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年级下 第八周语文课堂(4.9-4.13) 教学回顾

 艾密尔 2023-10-12 发布于上海

[语文书]

18课,两个重点:

一、积累动词(第三段:解开、取、俯身、拾、放、揭开);

二、抓关键词深入解读文本。(如读第一段,概括人物形象:这是个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孩子。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要先抚摸一阵?我问孩子们:你们平时会抚摸什么?孩子们说:我的宠物小猫。我的恐龙模型。我的作业本。我说,这些都是你们非常喜欢的,或者非常得意,为之感到自豪的。正是从“抚摸”这个词语,读出了“我”对宝镜这样一件稀世珍宝的赞叹。)

有意思的是,我问孩子们:如果把这面宝镜给你,你要吗?

孩子说:不要。

我:为什么呢?

“如果老师临时把题目改掉了,不是就暴露了吗?”

“老师上课问问题的话,你还是答不出来啊。”

“长期用宝镜,一定会产生依赖症。万一哪天宝镜掉了,可怎么活?”

“如果只是靠这面宝镜获得好成绩,没学到真本领,长大之后也就是个废人,不会有前途的。”

这些答案没有套话,全然是孩子们认真权衡了利弊后的结论,尤其是那个把真本领看得比成绩重要的小朋友,还真是有深谋远虑呢。

19课,以“歌声”为线索,找到文中出现“歌声”的地方,理解“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的歌声的含义以及原因。理解为什么是歌声救了大家:1.歌声给大家增添了勇气和力量。2.歌声引来了救生船。

20课,根据填空,概括课文大意。以此训练理解、概括和表达能力。为了治好母亲的头晕病,我和二哥///偷了私塾里的一株芭蕉花,可是父母却把我们狠狠训了一顿,最后,我们把芭蕉花还回去了。这段话中,要明确:有些关键点得答到,比如“头晕病”,有些无关内容可以省略,比如“来到半里外的私塾”等。

21课,训练朗读,读好卖矛人“夸口”的语气。懂得盗铃人错在哪儿。

 [儿歌]

学习《晨读对韵》2篇。(详见链接)

 [古诗]

学习:

《月夜》

《送元二使安西》

学《月夜》,讲到“更深月色半人家”,夜深了,月光照在屋舍上,一半屋子被照亮,一半还藏在黑暗中。这是怎样的月光呢?郭沐洋说:朦胧的。这就是小朋友走进了古诗中,去想象当时画面的结果。

 [故事复述]

效仿薛瑞萍老师的一个训练表达的方法:每周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第二天再讲一遍。然后要求孩子回去复述给家长听。

以前讲绘本也试过这样做,效果很好,唯一的缺憾是讲起来耗费时间比较长。

要选篇幅短,语言贴近儿童,情节有趣的故事,这样能使人印象深刻,而且容易复述。于是挑选了周锐的童话(《理发狮与被理发狮》)。

第二次讲完后,我让孩子们接龙,一人讲一句,几乎是没有什么停顿,就把故事接完了。

[对对子]

我出:羊角。

小朋友对:马蹄。

牛尾。

我出:细雨。

小朋友对:狂风。

暴风。

微风。

我出:煮酒。

小朋友对:烧饭。

泡茶。

熬粥。

熬汤。

郭沐洋对:烧饼。莫名喜感。

 [小结]

有时候,人是需要逼的。

我在黑板上写了2个对子,过了2节课,没什么人来找我。我就吆喝了一句:看一看,黑板上的对子XXXXXX已经对出来了,还有人来对吗?然后很快就“哗——”的一声,人蜂拥而至了。

对“煮酒”,有小朋友写了“烧茶”,我就对他说:“烧茶”平时不太说的,能不能换个更好的?当然我还是把奖励的五角星发给他了。过了一会儿,小朋友主动来了,还写了2个答案:“泡茶”和“冲茶”。

这两件事就说明,某些时候,小朋友是需要大人在背后推一把的,可以适当提高要求,给小朋友一些挑战。

周二春游,3节语文课和午自习都没了。所以很多内容,像成语根本没有时间上。

但是春游也有收获。

在公园里边走,我边让孩子们用古诗句形容看到的景象。他们七嘴八舌地:

离离原上草。

草色遥看近却无。

拂堤杨柳醉春烟。

万条垂下绿丝绦。

……

走在河岸边,我手一指:看,对面是什么?

A(反应迅速):桃花一簇开无主,说完一脸得意相,肯定是觉得自己先人一步了。

B(顺口一接):可爱深红爱浅红?

突然,小C面无表情地说:那可不是桃花,是樱花。

我:哦?你分得出桃花和樱花吗?

C:对啊,桃花有深红和浅红色,对面的花全是浅色,应该是樱花。

AB:额……

又来到一个花坛边,里面种满了五彩缤纷的小花,我又问:怎么形容这些花?

A(抓耳):这个……

我:万紫?

A:万紫千红总是春!他想了想,又说:不对啊,老师,我觉得这整个公园的景色加在一起才能叫万紫千红总是春呢!

附本周所有教学内容课堂回顾:

原创 4.10 晨读对韵(十三 开) 教学实录

原创 4.13 信息推演法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