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1年,26岁的她抱着1岁的女儿上刑场,女儿后来成了国之栋梁

 快乐老年435 2023-10-12 发布于山东

前言

1941年,几名共产党员被敌人押送着走上刑场。

其中一位年轻女子手脚戴着镣铐,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她丝毫不惧,昂首挺胸的迈上行刑台。

这时,敌人一把夺过她手中的孩子,恶狠狠的咒骂了一句,随后将孩子丢到了一旁的草丛中。听着孩子的哭声,女人的心痛如绞,她却没有回头。

这个女人是谁,她为何会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上刑场?

抱着婴儿上刑场的女人名叫刘惠馨,刘惠馨和她的丈夫马识途两人都是优秀的共产党员。

刘惠馨和马识途两人在进行革命宣传活动时相识,两人志趣相投很快走到了一起。

1939年10月,相恋四年之久的刘惠馨和马识途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不久,两人就接受组织上的任务,到湖北工作。

两人到湖北后,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就在这时,刘惠馨发现自己怀孕了。

怀孕并没有影响刘惠馨的工作,她忍着怀孕带来的身体不适,身兼数职的工作。当时的情况紧急,刘惠馨除了主持妇女运动还要四处奔走进行宣传活动。

除此之外,刘惠馨还兼任着县委书记和活动组织部长。为了把工作宣传到位,刘惠馨挺着大肚子翻山越岭的四处奔走,因为身体的重量,她的脚总是磨出大泡。

白天,她四处奔走,晚上她打着灯编写宣传手册。刘惠馨考虑到了当时百姓的文化程度不高,为了让革命工作宣传到位,她编写了很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小册子。

其他同志看到刘惠馨如此辛苦,都劝她休息一下,但是刘惠馨都摇头拒绝。直到分娩前,刘惠馨都在革命岗位上工作着。

10月怀胎,刘惠馨在1940年12月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刘惠馨和丈夫马识途都十分高兴,沉浸在新生命到来的喜悦中。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不久之后,意外突然发生了。

当时湖北的局势突然变化,国民党在湖北各地大肆抓捕共产党人,妄图破坏我党的地下组织。

局势的变化让大家措手不及,刚刚分娩的刘惠馨毅然选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党组织最需要她的时候,刘惠馨不顾自己的身体,主动提出断后,组织其他同志的撤退及转移工作。

这时,突然传来一个噩耗,打破了大家的计划。

鄂西特委秘书郑新明被国民党特务抓捕了,郑新明抵抗不住敌人的威逼利诱,叛变了。

郑新明作为我党在鄂西地区的工作人员,手中掌握了鄂西地区所有共产党成员的名单。如果郑新明真的叛变了,这就意味着,现在大家都不安全了。

情况紧急,大家只能紧急转移地点。特别是刘惠馨刚刚生完孩子,现在还在医院里。

大家怀疑郑新明已经将刘惠馨在医院生孩子的消息告诉了国民党特务,现在特务随时都有可能上医院里来,所以刘惠馨绝对不能继续待在医院了。

孩子现在刚刚出生,必须靠母乳喂养,离不开刘惠馨,所以刘惠馨带着孩子紧急撤退到了其他同志的家中。

刘惠馨刚刚撤退出医院,就见一群国民党特务走进了医院。大家没有猜错,郑新明果然将刘惠馨在医院的消息告诉了敌人。

幸好大家防范意识强,才没有让刘惠馨落到敌人的手中。国民党特务在医院找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刘惠馨的身影。他们意识到刘惠馨已经撤退了,开始从其他地方调查刘惠馨的下落。

刘惠馨因为分娩后没有得到及时的照顾身体出现了问题。特委书记何功伟得知刘惠馨的情况后,到医院去帮刘惠馨拿药。

蹲守在医院的特务见到何功伟拿的药,猜测刘惠馨现在就和何功伟在一起,只要跟着何功伟就能找到刘惠馨。

国民党特务一路跟踪何功伟。何功伟在快到家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被人跟踪了。

情急之下,何功伟为了不暴露刘惠馨的下落,走进了自己的亲戚家。这个亲戚恰巧也是刚刚生完孩子,所以成功混淆了特务的视线。

刘惠馨本来可以趁此机会逃走,但是就在她抱着女儿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想起屋里还有几份秘密文件。

绝对不能让秘密文件落到国民党特务的手中,刘惠馨抱着孩子回到屋内销毁文件。当特务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来到屋内就见刘惠馨守着一盆刚烧完的灰烬。

