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虎村的启示

 江平文字 2023-10-12 发布于浙江

在市场转型时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尝试,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但过若干年来看,当时它对社会的发展或者说意识形态的转变,都会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

那么今天当沙虎人以空前的魄力走出黑土地,成功地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壮举是否也一如当年的安徽小岗村,对我国农村走向富裕路,有着某种启示呢?


 沙虎村的启示


    文/江平


一个村子有一两个出外打工的劳动力,或许你不会感到有什么奇怪;但如果一个村子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出外寻梦,而且有近百人干出点名堂,这就不能不称奇了。

这个村子,就是黑龙江省海林市海南乡的沙虎村。

2005年12月2日记者按事前约定,来到了沙虎村采访。带着几许虔诚、怀着几丝好奇的心境,去体验着这个神奇村庄致富的道路。

沙虎村村长冯殿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冯村长介绍说:沙虎村一半以上的劳动力都在北京寻梦,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已从最初的餐饮业,到今天已涉足到食品批发、空车配货、食杂店、企业、装修……等不下10几个项目。他们的触角已深入到北京各个角落、行业。

但要说起沙虎人冲进北京市场,拉家带口往北京跑的原因,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沈玉石,一个跟沙虎村走向致富路息息相关的朝鲜族老太太。


  沈玉石致富


去沙虎村,说沈玉石几乎无人不晓,但要说起这位64岁的朝鲜族老太太外出打工的故事,却不见得人人都那么清楚。

沈玉石冷面做的好,那是远近闻名的事。所以1983年村民张长林开饭店时,就想到了这位冷面师。那时的朝鲜冷面不像现在这么多,就是在牡丹江,也只有寥寥几家。

所以饭店开业不久,沈玉石就以她精湛的手艺、别致的口味成了远近闻名的冷面师。

人们常说:机会总是降临有准备的人。

对于沈玉石也是如此。一天正在家里忙着家务的沈玉石,突然接到北京电话,让她到北京当冷面师,月工资是150元。

或许现在人对于150元的收入会嗤之以鼻,但1985年时,就是毕业的大学生,也就是五、六十块的收入,那时的150元钱,对于半辈子操劳家务,为几块钱都需精打细算的沈玉石,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无疑面对这么高的收入,沈玉石动心了。

况且北京引荐她的,是大儿媳妇的妹妹,这或许也是沈玉石最后下定决心的一个原因。

原来沈玉石大儿媳妇的妹妹在北京给两个沈阳老板打工,而两个沈阳老板身临北京,感受着北京悄然兴起的冷面热,于是商人的嗅觉,让他们两个人也有涉足冷面行当的想法。但开饭店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因为两个沈阳人不但缺少开饭店的经验,而且缺开冷面馆最重要的人——冷面师。面对这些问题两个沈阳人开始犯难了。

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工作在两个沈阳老板身旁的沈玉石大儿媳妇的妹妹这一刻想到了在家乡当冷面师的沈玉石。

……

那一宿,沈玉石失眠了,世代务农的她,回想这半生为家操持的艰辛,连大儿子结婚,自己都是东借西拼,而下面还有两个儿子没结婚,钱无疑成了那一刻最具诱惑力的东西——去,即使不成,就当开阔开阔眼界吧。主意已定的沈玉石第二天就收拾行囊出发了。

由于沈阳老板什么也不懂,所以在北京开饭店所有的搭理,其实都落在了外来打工者——沈玉石一个人身上。但当时仗着中年,体质好,沈玉石没觉得怎样。况且150元的收入,在1985年的时候,还是非常有诱惑力的。

冷面馆一开,火暴北京城,每天200多人次的顾客量,让沈玉石从早忙活到晚。看着老板每天滚滚的财源,沈玉石勤勤恳恳工作的心境,渐渐地起了微妙的变化:一年收入30万元,而自己得到的不过1800元,若自己有钱,开这么个小饭店……

沈玉石被自己的想法激越着,渐渐的一个美好前景在自己大脑中形成——走出去,就是再苦再累,自己也要干一把!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全家,都该尝试一回。

打定主意的沈玉石向老板提出了辞职,虽然老板苦苦挽留,甚至以加薪给股份等优厚条件为诱惑,但主意已定的沈玉石还是坚决地走了。

要开饭店,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在当时,世代生活在北方农村的沈玉石全家,要拿出开饭店所需的3万元钱,无疑是天方夜谭。同时来自老伴和儿子们的担心,无疑也阻碍着沈玉石。

但当沈玉石把自己在北京给两个沈阳老板打工两年多的所见所闻讲给全家听时,全家人的内心也不觉起了变化:能挣这么多钱?与其窝在农村受穷一辈子,不如闯出去,干一把试试。

全家人经过一段彷徨、迷茫后,憧憬好生活的想法,渐渐地,在一种挣钱朴实想法的激励下,得到了空前的思想统一。剩下的事,变得简单直接,全家开始走亲戚访朋友,目的只有一个——借钱。

沈玉石对记者说:那是一年35%的利息,借3万元钱,一年后,就得还4万多块,压力可想而知。但一想到将来,自己只有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了!

