存单变保单的都笑了。

文友们有没有考虑到这个转型呢。身边一个姐妹从很多年前就开始买保险,如今孩子上大学、就业,她需要住院、手术等,早年投入的很多保险产品,现在都已经陆续收到回报了,而且的确,回报丰厚。

生活向前,学习不止。家庭成员的重疾、意外险种,是医保的补充,都要有准备,所谓有备无患,才能真正做到过上安稳生活。

今天文中插图,来自小师妹的爱人。他辞掉上市公司高管职位,在大山里承包了三百亩地,要打造一个原生态的世外桃源。槐花可以管够,野生地黄到处都是,溜达羊自由自在在山间吃草……每个人都有梦想,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梦想变成现实。

这个营地,等五月去探究一下,再给大家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