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塘

 白州小黑 2023-10-11 发布于广西

山塘不远,就在村子的上边。

我小时候对山塘是很熟悉的,它由两张鱼塘组成,长久地坐在村子的上边。起初,山塘边的出水口处有一间瓦房子,里面住着一个老人,隔壁村一媳妇的父亲,也不知是村里请了他这个外人给大家看管山塘,还是他自己在那里起了瓦房子,从我记事起,瓦房子和老人就生在那里了。

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常常和伙伴到他的小屋里去,里面都有些什么,现在怎么都想不起来了,只依稀记得,老头子时不时会有当年的潮品饮料“高橙”,或许他只是捡拾那种可卖的塑料瓶,并没有饮料,不过自己对瓶子橙黄色的底座过于深刻罢了。

老头子说是看管山塘,但他具体做了什么,我是全然不知的。然而,山塘对整个小村子做了什么,我却一清二楚。

山塘横亘在两个村子田野的交界,往上是隔壁村的田野,往下是我们村子的田野,但山塘是属于我们村子的。遇到雨水季节,山塘喝饱了水,满满的两池塘,波光潋滟。一阵微风吹来,山塘中心的波纹许久才拍打在岸边上。等到春耕的季节,山塘的水就哗啦啦地流出来,流到下游每家的田野里,这时,吆喝牛的声音就此起彼伏,春天真的到来了。

除了蓄水灌溉,山塘也是水牛的乐园。一到夏天,中午的太阳晒得大地蔫蔫的,放牧的大人和小孩就会把黑溜溜的老水牛牵到山塘里去,水牛一边浮在水里,一边悠然地砸吧嘴巴,回味上午吃过的嫩草。

山塘虽然是我们村子的,但作为给牛泡澡的地方可是大家的了,隔壁村的水牛也会加入泡澡队伍,牛多的时候黑压压一片。为了防止牛打架,它们会被拴在固定的地方,可能是一个木桩,可能是一块大石头,也可能是山塘边的某棵裸露的树根。但是,有些水牛总是不安分,尤其是带娃的母水牛,她时常把头潜到水里去,好一会儿才把头抬上来,好像要告诉她的孩子:“瞧好了,咱不仅可以浮水,还会潜水呢!”

跟水牛比起来,我就无地自容。我不仅不能浮水,也不会潜水。常听说隔壁村的两个小孩子到山塘游泳,把命都丢在了那里。这个故事使得母亲把我管得死死的,只要一听说玩水了,回到家总能享受“笋鞭炒肉”。我想,我至今都不会游泳,母亲罪责难逃。

山塘除了给牛带去凉快,也给我们孩子带来欢乐。

在一个月只能吃上几次肉的年代,山塘里养的鱼可是每家每户都不得不重视的美味。也不知是一年一次,还是山塘边的老头子说该放水抓鱼了,总之,人们忽然间都知道今天山塘要抓鱼了。小孩子一听说今天要抓鱼,小脑瓜再也记不住老师讲了写什么,一心盼着放学,祈祷不要错过那场欢闹。有些聪明的大人,会扛着竹子做的鱼篓,虽然不能下塘捕鱼,但没人说不能在出水口捞鱼啊!他们把大大的鱼篓沉在水渠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总能抓到几条漏网之鱼,同时还有一些虾蟹,这可把他们乐坏了。

山塘里放养的鱼被人集中打捞起来后,转运到村中心的打谷场,黑压压的人群一下子又转移到打谷场,热闹也如影随形。这些近乎野生的鱼在打谷场堆成小山,有鳙鱼、鲢鱼、草鱼、鲤鱼……活蹦乱跳,当然,也有塘角鱼,正往四处或鱼堆里跐溜溜地钻呢!

鱼是按照家里人口有多少来分的,和今天习惯按户来分显然不同,它还明显带着当年的公社文化。我最想得到的是红鲤鱼,它最少,也数它的颜色最漂亮。可是,能分到红鲤鱼的机会少之又少,分鱼人秤盘里给你的是什么就是什么。

后来,随着我开始上初中,放牛的机会少了,离家的日子多了,山塘开始慢慢淡出我的世界。随着人们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农田不再需要山塘蓄水灌溉,没有水牛需要山塘泡澡,山塘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山塘边的老头子不知死于何年何月,他的瓦房子也像他一样,迅速腐朽、衰败,最后变成长满野草的荒地。

前些年,一条公路横穿山塘,路基填满了山塘的大部分空间,把山塘变成两个大小不一的小水坑。

每年春节,我自己常常到山塘边走走,我还常常看见老人活动在瓦房子里,给我喝“高橙”。我看见水牛还在浮在水里嬉戏,水面还有大鱼跳出,在阳光下亮出一道白。我也还看见人们在山塘里欢快抓鱼。

山塘很远,不在村子的上边。

                         二零二二年一月十六日

                              写于天等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