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饥难忍的失衡心态

 善日行 2023-10-11 发布于山东

 

小时候,每每不好好学习,闲来无事调皮捣蛋的时候,母亲经常说:就是闲饥难忍。

 

  闲饥难忍的百度释义:闲着没事的时候,饥饿感更强烈,越发难以忍受。引申为闲不住,害怕无聊,无法忍受,不惜惹是生非。

  

  很多的民间社会纠纷,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复杂原因,相信很多人都想象不到,那就是闲饥难忍的病态心理所致。

  

  这个“闲”的本质是内心空虚,无法自行排解,潜意识又特别渴望得到认可得以排解寂寞,潜台词用一句话概括:“陪我吵一架都行,就是别让我太闲”。本质上有点类似于耍娇的幼儿,行为的潜意识是引起他人的注意。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贱”吗?是的,一点没错。

  

  我们每个人,本质上都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一方面填满百无聊赖的生活,一方面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为此,有的人著书立说,有的人琴棋书画,有的人呼朋唤友,有的人推杯换盏。

  

  而有一种人,自己无法独立排解空虚寂寞的同时,潜意识中把这种内心的需要依附于他人,正确合理的排解求之不得,就是招惹是非,也在所不辞。

  

  这种情况,咋看让人无法接受,但是分析其行为的潜意识,就不难发现非要闹一闹引人注意的这种端倪。

 

  新闻媒体上,经常可见公交车上,因一点不满!就谩骂推搡殴打公交车驾驶员的,与人发生纠纷不依不饶,没完没了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不闹个天翻地覆就不甘心。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空虚无助导致的闲饥难忍,一方面是挫败经历引起的心理失衡,越失败越愤恨,两种病态心理的交替作用引起,严重时会对无辜他人或物品的伤害和破坏。

  

  这种病态心理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和缓解,就会发展成为对社会产生危害的行为。

      近些年来,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您可能会注意到,各地的中小学门口在上下学时间段,都会有当地公安机关派驻的警力进行监控防范。

  

  针对这种平时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客观存在的复杂心态,单凭打击处理震慑是治标不治本,其根本在于,从社会层面,需要全社会一同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从个人层面,需要不断教育和文化熏陶。

  

  您可能会说,说了半天,这不就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

  一点没错,自古以来,高层管理者非常关注全社会“德”的效应,当代的以徳治国,也是这个意思。

  

  真心希望,社会能够公平正义,所有的人都能平和和睦吉祥,让人间充满正义的光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