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读|同字而反义例举(二)

 年之计在于春天 2023-10-11

“拔”为形声字,从手,犮声。本义为抽拉,连根拽出。引申义有:挑选(如选拔、提拔);向高提(如拔高、拔腿就走);高出,超出(如拔地而起);攻克,夺取(如攻城拔寨、拔城略地);移动,动摇(如开拔、坚韧不拔)等。
其中,“拔城”一般指攻克、夺取城池,其中的“拔”义为“攻克、夺取”,如:
“是月,桓冲征沔汉,杨亮伐蜀,并拔城略地。”(《晋书》)“秉钺启蕃,折冲敌国,开疆千里,拔城十二,辛勤于戎旅之际,契阔于矢石之间,登锋履危,志存静乱。”(《魏书》)“自八月出军齐入,至十月破蕃兵十六万,拔城七、军镇五、户三千,擒生六千,斩首万余级,遂进攻维州。”(《旧唐书》)“乙亥,谕满、汉、蒙古有能冲锋陷阵先登拔城者,以马给之。”(《清史稿》)
但与此不同的是,在有些著作中“拔城”却又被用于“抛弃、丢掉城池”,如:
初,青州人耿翔聚众反,亡奔萧衍,衍资其兵,偷据胶州。除子鹄使持节、侍中、青胶大使,督济州刺史蔡俊讨之。师达青州,翔拔城奔走。(《魏书》)“三年,太祖复弘农,东魏阳州刺史段琛拔城遁走。”(《周书》)“景自度不能支,拔城而去。”(《旧唐书》) “曾聞天寶末,胡馬西南騖。城守魯將軍,拔城從此去。”(劉禹錫《順陽歌》)
这样,“拔”字便有了“攻克、夺取”与“抛弃、丢掉”两种截然相反的含义。
而且一般的字典从字面上释义仅有“攻克、夺取”义,如:《康熙字典》:“攻而举之也。”“注:破城邑而取之,若拔树木而得其根本。”但在其他引申义中却并无“抛弃、丢掉”之义。那么“拔城”用作“抛弃、丢掉城池”究竟从何而来便不得而知。
但在“拔”的其他引申义中,有“脱离、离开”之义。如:拔死回生;又有“动摇、移动”之义,如:坚不拔、开拔。我觉得用作“抛弃、丢掉城池”的“拔城”之“拔”大概与此引申义有关连。由此看来“拔城”出现的这种情况还是符合“正反词说”。《汉语大词典》则在“拔城”词条中,同时作出两种不同含义的解释,其中“丢弃”义的用例仅有“拔城”。
“拔城”作“抛弃、丢掉城池”义多用在古代文献中,当确定“拔城”的两种不同含义时,应分析上下文的语境、态势,加以区别。

“乖”为会意字,篆文从“(羊角相背)”“兆(灼龟裂纹)”会意。本义为背离、违背,(如:形与义乖、乖迕、乖违)。引申义为分离(如:乖别、乖分);差异,差错(如:处事有乖、出乖露丑、乖失、乖迂、乖舛);不顺,不如意(如:人事多乖、时运乖蹇);不合情理,别扭(如:乖张、乖僻、乖戾、乖诞);恶劣(如:乖劣)。这些几乎是无例外地用于贬义。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乖”却变成了形容人聪明伶俐(如:乖巧、嘴乖、乖伶、乖唇蜜舌);听话、顺从(如:好乖、乖孩子);漂亮(如:好乖乖)等的褒义字词了。我查了若干古典历史文献,其中并未见到有这种用例。极可能大致是到了明清小说中,才开始有了这种用法。如《初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中有“乖人”“乖觉”“乖巧”“我的乖”等用于褒义的,但也有“运蹇时乖”等用于贬义的。在《惊世通言》(明· 冯梦龙)中有“使乖”“且又乖巧”“乖偕老人之心” 等用于褒义的,且也有“出乖露丑”等用于贬义的。
对于“乖”字义的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是“正反词说”。但从正反出现的时间、用例上看,似乎还不同于一般“正反词说”的字例。
我想,也许用“乖”表示褒义大概最初来自民间口语,很可能是先有发音,而后文人借用了“乖”字表达,于是便广泛流传起来了。
由“乖”组成的词语很多,有时单独从字面上还难以明确其确切用意,这也就需要从上下文揣摩确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