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组织变革有代价,四平八稳更麻烦

 转型刚刚好 2023-10-11 发布于北京

不知不觉,2023年还剩下不到1/4的时间。最后一个季度,有的公司在快马加鞭抢进度,有的公司在想尽办法保目标,那些捷报频传、风生水起的行业头部和明星公司,已经在规划2024年的战略目标了。

当然,还有的公司发现,年初制定的目标已经渐行渐远,早先把外部市场估计的太好了,把客户订单想的太容易了,既然看不到达成目标的希望,干脆停下来做变革,重新定义客户需求,重新规划业务模式,重新打造团队能力。

说到变革,有的人第一反应是良机,认为未来会有无限可能和想象力;有的人是紧张和焦虑,认为变革带来更多的不确定,会有更多的变数和压力,内心充满不安。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任何组织变革,其实不是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便是包括老板在内,最终,组织变革要回到公司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回到主要矛盾和发展阶段,回到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

那些期待无风险、无压力、还有十足安全感的变革,注定是不存在的。对管理者而言,特别要谨记的是,不要追求四平八稳的变革,也不要追求面面俱到的变革,组织变革即便不是腥风血雨,至少也不是波澜不惊,业绩起伏、团队异动、业务陷入低谷、甚至变革初期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总会让管理者感叹,还不如变革之前。

其实,这些都很正常,但变革就是变革,最终还是要指向人性,要接受人性中的一切。但即便如此,那些追求四平八稳的组织变革,下场会更惨,原因有三:

第一,四平八稳的背后,其实是降低了组织当下的风险,但却增加了未来的风险。说到底,组织变革是面向未来的,用今天的四平八稳、风平浪静,换来的却是今后的动荡不安与风险递延。

事实上,这其实是一种拖延,是为了满足管理者当下安全感的一种拖延。在团队看来,大家感受到的,其实不是变革本身,而是管理者传递的信号:奥,原来公司根本不想变革,而是权宜之计,而是为了拖延解决当下的问题。想想看,如果这种信号传递下去,团队变革的信心从何而来;

第二,四平八稳的背后,一定会有某种妥协成分在。组织变革中会有妥协,这本身很正常,无可厚非。但任何的妥协动作,都必须首先基于原则,基于战略优先级,基于组织利益和团队利益。如果单纯为了某个明星员工,某位团队骨干,或者避免对当下而言最坏情况发生而进行的妥协,那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正所谓按下葫芦浮起瓢,这种刻意妥协所带来的不满,会引发更大的冲突和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组织变革所面临的挑战会更大,到那个时候,四平八稳就很难收场了,组织变革将无法推进;

第三,四平八稳的背后,反映出的,仍然是管理者的静态思维。只考虑当下、只想到眼前、只处理危机,而没有以终为始,没有从未来思考现在,没有长期规划,让然追求短平快的问题解决。对公司而言,这才是最要命的,也是组织变革的大忌,相当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说到底,四平八稳背后,暴露出的是管理者缺乏长期规划,缺乏动态思考,从这个逻辑出发,组织变革要走向何方,就不得而知了。对此,您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