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投资

 gfergfer 2023-10-12 发布于辽宁

图片

· 这是第5434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5k  ·

· 洪榕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人类简史》中说到,“讲故事”使人类在进化的历程中脱颖而出。

美国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国家,他们用好莱坞大片润物细无声地宣传“家国情怀”,效果非常好。中美博弈,面对美国强大的讲故事能力,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变得至关重要。

股市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战场之一,当下中国资本市场低迷,中国资产被低估,股市持续走弱已经让看好中国经济、中国未来的故事讲不下去了。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资产估值、提升海外看好中国的信心,已迫在眉睫。

需要提炼出逻辑通顺、便于理解、容易传播、有理有据的故事,从制度、优势、精神、心理和文化层面,找到提升中国资产估值的方法,讲好这个大故事。

图片焦灼中的资本市场

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挑战。

最显著的外部问题源自与美国的战略博弈,最明显的博弈在科技领域。科技是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是国运之争,科技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需要资本支持。

但目前,中国资产的价值被压制,包括但不限于中概股和港股。面对这样的压制,我们应该如何反制?

内部问题包括房地产市场的困局和地方财政的难题,这两者都在很大程度上关联到资本流动和资产估值。解决这些问题简单地靠“印发更多的货币”这条路,显然行不通,需要用金融和政策手段重新分配和优化资源。

解决内忧外患问题的核心策略,聚焦点在提升中国估值。中国股市走好,才能讲好中国经济故事,才能讲好中国未来故事——才能提升中国估值。

图片

图片人性不变,故事永恒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支撑人类的文明代代传承的,正是口口相传的故事。

故事重要的是能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美和温暖,打动人心直击灵魂,让人们形成思想上的共识。

从圣经到佛,乃至于现代的迪士尼童话,都是通过故事来传播思想和观点。《圣经》都是小故事,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人们的“信仰”,甚至《马太福音》里主人和仆人的故事,被描绘成“马太效应”,广泛地流传在金融商业领域。佛教传播最广的也是一个个故事。儿时能给我们带来最美好回忆的也是童话故事

欧洲是有故事的地方,欧洲各地教堂大同小异,但因为故事不同依然体现出其各自的巨大价值。他们把历史故事讲得非常精彩。而美国,因为无法讲太多的历史故事,于是更喜欢讲未来的故事,从华尔街到硅谷讲述的都是未来的故事,因为未来更无价。

简单来说,历史的故事有人传,现在的故事有人讲,未来的故事有人听。

讲好故事,小到对一个人,大到对一个行业或一个国家,都至关重要。

一段精彩的经历,可以增加一个人的神秘性,提升魅力值;一个精彩的故事可以增加人们对某个产品或服务的兴趣,从而提升公司估值;一个精彩的品牌故事,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一个精彩的故事,也可以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

资本市场一直在讲故事,“小作文”也都是故事。投资者往往更愿意投资那些有明确战略和良好发展前景的公司,这些是让投资者保持信心的重要依据,这些都离不开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全球化的今天,讲好中国故事并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公司估值,更是为了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和发展成就。这对于增强中国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中美博弈背景下,最终的竞争体现在对中国价值的认知和估值上。

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中国的价值就会被更多人认可,中国的竞争力自然随之提升。

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任重道远

古老的中国原本就是故事很多的地方,我们都在故事中长大,其中有不少故事讲得很好的领域——中国制造、互联网应用以及中医等,都是构建和传播中国故事的元素。

中国制造的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已经深入到全球消费者的生活中。如何让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制造,需要继续讲好中国制造故事,展示其在创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二三十年前,欧美超市里全是“Made in China”的标志,近十年来,飞驰的高铁向外输出了神奇的“基建狂魔”;如今,世界各地街头都有中国新能源车的身影,持续展现了中国前沿的制造实力。

中国互联网公司也曾集体占领全球大公司榜单的半壁江山。阿里巴巴、腾讯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讲述这些公司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生活、推动经济发展的故事,以此来提升中国在全球互联网领域的影响力。

