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后感,读后没有感,怎么办?

 新用户3207Q4Og 2023-10-12 发布于北京

上学期学过“介绍一本书”,当时基本是按照读后感的形式介绍的,但更偏重于整体内容和部分内容的介绍,对于“感想”部分,要求较少。

这次看到提前上交习作的同学,发现基本还是延续上学期的形式——介绍类的文字偏多,而感想较少。

读后感,重在感想。

如果发现自己的习作有太多介绍类的文字,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构思方式:

1.可以选择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事儿(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就是很好的素材),比如体会到家长的不容易、感受到同学的关爱、增长了某种技能。作为第五自然段内容。

2.找自己读过这本书中的与之相契合的精神。

比如你写自己体会到父母不容易(第5自然段),

就要先写《城南旧事》(百度百科了解主要内容,不用介绍作者,第1-2自然段),

爸爸因为我想逃学而打“我”,后来我懂得了爸爸的爱(具体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那一章节第3自然段)。

由此提炼出父母的爱并不仅仅是供我们吃穿,还有纠正我们的错误行为(第4自然段)。

由此想到父母教育你的一件事(第5自然段)。

当然了,上面是比较投机的一种构思方式,单纯为了应付考试或临时布置的任务。不符合真正应用于生活的读后感。

我们的感受可以用七情来概括“喜怒哀惧爱恶欲”,我们读完一段文字,一般都会有好笑、开心、气愤、伤心、悲悯、惊悚、喜欢、讨厌、冲动……等感受,读完一段,有这种感受的文字,才是触动心灵的文字——如果我们读完一个章节,内心从没这样被触动过,那么我们可以说和没读没什么区别。

我们读书是为了体验一种别样的人生,只有把自己的心灵融入到书中人物的经历上,我们才能够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读书如果不是为了快乐,那么滋味便可等同于无——酸甜苦辣咸皆是读书的滋味,甜只是其中的五分之一,但恰恰各种味道都有,才是饮食的快乐。

开始读书时,需要多想一想这件事和我有关吗?我有和这件事类似的经历吗?主人公有哪些的精神品质值得我学习?当多问几次以后,再读到触动心灵的内容时,就会不自觉想到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顺心之事时,也会不自觉想到书中的人物。

我们读伟人的故事,不是为了成为伟人,而是当我们面对和他们一样的困境时,知道如何去做!

当我读到苏东坡站在楼上,看着大雪说:“我想给灾民们弄些饼吃”;当我看到诸葛亮被秋风一吹,感到刺骨的寒冷;当我看到晴雯跟宝玉说,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当我看到陈耀武问和尚的妈妈:“奶奶,您还记得我吗”……泪水一次又一次滑过我的脸……

当我面对上级不公的评价时,我会想到苏东坡、王阳明、憨山大师被贬到边远之地,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发挥自己的才能为身边的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当我取得点滴成绩时,我会想到范蠡、张良、曾国藩的功成身退,继续做自己;当我面对看似艰难的境遇时,我会想到诸葛亮的借力、乌尔苏拉的顽强、麦其土司二少爷的淡定……

书籍给我们触动,书籍给我们力量——真心希望孩子们,都来读书吧,来感受这种震撼心灵的旅程,来接受这股催人奋进的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