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本教研“三三诀”

 品茗堂 2023-10-11 发布于云南

校本教研“三三诀”

作者:王汉明 湖北省通城县教学研究室

校本教研作为最本色、最受用、最便捷的教研模式,它是智慧众筹,思想共创的“大众快餐”,它伴随着课改的推进而深受一线教师喜爱和认可。实践证明,凡是校本教研做得好、做得实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就高,教师的成长发展就快。反之,学校就只能在低水平状态下徘徊。那么,怎样才能达到校本教研的务实有效呢?下面的“三三诀”可以为我们指示一些路径和标示一些方向。

一、入题扣三点——抓小、较真、见现

抓小:一是问题小,追踪解决的问题都是独体单一的小问题,不复杂,不关联。二是研究解决问题的耗时较短。三是人力投放不大,或三五抱团,或两三结队,四是成果一般以“小切口,微创新”的方式呈现。

较真:所用来研究的问题都是缠绕在教育教学全链条各环节上的真实问题,拎得清,说得明,看得见,摸得着,具形可感。不玄、不泛、不假。问题的采集基本上做到只管“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见现:即当下教师身边手上的问题,它具有鲜明的校本性和突出的时效性,其价值追求表现为边破边立,现炒现买。操作中力求做到,少谈一点“性”,多排一点“序”;少谈一点“主义”,多出一点“主意”。

二、循证三据——数据、证据、依据

数据:用心记录数据,全面收集数据,精准研判数据,科学运用数据。做到无数据不说话,以算法求作法,用数据作根据。在对数据的抽丝剥茧和寻踪觅迹中索果求因、除蒙去蔽、见微知著,让数据成为教研的富矿和宝藏。

证据:通过证据的列举来循证事理逻辑的内在关联,追循这种内在的关联去查明症结、开发工具、生成资源、创设路径、构建模式、升级产品、提高认知,让教研全链条的工作通过实“证”有“据”,达到事实与事理、表象与真相、实操与实质的高度吻合,不凭经验臆断,不照本盲从,一切所说与所做都应该在证据链上收束、推演、聚合、生发。在不断地思想碰撞中,寻找指向主题的证据链条,并且懂得基于证据展开全程完整的反思。

依据:重证据,是确保教研工作有“根”,讲依据,是确保教研工作有“魂”。通过列陈依据,让理论落地长脚,让观念入脑导行,在研究中,叩问、列陈依据,可以打开研究视野,放大研究格局,拉长研究链条。依据越全面,越充分,触及本真的信息度就越高,研究溢出的价值就越大。

三、日常三件套——札记、反思、案例

札记:札记是校本教研工作的便笺和手记,是开展校本教研储粮备料的便携式仓库。平时将眼观耳听,所悟所得,录之记之,码放入库,用时信手翻拣,按需选用。札记可长可短,短则数字,长则千言,没有固定款式,基本要求就是有感就写,有用就记。

反思:反思就是对自己的行为内观自省,或记住教训,或积累经验,或生发灵感,或触点迁移。这种在检视、过滤后的潜思所得就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引爆点、连接点和生长点。反思可以是即时的打住和警觉,也可以是一个阶段系统的梳理和归结,不管是有意或无意,还是时长或时短,这种品质一经形成,校本教研就有了向阳而生,迎风而长的土壤。

案例:一篇案例,就是一次悟道修行。它摄起教育教学真实场景中,特定可感的人和事作为描叙对象,亦叙亦议,例理相融,以感性之得引发理性之悟。这种在明辨教育教学真谛后的切身体悟,正是做好校本教研不可或缺的基因和品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