那时的村民的心境,用恻目观看,或许最为恰当。借3万,一年后,还4万,或许对于大多数村民来说,不仅仅是怀疑、担心,而且还为沈玉石的“不自量力”捏了一把汗。

开弓没有回头箭,沈玉石老人明白这次上北京虽然也是干饭店,但这次不同于上次,她不但承载着全家的希望;在某种意义上,也肩负着沙虎人能否走出黑土地,闯出个红彤彤的世界来。

1987年7月24日,在北兴桥附近,一家《北兴桥延吉冷面馆》正式开业了,虽然这家冷面馆只有6张桌,非常不起眼,但一开业就火得很,每天从早到晚沈玉石忙得是脚打后脑勺,直到后半夜3点自己才能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但面对每天3000左右的收入,沈玉石是累在身上,喜在心里。她仿佛看到了全家美好的未来。

沈玉石老人告诉记者:那时自己只有47岁,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后半夜3点睡,5点就得起床,买东西、压面,大到扛面买肉,小到葱姜小佐料,自己都得想到。要说不累,那是瞎话。但还有比这更累的事,就是周围开饭店的挤兑,房东的拆台,因为他们都眼红了。

       沈玉石为了保个平安,没少给房东送礼,但红了眼的房东还是以租金和各种费用的长价为借口,不时打沈玉石个措手不及,但看着沈玉石逆来顺受,仍没有走的意思,他使出了更毒的一招,偷走了她的执照……

一而再,没有再而三,面对房东如此的不仁不义,忍无可忍的沈玉石只有另换地方开店,于是沈玉石老人又选址胡帮桥,开了《延吉冷面馆》。

这一次沈玉石又遇到了更大的挑战,有几个人总来找沈玉石的麻烦,不是冷面里有头发,就是牛肉口味不对,直到一天他们动手打了服务员,同跟妈妈来开冷面馆的沈玉石的两个儿子火了,很久的压抑,朝鲜人火暴的脾气这一刻终于爆发,顿时吓得几个小混混抱头鼠窜……沈玉石不但赢了这场打斗,也为将来开店赢得了平安。

从此再无人找过沈玉石的麻烦,沈玉石的冷面馆也是越开越红火。

不到半年,沈玉石就把借村民一年的钱,全部还上,这当时在沙虎村震动不小,沈玉石的发家致富,引起全村人的思考……


  滚雪球效应


短短的半年时间,沈玉石不但还上借村民的3万元钱,而且包括抬得1万多块的利息。干什么有这么大利润?这无疑是最吸引村民眼球的。

而沙虎村是典型的地少人多村,固守田园,在当时,忙活一年,都达不到上千元的收入,而人家不到半年就挣回4万多(当然这只是人家还的钱),那一年就是8万,甚至10万……只要稍有算术知识的人,都能算明白这笔帐。

那一段时间街头巷尾,沙虎人议论最多的是沈玉石,这个沙虎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于是人们的心开始长草,人心思动,或许是那时沙虎村人共同的心里。与其这么乱哄哄,不如走出去看看。于是终于有人坐不住了,于是沙虎村第二批进北京闯世界的人出现了。

梁明、梁成、陈凤林、李宝树、谭庆贵……这一次,沙虎村有十多人到北京寻梦。

应该说,这次沙虎村村民十多人到北京寻梦的意义,要大于沈玉石1987年自己在北京开冷面馆那次,因为他们不但承载沙虎村整个村民的愿望,也承载着后来的沙虎人能否走出农村,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让农民真正走向致富路的希望。

从这十多人离开沙虎村一刻,村民们就对他们倾注了太多的关注。一天、两天……村民们观望着、等待着、盼望着……村民们上北京寻梦的消息,就在这无声流转的岁月中一个个传来。

