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壳而出的力量——读《德米安:彷徨少年时》

 新用户3207Q4Og 2023-10-12 发布于北京

黑塞的书买了一年了,按照以往的经验,买一套文集,先从最薄的那本开始。《德米安》就是。

书大致讲了四个阶段吧,第一阶段,是作为主角的“我”——辛德莱尔,因为吹牛讲了自己偷苹果的事儿,而被坏学生勒索,不断从家里拿钱给他。此时辛德莱尔感到生活都是灰暗,父亲对他的教育在他看来也难以触及本质。而德米安的到来,让坏学生远离了他,让他告别了第一个成长梦魇,他们一起探讨宗教、生命、成长。

第二阶段,辛德莱尔考上了高中,在坏孩子的诱导下,喜欢上了喝酒,逐渐堕落,父母的劝告和批评都没有效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一位很高贵的女子,于是开始画画,画这个印象中的女子。后来发现画越来越像德米安,也越来越像他自己。在这过程中,他又回到了积极的自我状态。

第三阶段,他经常到教堂外坐着,听到了管风琴师皮斯托留斯的演奏,被琴声吸引。与琴师交谈,提到德米安告诉过自己的上帝和魔鬼之神“阿布拉克萨斯”,二人开始深入交流。交流了火的崇拜、用呼吸控制飞行的梦、恶念的幻象。

其间,有位瘦弱的男生克瑙尔开始接近辛德莱尔,认为他能够通灵。克瑙尔要自尽时,告诉他内心的力量,从而开启了两人一段时间亲密的交流。

在一次探讨中,辛德莱尔批判皮斯托留斯讲的都是老古董,从而与之决裂。

第四阶段,上大学后,辛德莱尔探访德米安时,见到了他母亲的相片,正是他梦中人的样子。见到德米安母亲后,他进一步感受到了心灵的力量。

德俄开战后,德米安和辛德莱尔都上了战场。辛德莱尔在受伤后,更深层理解了最初德米安所说的巨鸟从蛋壳里挣脱出来,蛋是世界,世界必将成为废墟。

书并不难读,但寓意很深。彷徨少年从最初对外人勒索的恐惧,到后来喜欢酒精的麻醉,分别代表少年彷徨的两个层面。德米安和他的母亲爱娃夫人,是引导德米安发现内心力量的人,所以德米安会把画越画越像德米安、爱娃夫人和自己,他们或许本身就是自己内心的一股力量,认识自己,就认识了世界。控制了自己内心对世界的爱,也就获得了世界。

对外人的恐惧和内心欲望的无法控制,是少年必须要跨越的两重山,而跨越的方法,可能是别人的引导,但更重要的是,内心产生一个德米安——开始是德米安帮辛德莱尔解决了欺凌,后来是德米安自己用画作战胜了自己——在帮助克瑙尔成长的过程中,他自己也成了德米安,因而当遇到德米安和爱娃夫人时,他站在了同等高度的境界与他们对话,和他们一起感悟生活。

当你真正处于“彷徨少年时”,读这本书未必能获得什么;但当你跨越以后,再读,就会感受到无尽的力量,这力量带你飞越群山,破壳而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