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年级下 第六周语文课堂(3.26-3.30) 教学回顾

 艾密尔 2023-10-12 发布于上海

【第六周一周回顾】

[语文书]

14课,复习引号的用法:提示语在前、中、后的三种不同情况。会用“又……,又……”说一句话。

15课,训练朗读,能读出诗歌里的主人公“我”不同场合的不同语气。

16课,理解文中关键句含义,借此体会主人公好品质。

[日有所诵]

每天早读15分钟左右。

[成语接龙]

教学步骤:读正确—比一比—猜一猜

[古诗]

共学习4首古诗:

山中送别

江畔独步寻花

清明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教学方法:讲故事法、吟诵法、对比法、嵌字法(多采用)

3月学习的古诗基本都是描写春天的,非常应景,每学完一首新诗,都会问同一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类似题材的诗?帮助孩子把新、旧知不断地加以联系,复习。接下来仍主要学描写春天时令的诗,以及送别诗。

[班级共读]

《戴小桥的故事》

《我被巫婆撞了一下腰》

 [小结]

现在每天都会有小朋友交日记。

深刻体会到放低要求的好处:三言两语没关系,能写就行,写得没有文采没关系,字通句顺就有五角星。大肆表扬学生的作品,再让他们在同学面前读出自己的日记,学生就会越写越起劲。只有写,才会写。“破除写作神秘的门槛”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这对高年级学生同样适用。有多少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平时打死不动笔,就靠背几篇作文,考试时不管三七二十一,硬生生地往上套?问题就在于家长老师要求太高,不仅希望文章有起承转合,还要求有比喻句拟人句等各种修辞,还要材料立意深刻,结尾画龙点睛……难怪孩子会厌恶写作了。

日记汇报也渐渐成为一个固定项目,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让学生读他们的日记。所谓“文怕张口,字怕上墙”,这对写日记的人是一种锻炼,也让听众得以评点、借鉴。

而且我一再提倡“学以致用”,要想办法把学过的内容放到日记里,那天小路读了他的4篇日记,说周末家里人“鹅吃草,鸭吃谷,各人自享各人福”,妈妈一批评自己,自己就要“脚底抹了油——溜了”每一篇读完,小朋友们就哈哈大笑,我问小朋友:为什么笑呢?小朋友说:很生动,很有趣。在这样的“熏染”下,希望有更多的小朋友对写作稍微有点感觉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