刘惠馨被捕入狱后,敌人用尽各种手段逼迫她说出其他共产党人的下落及我党的地下组织,她始终闭口不言。

敌人没有想到,刘惠馨竟然如此的倔强,他们将恶毒的目光投向了刘惠馨刚出生的孩子。他们拎起孩子,威胁刘惠馨如果再不开口,就把孩子弄死。

为母则刚,刘惠馨冲着敌人大喊:“有本事你们就冲着我来,冲着一个孩子算什么本事。”

刘惠馨此时刚刚分娩完不到半个月,身体还非常弱,被敌人审讯用刑后,更是强撑着精神保护孩子。

敌人见此冷笑一声,“你不开口,我有的是办法折磨你和你的孩子。”

他们给刘惠馨送去的饭菜都是馊掉的,刘惠馨为了孩子的奶水,只能强忍着恶心吃下去。

就算是这样,刘惠馨还是没有什么奶水。敌人自然不会给孩子准备奶粉,刘惠馨只能将饭嚼的软些,给孩子喂下去。

刘惠馨的丈夫马识途此时正在其他地方执行任务,得知妻子和孩子的遭遇,他恨不得立刻奔到她们身边,可是这边的任务同样离不开他。

马识途只能含泪舍小家,托付自己的三哥去监狱探望一下妻子和孩子。

马识途的三哥马士宏在国民党工作,所以可以找关系去监狱探视。

当他看到刘惠馨的情况时,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当时天气已经很暖和了,刘惠馨的身上却穿着一件破棉袄。

她又瘦又小,被那件破棉袄裹着,显得格外憔悴。但是她的眼睛却炯炯有神,像是有光。

马士宏忍不住问刘惠馨:“你没有别的衣服吗?”

“别的衣服都给孩子做衣服和尿布了。”

“孩子咋样了,有吃的吗?”

“没有,我把自己的饭嚼了喂给她。”

见马士宏担心的模样,刘惠馨安慰他:“没事,三哥。我们共产党人不怕苦不怕难。

刘惠馨在监狱中不仅努力的把孩子照顾好,还鼓励其他的同志。她用自己的语言和笑容鼓动大家,给大家讲故事,带着大家一起学知识。

刘惠馨的行为在敌人的眼中就是“搅屎棍”,他们将刘惠馨拖出来一顿鞭打。刘惠馨带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回到牢房,就听到孩子的哭声。

想到自己离开一天,孩子一直没有吃东西,刘惠馨赶紧解开衣服给孩子喂奶。可是刘惠馨自己也什么都没有吃,哪里有奶水喂给孩子呢。

这时,敌人过来将刘惠馨和孩子丢到一间单独的牢房。这间牢房四面不见光,空间狭小。刘惠馨自己可以忍受,可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又怎么能受得了呢。

刘惠馨为了让敌人给自己的牢房开一户小窗,选择绝食抗议。特务对此视而不见,甚至为了折磨刘惠馨,他们将平时馊掉的饭菜换成煎鸡蛋来诱惑刘惠馨。

刘惠馨对此视而不见,她将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哄着。

狱中的其他同志见此情形,团结一致绝食抗议。敌人见场面太大了,害怕出了事控制不止,只能妥协将刘惠馨放回原来的牢房。

回到牢房后,刘惠馨继续鼓励同志们学习,鼓励他们出去之后要学习英语。她还给孩子取名叫狱成。狱中成长,玉汝于成。

但是对于自己的未来,刘惠馨却绝口不提。大概此时,她就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

1941年11月,刘惠馨被敌人押送刑场行刑。她怀里抱着孩子,昂首挺胸,丝毫不畏惧即将到来的死亡。

敌人见她怀里还抱着孩子,走过来一把把孩子夺走。

刘惠馨不畏惧自己的死亡,但是身为一个母亲,她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被伤害。

“你们想把我的孩子怎么样?”

“哼,共产党还要孩子干嘛!”

敌人将刘惠馨手中的孩子一把夺过来,丢到一旁的草丛中,想让这个不足一岁的孩子自生自灭。

刘惠馨的心痛如绞,但是她还是没有回头。刘惠馨坚定的走上刑场,随着一声枪响,她倒在了血泊之中。

刘惠馨死后,她的孩子被当地的一个好心农妇抱走养大。

马识途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女儿,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湖北省政府的帮助下,马识途终于找到了女儿。

此时孩子已经改名吴翠兰,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吴翠兰毕业后,分配到了工程兵研究所工作,相信刘惠馨看到如今优秀的女儿,一定会感到骄傲的。

尾声

许多像“刘惠馨”这样的革命英雄曾用自己的鲜血为人民的红旗染上更为鲜艳而美丽的色彩。如今,我们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英雄的奋斗,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后,让我们以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继续努力,继承英雄的精神,为实现更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奋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英雄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