喜鹊喳喳地叫,准是好消息到。不到一年,北京的好消息一个个接踵而来,当年上北京的沙虎人,没一个让人失望,他们不但全部致富,而且振奋了沙虎村人的士气。

冯殿学村长说:从此到北京寻梦的沙虎人就像江河归大海,这股潮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

沙虎村劳力只有1000多人,现在,光是在北京一地就超过了500人。当然钱拿回来的也不少,不算开饭店的业主收入,光是打工的人每年就能挣回500多万元。村里人均4900元的收入,光饭店这一项就占了一大半。

沙虎村人到北京致富的典范,当属关泉国。这位1990 年结婚的年轻人,当年带着四方筹借的 5 万元,开始了在北京的打工生涯。经过 15 年的辛勤创业,目前他已拥有近 800 万元的固定资产,主要从事饭店、房地产、运输及配货等行业经营,在沙虎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首屈一指,特别是在热心带领家乡农民外出致富方面,是沙虎村外出农民的榜样和领头人。 

他虽然富了,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沙虎村的乡亲。自 1994 年他的条件稍有好转开始,凡是沙虎村的乡亲去北京投奔他的,他从未嫌弃过,总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给他们介绍工作或帮他们谋划经营项目。因为他自己对餐饮业比较熟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他总是鼓励有条件的乡亲干餐饮这一行。由他介绍或帮助过的乡亲大都在北京站住了脚,并且干出了“名堂”。这些年来,沙虎村农民举家到北京发展就有 100 多户,由关泉国带出去或投奔他的沙虎村人最少也有 30 户。目前,这些户也都在经营餐饮业,他们的年纯收入都在 10 万元以上。其中,关泉学、张大攀、张彦海等六户年纯收入都在 40 万元以上。 

“自己富了不算什么,能够带领全村的乡亲富了,才算真正富了。”这句话是关泉国同志常挂在嘴边的。特别是在“十六大” 提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发展目标之后,他鼓励和帮助乡亲们外出打工的热情更高了,他表示在今后的事业中,要将带领和帮助乡亲们“走出来”作为他事业的一部分,并将范围从餐饮行业扩大到运输、建筑等各个行业。为家乡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实像关泉国这样富了不望家乡人,带领沙虎人奔小康的不止关泉国一人,他们这种效益,就像滚动的雪球,不但让自己的蛋糕越做越大,也带动全村人共同致富。


  今天沙虎村


记者通过几天的采访,深切地感受到,沙虎村的变化已不仅仅是几个人外出打工那么简单,它正影响着沙虎人的未来,带来的观念转变也是深刻的,它不仅带来了村风的好转,人们务正事、务实事,而且让沙虎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就像印度洋海啸,刚才还是风平浪静,但当海啸来时,它不但迅速,而且汹涌。

当记者把沙虎村风气好村民有道德有礼貌的感受讲给冯殿学村长听时,冯村长笑了。他说:过去的沙虎村或许因为穷吧,打仗成风,偷鸡摸狗的事时有发生。但自从沈玉石第一个走出沙虎村后,带来的不仅仅是村民腰包鼓了,而且是村里的风气好转。这或许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正说着,一位老人走进了村委会的办公室,说:有辆自行车停在这三天了,让冯村长广播广播,看看是谁家的,让他骑走。

记者笑着说:冯村长,你们村快到夜不闭户了,自行车停在大道,三天不丢。

冯村长笑了笑,说:“还真是这么回事,现在家家外出一带门就走,你看看有几家锁门的?看看窗户,没一家有铁栏杆的,整天开个窗户,即使下地,也没哪家关。现在的沙虎村赌博的没有了,打架的少了,8年来,村里没有一起犯罪案件。”

看着冯村长满脸的自豪,记者不觉想起了我国古代的政治家管子的一句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话说的是经济基础与知书达礼之间的因果关联。在管子看来,满足了生存需要的人,就会有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把“知礼节”建立在“仓廪实”之上,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或许沙虎村的变化,正验证了这个观点。

沙虎村富了,是不争的事实。富裕的村民现在都干什么?他们是继续过去一成不变的生活,还是变得文明了,从事更高层次的追求。

村长冯殿学讲开了村民王维长的故事,看着村民到北京致富的好消息,王维长坐不住了。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再加上自家姐妹集资100余万元。在北京昌平开了一个营业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大块头”——“聚仁阁”饭店。

真是后来居上,王维长这个饭店,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没出几年,这个“聚仁阁”已经开了3个分店,家家生意红火。据说,“聚仁阁”这个“饭店集团”每年能从北京拿回几百万元呢。

