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年级下 第三周语文课堂(3.5-3.9) 教学回顾

 艾密尔 2023-10-12 发布于上海

[语文书]

6课,通过朗读表达、体会马鸣加的不同心情。

7课,能模仿队长、汉斯母亲及汉斯,用不同的语气读对话,结合上下文,理解“比永远还远”的含义。

8课,自读课文,仅教学生字。

[儿歌]

《日有所诵》:教学第3单元

《晨读对韵》有了游戏诵读法之后,孩子们的积极性比以前提高了,正文读了几遍之后,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孩子们:为什么萍对藻?青稞是什么?

我解释完:还有问题吗?

有一个孩子:没有啦。

又有一个孩子问:行踽踽是什么?我就请说“没有啦”的孩子回答,他答不上来。

我大大表扬了提问的孩子,说要给1颗五角星,说明读得很细致。

希望借此激励更多的孩子,认真读书,仔细思考,勤于发问。

……

读到“死留正气壮山河”这句,我就问,你们觉得哪些人可以称得上这个评价?这一下孩子们可激动了,“曹操”“刘备”“关羽”“文天祥”“荆轲”“燕丹”……冒出了这许多答案,要一下子分辨正确,再解释清楚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说,燕丹肯定不算,曹操、刘备、关羽是英雄,但是好像不符合这句话,这句话是说为了国家自愿牺牲性命,不是正常死亡的,荆轲和文天祥可以算。

然后,我给学生们讲了文天祥的故事,下课后,又有小朋友围过来:你说的那句诗“留取丹心照汉青”是不是《过零丁洋》里的?那于谦是不是也是英雄啊……

微微感叹小朋友的知识面变得开阔了,要做他们的老师,有时还要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做老师也不是那么容易啊。

[成语接龙]

学了2篇,寒假过后,孩子们思考力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开始学《韵读成语》,这本书里的成语比《成语接龙》要简单易懂得多,编排得有规律,学起来没有什么难度。关键是如何学以致用。

[古诗]

共学习5首古诗:

鸟鸣涧

悯农

春雪

惠崇《春江晚景》

春夜喜雨(节选)

教学方法:

1.想象法

《鸟鸣涧》、《春雪》和《惠崇春江晚景》都属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作品,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2.释义法

老师说出《悯农》和《春雪》的大意,要求学生说出相对应的诗句。

3.归类诵读法。

正值春日,特意找了描写春天的诗教学,学完要求学生回顾,还学了哪些写春天的诗?

学《鸟鸣涧》,想:还学过王维的什么诗?

4.吟诵法

教学《春夜喜雨》用此法,时间有点仓促,教得不太细致。

[班级共读]

午休时间读了2篇《戴小桥的故事》。

 [小结]

开学时的心愿是: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成。

很多细节都是要动脑筋的。

比如作业布置:抄写词语,不抄不放心,抄多了是负担,抄几个比较好?听写时要不要写拼音?不写怎么应对考卷上“选出正确读音”的题目?“换部首组字组词”怎么训练更有效?既要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又要重视他们的应试成绩。

第一单元练习的结果,基础部分得分良好:

“看拼音写词语”“换部首组字组词”“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基本不扣分.

“圈出正确读音”中的“樱”一部分人扣分,因为这个字不是生字,没有强调过,碰到这样的题目,可能只能祈祷如果认真朗读,留下印象了。

失分最多的是“填表”,平均扣1分,“商”的部首没有讲过,小朋友不知道很正常,可“舅”和“建”的笔顺是上课反复强调的,仍然有十来个人错。

两点感想:

一、学生的基础知识总体挺扎实。

二、反思习惯的根深蒂固性。

想要改掉一个坏习惯很难,除非你用另一个好习惯去代替。起步的时候没有特别关注、强调笔顺,现在再改就难了。接下来我会在笔顺教学上做一些加强。

阅读部分失分严重。

一方面是题目难,“遗嘱”“贫瘠”看不懂,很正常,另一方面暴露了学生还不够细致,出现漏题——加标点,划线题不看;抄错字——原文中的字抄错。

其实就是一张卷子做到这里,已经没耐心了,说到底,还是态度和习惯。

作文部分平均扣3-5分,此处不再赘述。

考得好的学生,也就说明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不错,考得不好的,说明他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有待改进,仅此而已。只有想明白了这点,老师和家长才能对症下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