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导学生感受美

 新用户3207Q4Og 2023-10-12 发布于北京

今天看到一位朋友发文,在春天带着学生看花,不留作业——想想就很美好。

倘若我组织这样的活动,不用我说,学生准会想到我要让他们写作文。纯粹为了看春天,没有其他目的,孩子们真的就没有感触、没有想法吗?当然不是,正如孩子们喜欢发朋友圈一样,这不是作业,而是他们表达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我印班级日志、学生小说,也是这个目的。

这次培训,崔教授提到将来人工智能能够取代大多数人的工作,人们不需要工作,依然可以有一定质量地生活,这时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心里的答案是,感受美——高层次的美。

当看到第一朵桃花开放的时候,当看到一大片桃花满山的时候,当看到明黄的杨树叶倒映在河水中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想把这美拍下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善的开端。

但单纯的从感官感受到美是不够的,美除了本能以外,还是需要审美能力的。它看似仍是接近本能,但要达到这境界,是需要历练和深耕的。

我小时候不喜欢李白的诗,不喜欢颜真卿的字——我觉得李白的诗太大了,动不动就“几千尺”“几万里”,完全不看眼前;我觉得颜真卿的字太肥了,竖非要写那么粗,中宫非要拉那么宽——当慢慢读了一些关于盛唐的书以后,才体悟到这种盛唐气象,后代再模仿也模仿不出那种开疆拓土的豪气和兼容并包的文化了,所以正如蒋勋老师所说,写诗也像唱高音,如果没有那么浑厚的底气,硬唱高音,会把嗓子撕裂。而盛唐就有这样的底气,盛唐的艺术就能如此宏大——不是盛唐的诗文书法不好,是我小时候没有能够欣赏的能力。

审美,美是需要审的,审作为动词有详知、考察、审查的意思。也就是如果不经过考察、审查,不详细知道某种事物,是不容易感受到美的。详细知道,可不单纯是知识范畴的,更多的是思维范畴的——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中,老师展示一块儿肉,这是学生之前从未遇到过的“艺术品”,此时该如何审视?既要结合以往的知识框架,更要拥有审美的眼光。

这种审美,现在叫做大概念——去年读了刘徽老师那本书,最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习者要在一次又一次接触、了解中,不断建构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深化认知。《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中举了一个关于外星人的例子,我们的学习不该只是听说外星人的消息、找到他们存在的证据,更应该是与他们面对面对话,一起生活——放到对美的追寻中,可以理解为——我们不应该仅仅是知道美、认识美,更应该与“美”对话,与“美”一起生活。

当我们对“美”有更深的理解了,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美了。

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是把学生从视觉、听觉这五感之美,引向拥有与“美”一起生活的能力的过程。

那么,这该如何去做呢?我想首先应该是有闲暇的时间、闲适的心情,对美的体验不该是在匆匆忙忙中度过的。老师具备感受美的能力,才能引导孩子们感受美。很难想象终日疲于应付各种材料、疲于参加各种培训的老师,能够停下脚步去看路边的春花、水中的白云——周五我培训之后,一路狂奔,历经地铁、公交,在上课还有三分钟时,回到了班级。路上,我看到了河水中倒映着岸边的桃花,我很想拍一张,但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按时赶回学校上课——所以只能在心里想一想——这时,美依然是存在的。而当我总处于这种状态时,“美”显然没有那么实用了,当被效率的机器不断驱使之后,大概就不会再有这审美的心情了。

培训时,王老师说大家准备说课不必分析前面那么多,有些老师分析那么多,在教学时也用不上——我深以为然,原来我的想法并不是与所有教研都背道而驰,只是恰巧在我所在的小区域如此罢了——整理那么多用不上的东西,费半天劲画一张图,真不如踏踏实实看一会儿书。

我原来并不反对项目化学习、也不反对单元大概念,我反对的只是为了它们而要画一些对我来说比较难的流程图——与耗时极为不成比例的成果意义,是消耗审美感受的磨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