当年的马云,少年时在西湖找老外猛练口语、双方保持通信几十年的故事被传为佳话,看起来是马云个人的奋斗故事,却实实在在是阿里巴巴创业精神的故事,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坚持走出国门、拥抱世界的故事。

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我们需要讲述中医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以此来推广中医文化,提升中医的国际地位。

除此之外,任正非把华为的故事讲得很好,他对美国的态度更理性,没有一味反对而看不清事实。华为给产品起名字也很有讲究,鸿蒙、鲲鹏、鸿鹄、昆仑……这都是根植于血脉中的传统文化。

还有我们熟悉的贵州茅台,茅台限购有涨价功能。对投资者来说,即使茅台股票短期估值高了,但最终会被时间消化。正是这种“只输时间不输钱”的思维,推动茅台的股价一直在涨。

还有近几年崛起的新国货——文化是生活的沉淀,传统是胜出的文化。国货的优势在文化赋能,新国货的优势在科技赋能叠加文化赋能。

在当下,文化输出成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得不承认,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变得不太会讲故事了。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往往因为未能有效地传播其自身故事而处于劣势。

文化突围,并非单纯依靠孔子学院就能完成的任务。需要多渠道集聚各种力量,比如民间文化交流,就在塑造国家形象中起到重要作用。

最典型的是TikTok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让西方民众看到真实的中国,而不是西方主流媒体宣传的“落后”“野蛮”或“仅限于格斗”等负面形象。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至少能阻止不少美国媒体单方面宣称“中国啥都不行”。

文化突围更为重要的渠道是重估中国资产。站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去看待当前的大变局,以及中美之间在科技和资本方面的博弈,通过有效地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以重新评估和认识中国的价值和地位,在全球舞台上提升自己的文化和资产价值,不仅可以形成更为正面的全球共识,也有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来自外部的压力和挑战。

致力于建立一种“文化估值的自信”,从自身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中汲取智慧,建立起一种全新的、基于自信的文化估值体系。这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地位,还能有效地反驳外界对中国的负面评价和误解。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从历史和文化中找到中华民族多年来延续的核心价值观,还要使这些价值观在当今世界中得到恰当的体现和认同。

图片

图片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城门立木”

在复杂的环境中,构建一个富有凝聚力和普适性的故事,是实现有效集体行动的最佳方式,尤其是当下经济不景气、人们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故事成本最低,让中国A股涨上去,便是当下的好的故事。

因为在全球化环境中,股市不仅仅是经济活力的反映,更是一国整体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标志。当下西方看空中国,而我们的股市没有任何反驳的底气。若能像印度股市一样表现出色,那么A股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反驳。

股市的表现也影响到我们讲故事的方式。当股市走好时,人们更看好中国经济的前景和公司的发展潜力,更愿意投资。中国的投资故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经济的重要途径。

图片做多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有趣的是,“股市”这个词在汉语中与“故事”“公司”“感受”和“共识”具有相同的拼音简写,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实际上,这些词汇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但协同的系统。以此构建有凝聚力的故事和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就是一种站在底线思维下的升维思考。

什么样的土壤长什么样的庄稼,若把源于西方投资市场的成功“种子”种在A股市场的“土壤”中,必然会出现南橘北枳的情况。比如“价值投资”不是通用法则,会因为市场不同而投资结果不同;比如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估值体系,因为估值本身就是很主观的事,不同市场适用不同的估值体系才是理性客观的。想要解决A股投资问题,必然要从中国特色智慧中汲取力量。

尤其在如今资本市场情绪并不高涨的处境中,要做好投资并不容易。若要不受短期的磕绊搅扰,长期看多、做多中国,必然要沿着中国漫长的历史,发现与探寻中国人特有的韧性与智慧。

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投资,让先贤的智慧在中国投资中焕发新的光彩。图片

作者:知名投资人,洪大教育创始人。曾任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证券之星董事长等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