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要当门神 一(2)班 第四周(9.18-9.22) 班级日志

 艾密尔 2023-10-12 发布于上海

2023/9/18 周一 晴 “我要当门神。”

上周四给孩子们读马鸣加选大队长的故事,说马鸣加当了大队长之后,一下课就守在教室门口,对每一个走出去的小朋友都要问:“你去干吗?”同学们恨死他了,两天不到,马鸣加就被大家“开除”了。
读完故事后,魏楚瑶说,马鸣加挺好挺负责的呀,同学们不该骂他“臭班长”。我问:“那你们愿意下课之后,门口有人管你们吗?”“愿意!愿意!”孩子的声音中满是兴奋。“愿意的站起来。”刷刷刷,几乎全班都站起来了。我难以抵挡孩子们的热情,说:“好,明天开始,我们就来体验一下这种感觉。”“好!好!”台下积极响应。第二天,两个大个子“门神”上岗,过了一会儿就说不想当了。旁边的梁灏晟和王依路说自己要当,就让他俩去当。
今天一早,上周的替补“门神”梁灏晟又来了:“我今天还可以当门神吗?”过了个周末,他还惦念着这事呢。“可以呀。”下课了,我在一旁观察,只见他两手扶在门框上,拦下要出教室的小朋友问话,被问话的就嘻嘻哈哈,有的试着推一下“门神”就要强行突破拦截,“门神”再抱住他的腰,两个人抱作一团,旁边的路人边看边笑,都开心得不得了。
这个走向是我没想到的,我以为剧本会按《选大队长》演,当“门神”的一板一眼,接受检查的怨声载道,于是这个游戏再无人问津。事实上,小朋友一动“好玩”的脑筋,就把它玩成了“开城门”的游戏。我以为故事里的马鸣加被“开除”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小朋友们理解不了,因为他们明明很轻易地就用“游戏”化解了不愉快啊。
小朋友的智慧呀,也是值得大人学习的嘛。

2023/9/19 周二 晴 说到做到

下午,全校学生按年级外出研学。
一年级娃一听要外出,激动得手舞足蹈。早上行规教育时,我提醒他们要守纪律、注意安全,他们信誓旦旦地说能做到,等到中午一见到三位家长志愿者,就收不住了,好几个男生在地上摸、爬、滚、打,忙不迭进行“才艺展示”,开始人来疯了。
上了大巴,车厢里一片蛙声,我站在车头,说:“刚才我们说好了,外出要守纪律。车上要保持安静,你要么闭目养神,要么看风景。讲话的人等下不要进博物馆,站在外面继续讲。”
关键是最后一句话,霎时就安静下来。
博物馆参观完毕,回学校的路上我又说:“刚才表现得很好,继续保持,今天就不布置语文作业了。”可能是兴奋的劲头还没过去,也可能是“进不了馆参观”的威胁没有了,这一次孩子们不安分起来,闹声此起彼伏,我几次走到后排去提醒,一离开声音就出现,拎了一个孩子坐到前排,情况依然没有多少改善。这一刻,他们彻底变成躁动不安的大卫。
回到教室后,对今天的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孩子们前半段表现,批评后半段的肆无忌惮,然后开始布置语文作业,问他们同意吗?他们半愧疚半懊悔地说同意。
我从来不是一个严苛的老师,但很注意“言必信,行必果”,希望孩子们能记住这次教训。

2023/9/20 周三 阵雨 榜样的力量

前一天有几个小朋友来得早,我就让他们扫扫地,排排桌椅,还给他们拍照,发小红花。
等全班人齐了,我大肆表扬这几个人:“非常关心班级,主动为班级、为同学打扫卫生。”
今天早上,几个到的孩子不等我说,就主动拿起扫把扫地了。
我的上一个班学生也是如此,全班都以打扫为乐,以打扫为荣。
下课后,梁灏晟把写字本拿给我点评,我在全班面前表扬他的学习态度,结果第二节下课后,一群人拿着本子围着我,不让我走,忙让他们去休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把晨读材料打在两张A4纸上,小朋友用了没多久,纸就皱巴巴的,看到刘佳恬用了插页收纳册装,大肆表扬:“这样就能把纸张保护好了。”第二天,除了刘佳恬,其他人照旧是光秃秃的两张纸拿出来。第三天,冯佳岳也换好了,口头表扬加小红花;第四天,侯以诺、奚钰淇都换好了,继续口头表扬加小红花。不想什么通知都丢给家长,看看班上的这些小朋友们在榜样的影响下,多久会变成有心人。

2023/9/21 周四 小雨 热热闹闹迎国庆

学校下周举行迎国庆活动,我惯常对教学以外的事敷衍应对,现在态度转变了,因为我意识到这样的活动对孩子来说,会是很难忘的回忆,希望给他们留下美好而特别的童年回忆。
我设计的活动内容中,有一项是让学生做讲解员,要求打扮成少数民族,用一两句话介绍该民族特色,再让游客猜一猜自己是什么少数民族。孩子们起劲得很,全班已经有二十多人来报名了,没想到反响这么热烈,想像一下,当天整个班级都穿着少数民族的华彩异服,真是很好玩的事情。

2023/9/22 周五 “和我说再见。”

教第一届学生时,每次放学,在老师、学生集体告别后,每一个小朋友都会单独向我打招呼:“老师再见!”脸上洋溢着笑容,声音又脆又亮。记得当时门口有一个学生外婆还说:“小朋友和老师的感情老深的。”
教第二届学生,我乘校车回家,都是由副班主任放学,没机会和孩子们告别。
第三届学生,还是我来放学,大部分孩子都会主动和我再一次告别,听到告别声,我的心里就甜滋滋的。
这一届学生,一放学就直奔来接的家人,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可能是人年纪大了,越来越在乎礼节,常常拦住将要离开教室的学生:“和我说什么?”看对方不明所以,就明示:“X老师再见。”对方说了才放行。
让小朋友养成说再见的习惯就是下周的目标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