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与《伤寒论》的阴阳观

 花无缺3myj1j3d 2023-10-12 发布于江苏
作者:董洪涛

《内经》是中医的经典;六经包括三阳与三阴,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源于仲景的《伤寒论》。那么,如何理解《伤寒论》中六经的阴阳呢?我的思考是,《伤寒论》的阴阳观与《内经》其实是一致的。

一、《内经》的阴阳观

《素问·阴阳离合论》明言:“外者为阳,内者为阴。”显然,这是从部位来理解阴阳。这个理念贯穿于《内经》的所有篇章。

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太阴阳明论》:“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

寒露养生,关键在于润燥,避寒。建议早睡早起,节食少动,勿太辛劳,勿出大汗,衣可略薄,以让身体感受到寒凉秋气。选择中医特此推出寒露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

显然,《内经》凡论阴阳必言内外,可见《内经》是以部位定义阴阳的:在内的为阴,在外的是阳。

生命是动态的,阴阳都是运动着的。既然阴阳部位定好后,那么在外的阳气就只能向内流动,在内的阴气只能向外流动。总结来说,就是入的是阳,出的是阴。这个理念当然体现在经文之中,比如,《素问·调经论》言:“阳注于阴,阴满之外。”《素问·阴阳别论》言:“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

这就得到两个结论,一是以部位论阴阳;二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阴阳运动方向。

若能清楚《内经》所论阴阳的本义,那就不难理解阴阳之气的出入胜负关系决定人体的生命状态。大体说来,出多于入则为阴盛,人体会向虚、寒转变;若入多于出则为阳盛,人体会向实、热转变。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阴盛则寒”、“阳盛则热”;又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阳道实,阴道虚”,即是以上理念的体现。

图片

如果阴阳出入均平,是为平人,则人不病。

以上所论述的阴阳观完全源于《内经》,而后世的阴阳观则有所不同。一般我们认为:向上向外为阳;向下向内为阴。或认为:运动为阳、静止为阴。这些都与《内经》的理念不同,需要我们引起注意。

二、《伤寒论》的阴阳观

那么,仲景又是如何定义三阴三阳呢?

仲景创建六经体系,即依赖上《内经》的阴阳观。从静处来看阴阳,则阳在外,阴在内;若从动处来看阴阳,则阳向内运动而注于内,阴向外运动而满之外。阳在外主乎入,阴在内主乎出。若阴阳如环,出入均平,是为平人。

《伤寒论》是治病之书,其重点讨论的是人体的病理状态。由此说,所谓的“六经病”,其实皆是阴阳的出入不均平所导致的。

从理论来分析,人体气机出入的不均平会出现四种状态:

其一,阳气盛,且向内运动过度,即为太阳病;

其二,阴气盛,且向外运动过度,即为太阴病、阳明病;

其三,阴气虚,导致向外运动不足,即为少阳病、厥阴病;

其四,阳气虚,导致向内运动不足,即为少阴病;

由此而形成了《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证治体系。这个证治体系的核心就是从整体上判断阴阳出入的状态,而不拘泥于某一脏、某一腑或某一经络。进一步说,六经的病脉证治都离不开脏腑和经络,但又不可拘泥于脏腑经络。

图片

以下以太阳病为例,凡是人体的阴阳皆盛,且阳大于阴,也就是说阳气向内运动过度,这时人体属于热实的状态。无论病在何脏、何腑,或何经、何络,都可称之为太阳病。其治疗的总原则即是:阳盛则泻阳,让阳气向外运动减缓。其方法即是汗法。

我的理解,所谓汗法,其实就是自内向外透发阳气,这样就可以缓解阳气自外向内运动过度,从而达到调节阴阳平衡的效果。

小结

需要强调的是,《内经》谈阴阳,只以部位的内外和运动的出入来谈。进一步说,阴的功能是主外出以起亟,阳的功能是主回护以固密,二者是荣辱与共的关系,是合作而非对立。

这个理念塑性体现在《伤寒论》中。比如283条言:“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346条言:“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皆可为证。

我的思考是,阴阳理念非常重要。《内经》反复强调:“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可惜的是,后世的阴阳观与《内经》和《伤寒论》有所不同,甚至本末混为一谈,这或许也是阴阳理论晦于今日的根结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