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读后感的三种正常模式

 新用户3207Q4Og 2023-10-12 发布于北京

读书必然会引发人的一些情感、思考,一般的感受与思考都会触及我们的经历、展望和价值观,所以读后感也应该是针对此来写。

作为应用文的读后感,应该有三种情况。

一、遇到事儿,重读某书

我们读书不能奢望能成为伟人,但当我们遇到和他们类似的境遇时,知道如何面对。

有些书,我们读过了,也许会适时重读;也许会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当遇到一些坎坷阻碍,或是不顺心的事儿。大致会想起我们读过的一些人物事迹,以此来慰藉、勉励自己。

前年遇到些不公的事儿,我想到了苏东坡、王阳明,于是把他们的传记找出来,很快地浏览了一遍,我瞬间明白了,他们如果面临我那时的情形,能做的一定是让自己变强大,让自己能够惠及周围的人民——我的能力还有不足,我的知识还有欠缺,我的性情还需要磨砺,我要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学习,让自己能够为孩子们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于是,我写下了:“我的偶像是苏东坡、王阳明。

苏轼上万言书,王守仁弹劾刘瑾。

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成为苏东坡;王守仁入狱后被贬贵州,成为王阳明。

道不行乘浮浮于海——他们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满腹“离骚”,而是努力修行自己,让自己足够强大,让自己通透澄澈,让自己乐天知命。

苏东坡黄州筑坝、秧苗、访古、教民做菜,惠州改良插秧机、建水库、创医院,儋州制墨、采药、办学、兴儋州文化,留下不朽诗文;王阳明赣南剿匪、平定宁王、广西戡乱,创立心学光明学说。

让自己强大,做好自己能做好的本职。

即使北宋和明的政权衰落,他们也名垂千古,精神永泽后世……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我虽然没有直接写明自己的感触,有些事是不便于写出的。但当我罗列出他们的事迹以后,我的内心立刻变得宁静了,即使现在写,也能写出书中内容给我带来的感动与鼓舞。

二、读到片段,突发感触

读后感,并非读完一本书的感受,而是随时读完一部分都有可能生发感触。一本长篇小说那么长,在读每一章节,甚至每一情节的过程中,内心都可能被作者牵动。这时,便可以记录自己的感受,有时不一定非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但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评判。

在读《文城》的时候,读到小美第二次离开后,林福祥背着襁褓中的女儿,去寻找她的妈妈,其间遭遇风暴,父女俩险些遇难。这时,内心忽地被揪动了,不单纯为他们的遭遇和万幸,也为林福祥的执着——那样执着地寻找一个两次离开自己的人,甚至抛夫弃女的人,真的值得吗?如果连命都搭上,也要那么做吗?一个人被一个执念毁掉的故事,应该不算少了吧……而当他在溪镇定居下来后,通过手艺置产业,又让我想到一个有本事的人,不是靠在久居之地获得的名声生活,而是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用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自己的本事,就是自己的家园……在他用匕首刺杀张一斧,而反被杀害的时候,突然想到余华笔下另一个人物——福贵,福贵是身边的人都去世了,自己还活着;林福祥是身边的人都安稳下来了,自己去世了——他走出了自己的执念,在溪镇定居;他为女儿安排好了未来的学业;他把产业财产都安置好了;他激起了群众反抗土匪的决心……他的去世,可以说是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福贵比林福祥更惨。

一本好书,必然是频繁触动读者的内心,引发读者的价值评判和联想,所以这样的感想,应该在读一本书中可以写很多。

三、读完全书,总结收获

这是传统意义上的读后感,没读完一本书,都该对整本书的情节线索、人物经历线索、背景变化线索进行整体的梳理,进而在梳理中发现自己初读时没有发现的内容。在对人物、情节、环境进行宏观把控的同时,从生命历程、历史背景的角度思考人物的一生带给自己生命成长的启发。

此时总结成文,往往能够发现更多,往往能够让书中的内容更融入自己的思维结构中。

所以,孩子们批完一本书时,我会让他们来录制讲书视频,对书籍进行整体回顾。

这样当日后他们遇到什么境遇时,还可以很快联想到这本书,并进而重读这本书,获得慰藉与启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