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教书先生遇上难缠富婆,气愤离开,富婆丈夫求对方留下

 四季视野 2023-10-12 发布于北京

这是一个发生在古城宋朝的故事。

筠钰自小家境贫寒,父亲早逝,他跟着母亲过着衣食无着的生活。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他从小就在村塾读书,白天在田间地头帮工,晚上点着油灯苦读。经历了那么多艰辛,筠钰读完了书,终于在城里找到了一份私塾教书的工作。

然而即便如此,他的生活还是拮据简陋。私塾破旧不堪,他住在偏院的小房间里,窗棂漏风,墙皮剥落。春节时分,他望着别人家张灯结彩,自己却连拜年的新衣服都买不起,不禁黯然神伤。

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富商苏耀祖突然造访,恳请筠钰能到他家给四岁儿子当家教。可他没想到,这竟然让他遇到了此生的奇耻大辱。

一日,富商苏耀祖突然造访,他上下打量着简陋的教室,拿出一大包银元,恳请筠钰能到他家给四岁儿子当家教。

筠钰犹豫了,他听说过苏家夫人贺氏的传闻——暴躁、蛮横,家中的下人时刻战战兢兢。看着苏耀祖虚与委蛇的笑脸,筠钰正要拒绝,却没想到,旁边站着的小男孩却甜甜叫他“筠先生”,一双黑亮的眼睛望着他,让筠钰心软了。

于是,他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就出发了。

苏家是典型的江南园林,红墙翠瓦,曲径通幽。筠钰来到这里,住在偏院小筑,每日与四岁儿子苏悦读书。

苏悦是苏耀祖和贺氏唯一的儿子,从小就过着优渥舒适的生活。然而他性子懒惰,不喜读书,天天想着玩。苏耀祖和贺氏忙于经营生意,无暇顾及他,于是放任他随心所欲。

苏悦每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然后嘻戏打闹,压根不把读书当回事。筠钰来了后,苏悦起初诧异于筠钰的穷苦,但渐渐被筠钰学识渊博、诲人不倦的品格折服。在筠钰的悉心教导下,苏悦的学习兴趣也慢慢激起,不再逃避读书了

本来以为这样的日子能持续很久,可没想到,忽然有一天,男孩跑来告诉他,母亲不知为何大发雷霆,所有的下人都在走廊上来回奔波,个个脸色苍白。所以为了避免被骂,他才跑到老师这里“避难”。

原来,贺氏发现一只价值百两白银的翡翠手镯失踪了,她翻箱倒柜地搜查,却一无所获,在屋子里四处骂人。

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后,愤怒中的她,亲自冲进筠钰的小筑,霸道地翻找起来。

筠钰回来后,看到房中一片狼藉,难以相信贺氏竟然如此侮辱自己。他正欲去找贺氏理论,却听到贺氏在前厅与苏耀祖争吵——

“一百两白银!我的手镯不会长了腿自己跑了吧?一定是哪个贼人动的手脚!”

“夫人息怒,或许是你放错地方了……我们再仔细找找?”

“我已经翻遍每一个角落了,一定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我一定要揪出他。”

筠钰听出贺氏在诋毁自己,怒不可遏,冲进前厅与贺氏理论。

贺氏不以为然,依然挂着冷笑:“你就是个来讨饭吃的穷书生,没准手脚就是不干净,我看你就是贼人。”

筠钰正义凛然,转身便要离去。苏耀祖连忙挽留,向筠钰道歉。筠钰叹了一口气,还是离去,准备收拾行囊回家。

深夜,月色如水,苏耀祖突然造访筠钰,一五一十地将实情倾诉。

原来,那日他聚会想要钱却向贺氏要不到,才偷拿了她的手镯换钱,谁知手镯后来不翼而飞了。

筠钰听后,叹了口气,对苏耀祖说:“我明白你的艰难处境,但这并不能为你的所作所为开脱。偷拿他人东西换酒资,已经伤害了夫妻间的信任。然而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明知实情,你在夫人大动肝火的时候,却没有勇气担责,反而眼看着夫人冤枉我,这已经伤了我的面子。”

苏耀祖低头认错:“确实,我做错了,不该怕夫人大发雷霄,反而应该站出来承担责任,不能连累了您。我向您致上最诚挚的歉意。”

筠钰沉吟片刻说:“我原谅你的所作所为,但我决定离开这里。因为我不能再面对贺夫人的眼神,那会伤透我的心。请您转告贺夫人,我绝非小人,甚至都没有离间你们的夫妻感情,只求她日后宽容待人,不要妄自揣测他人。”

次日黎明,筠钰收拾简单行囊,独自离开了苏家。

一个月后,有人送来一封信,竟是贺氏亲笔写来,字里行间透露出了歉意。原来苏耀祖如实告知了她当日的缘由,贺氏震惊之余也深感羞愧。但更让她痛心的是,苏耀祖同时也向她吐露了这些年来的心声。

婚后,贺氏渐渐掌控了家中大权,苏耀祖被她管得死死的,连一点小钱都要交代清楚,实在难以忍受。后来,苏耀祖还偷偷纳了小妾,用来发泄对贺氏的不满。这些年来,他表面听话,背地里却早已失去了尊重和爱戴的心。

一听此言,贺氏的心仿佛被利刃割裂。她这才意识到,自己一味地控制和苛责丈夫,不仅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还逼得他走上了歧途,导致了夫妻感情的破裂。如果不能及时挽回,这个家就真的要败落了。

贺氏在信中向筠钰致歉,并表达了重新修复这段婚姻的决心,她会以宽容善良的心态对待丈夫,重建两人的感情,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蛮横霸道。除此之外,她还在给了筠钰一部分的补偿费,以表歉意。

筠钰看完信,微微一笑。他自己虽不会回去,但心中那一点疙瘩似乎也消失无踪了。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无法完全理解他人的处境,然而,当遇到事后,自己若是不能控制脾气,或许害人害己。

因此,不要看人下菜碟,莫欺少年穷。那富商妻子眼里姑父只是个穷书生,可以随意侮辱。殊不知,一个人可以穷,但志气绝不能短。穷不能折人的志向和骨气。筠钰虽然生活艰辛,但他的学识和气节依然可嘉。

第二,面对无礼,要保持理性和尊严。筠钰没有与贺氏争吵,而是冷静离开,以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人格。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最值得敬佩。

第三,权势者也需要反省。贺氏平日作风不当,碰壁后能认错改正,实属不易。这显示出她的宽容善良和进步的一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