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文化之旅之十二:哈尔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

 meiqingji 2023-10-12 发布于山东

红色文化之旅之十二:哈尔滨中共满洲省委旧址

梅庆吉

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哈尔滨南岗区光芒街40(原小戎街2号),是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在哈尔滨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处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址。建筑面积117平方米,使用面积88平方米,院内总面积621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木结构俄式平房。房内三室一厅,内部格局有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北侧入门处为一大花玻璃花厅。门窗刻有雕花,屋顶为红漆铁瓦。1933年夏至1934年夏,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和秘书处曾先后设在这里,当时省委的全部文件在此存放,省委的许多重要指示都是从这里发出的,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总指挥部”和“文件库”。

省委秘书长冯仲云同志以大学教授的身份为掩护住在这里,他的爱人薛雯就是党的地下交通员,兼任印刷、保管文件等多项工作。省委抗日斗争的重要指示,大多都是从这儿起草、印刷、传送出去的,各地党组织和部队的报告也会通过交通员转送到这里。这个旧址对研究抗日时期东北以及黑龙江省的革命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东北地区党的统一领导机构,陈为人受命组建满洲省委。1024日,在哈尔滨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共满洲省委临时委员会,陈为人当选为书记。会议决定省委机关设在奉天(沈阳)。中共满洲省委成立后,向东北各地党组织发布了第一号通告,通告满洲省委的成立,同时发布了《我们在满洲的纲领》《满洲工人运动决议案》《满洲农民运动决议案》。192910月通过了《满洲党目前政治任务决议案草案》,对满洲党的工作走上正规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满洲省委机关遭到破坏。1932年初,满洲省委机关由沈阳迁到哈尔滨。由于工作和斗争的需要,省委机关经常变换地址,在当时的道外十六道街、道里中国三道街、偏脸子、南岗花园街、河沟街、人和街、小戎街都设过省委机关。1933年夏,满洲省委机关转移到小戎街2号,这也是满洲省委机关秘书长冯仲云的家,后改为省委秘书处。当时,省委领导和省军委领导经常在这里开会,研究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策略、方法,并形成诸多文件。党中央的许多重要文件,如“一二六”指示信等,都是从这里向东北各级党组织及各抗日游击队发出的。满洲省委从这里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干部,到东北抗日斗争的第一线,人们熟知的革命烈士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等都是从这里奔赴抗日第一线,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纪念馆内的陈列

走进旧址的方厅,就可看到迎面有一个供取暖用的俄式壁炉。这个壁炉,在当时起到了很大作用,对有些不宜保存的文件,随时投进壁炉烧掉。客厅里还放有一个方桌,上面经常铺着一块白布,摆着一副麻将。省委成员经常在这里开会,一旦遇到情况,就把麻将摊开来玩,避免引起别人的怀疑。客厅里还放着一个活动的靠背沙发,里面是空的,许多重要文件就保存在这里。省委的主要领导经常在这里阅读文件。1933年的冬天,一次日本特务和伪军以检查卫生为名搜查这一地区,薛雯发现这一情况后,要将大量重要文件转移走已经来不及。危急关头,她急中生智,将文件平铺在床上用被子盖好,然后迅速将地板用拖布擦湿,在敌人闯入房间后,大人们正坐在沙发上逗着小孩玩。由于当时外面正在下雪,敌人在室内走来走去将地板弄得很脏,薛雯两岁小女儿忆罗用俄语说他们弄脏了地板,敌人见孩子都用外语和他们说话,觉得这家人不一般,悻悻地走了。

内部陈设

原来,这座房子的对面是个小公园,房子又临街,从窗子里面就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况,当时的暗号是在临街的窗台的花瓶里放一枝红色的玫瑰花,就是这里的“消息树”,如果有玫瑰花,就表示安全,如果没有玫瑰花,就说明有危险。

1934年4月,哈尔滨的党团组织内部出现了叛徒,敌人进行了大搜捕,共青团满洲省委遭到了破坏,也危及到了这座满洲省委秘书处,为安全起见,转移到了道里的偏脸子。后来,冯仲云被派到珠河游击区工作,薛雯带着女儿去了南方。这座承载着历史使命的地方,也暂时告一段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