但风风雨雨在外闯荡几年的王维长深刻感到自己知识层次不够,对企业的做大做强,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于是深感自己肚子里墨水少、脑子跟不上、经营手段简单的王维长,40出头又念起成人自考,坚持了三年,现在已经“过”了好几科了。用他的话说:得不得毕业证,对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以自用,把企业管理好,把饭店做大做强,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饭店,才是自己的目标。

或许在王维长心里,还有一个愿望,就是通过自己让沙虎村走向全国,甚至世界。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爱学习了,没事,上网查查资料,成了年轻人空闲时间最佳选择。就是老年人也成立了老年协会和老人大学,真正做到老有所为,为村风建设做贡献。

学技术成了沙虎村年轻人共同的选择,学干“大厨”、“二厨”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外出自己花钱学知识的也越来越多。

用冯村长的话说:现在沙虎村是人人务正事,人人干实事。虽然村民富了,但大姑娘、小伙子一到十七八岁,除了上学外,都奔着北京使劲。小伙子争着抢着学厨师,姑娘们则三五成群地结队到饭店里当服务员、当领班。只要在北京干一段,回来后,管保说话也好听了,想法也多了,整个变个样儿。这种变化,引得村里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也想到北京去。她们说,就是去涮涮盘子,也能开开眼界,长长见识,总在家里呆着,还不呆傻了。

钱不烧手,富裕后的沙虎人想得更多的,除了学习,就是挣钱。话语朴实,但意味深远。

据说现在在北京的沙虎人正积极酝酿着成立“沙虎同乡会”。把在北京开饭店的沙虎村人都组织起来,店主们可互相帮忙,比如统一进货、服务员互通有无等等,让更多的沙虎人也走到这条道上来。或许不久的将来,他们还会把“沙虎同乡会”延伸到各个角落、各个领域,不但让沙虎人在家温暖,到了北京同样感受到家的感觉。

看来富裕后的沙虎人会不断带给我们惊喜和意外。

对于中国人来说,安徽省小岗村这个名字或许都不会陌生。因为正是这个村子在1978年12月酝酿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轫之作。

那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在安徽省小岗村一间土屋里,一盏马灯下面,村长严俊昌,副村长严宏昌,村会计严立会,三人一起商量决定把地和农具分给18户人家单干,再叫齐18户人家的户主,签约,按手印——17个(有一户未签)粗糙食指按下的血红手印竟启动了中国现代史上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这是27年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大业的滥觞,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转折点。

中国证监会规划委主任李青原博士在评价这一事件时说:“大家想像一下,如果当时把这一涉及全国8亿农民的问题由中央拿出一个统一的方案来决策,阻力将会有多大,谁有这个胆量拍板?包产到户这么伟大的决策不正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结果吗?正是农民自发实践的试点效果,才引发了中国现代史上这次起源于农村的改革开放。”

那么今天当沙虎人以空前的魄力走出黑土地,成功地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壮举是否也一如当年的小岗村,对我国农村走向富裕路,有着某种启示呢?

记者大胆把沙虎人成功实现劳动力转移,实现全村富裕的现象称为沙虎现象。

当记者把这一问题提给冯村长时,他略一沉思,说:“首先说在沙虎这个地少人多的村子里光种地想致富是不可能的。只有搞三大产业,”一说到三大产业,冯殿学村长则是满脸喜悦,他说:“是市政府的英明,准确看到牡丹江农村发展的脉搏。在2003年提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步之年,从春耕生产就要紧密围绕发展绿色食品、壮大畜牧业、打造外向型农业来进行,并责成有关部门抓紧有利时机在信贷资金、农资准备、营造良好农业发展环境方面采取实际行动。应该说立足于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来安排备春耕生产,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壮大畜牧业、打造外向型农业,并鼓励有条件的农民通过外出务工、种植高效农作物等方式实现增收。针对现在的牡丹江市农业经济不但抓住了重点,也切重要害。”

越说越兴奋的冯村长接着说:“我理解的三大产业,对沙虎村来说,就是养黄牛、种食用菌和劳动力的转移。或许我们村的致富正是抓住了这个时机,成功地实现劳动力转移,带动了村里发展,走出了自己特色。”

几句朴实的语言,概括的不但准确,而且深刻。

记者通过几天来的采访,深刻感到沙虎现象,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带动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尝试;一种滚雪球似的效益,带动全村人走上致富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