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2023-37

 初丹德月 2023-10-12 发布于四川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最近看的书是肯尼斯·斯坦利和乔尔·雷曼的《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同样把书中我觉得有意思的观点和内容分享给大家(以下文中划线句子为书中原文)。
多样性不是竞争的产物,是逃避竞争的产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去过的地方,无论是目之所及还是心之所驻,都会成为我们开拓新思路的踏脚石。
事实证明,成功的衡量标准—用于批判我们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往往具有欺骗性,因为他阻碍了发掘比不可少的真正的踏脚石。
不是你找到了爱,而是爱找到了你。
那些埋头寻找爱的人,只会表现出他们自己缺爱的本质,缺爱之人永远找不到爱。只有拥有爱的人,才能找到爱,而且他们从来不需要去寻找爱。许多人迟早会意识到,心存“理想伴侣”这一先入为主观念,最终往往会事与愿违地找到一个令人失望的伴侣。
我不会追随小路的方向,而是前往无人踏足之地,留下自己的足迹。
自然进化和人类创新都是在事先没有任何终极目标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两个至关重要的过程都比图片孵化器网站更深刻、更复杂,但仍然遵循了无目标的原则,这着实令人震惊。然而,目标思维的力量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倾向于认为生物的进化和人类的创新都是由目标驱动的。
所有这些没有明确设定目标的伟大发现,不仅有可能实现,而且已经实实在地发生了。但这一切成为现实的前提是,只有在明确的目标被忽视、探索的缰绳被彻底松开时,我们才有可能征服最遥远的未知边界。
最伟大的创新过程之所以会成功,正是因为它们并不试图去往任何特定的地方。按照这个逻辑,我们需要放弃目标带来的虚假安全感,转而去拥抱未知的、疯狂的可能性。
归根结底,我们必修获得某种知识,才能继续创造新奇事物,这就意味着新奇性搜索是一种收集器,用于不断积累关于世界的知识。搜索的时间越长,它最终积累的关于世界的信息就越多。当然,信息量和复杂性是相辅相成的,更复杂的行为必然需要更多的信息。
创造新奇事物的最佳方式,是利用世界真正运作的方式,并据此积累有关信息。
在探索新奇事物的过程中,你成为什么或实现什么,永远不是你的目标。因此,新奇性与目标有着本质的不同。
目标在本质上会促使探索的过程朝着特定目标聚拢,而聚合效应则意味着许多潜在且有趣的方向将得不到探索。然而,剥离了目标的聚合性负担之后,探索就可以自由地朝着多个方向分化,在不断发散的同时,收集不同类型的新踏脚石。
没有任何方法,能够确保我们可靠地实现特定的目标。
没有设定目标的人,反而有机会嗅到路旁的玫瑰花香、广泛地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而那些只专注设定每日任务清单,致力于完成清单列出的每一项内容的人,反而失去了这种“邂逅最美意外”的机机会。
一个存在误导性的测量工具,并不会因为变得更精准或被普遍采用,就能够实现完善或改进的结果。
强加的教育统一性可能会造成更多不易察觉的“内伤”,因为除了没有任何内在的益处之外,统一性还会损害孩子们在未来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我告诉你:你必须接受自己内心的躁动不安与彷徨无措,因为它会使你成为一颗闪亮夺目的星。
简而言之,如果你想在有远见的人身上投资,就看看那些在附近的不确定性领域中徘徊和探索的人。
艺术中伟大的新方向,往往正是因为它们不是艺术家的目标而被发掘出来。
忽视目标比遵循目标带来了更好的结果。
放弃目标之所以困难,是因为这意味着放弃“存在正确道路”的想法。人们喜欢将进步堪称一系列项目,有些走岔了路,有些则走对了路。如果这就是你的世界观,那么你自然会捍卫在你看来正确的道路,并与那些看起来误入歧途的人发生分歧。但奇怪的是,如果目的地本就不存在,那么所谓的正确道路也不应该存在。
只有搜索成为一名“漫无目标”的寻宝者时,才能有望取得最好的效果。我们要避免目标的趋同性诱惑,继而释放出“多路出击”的寻宝者,即使有些人不走公众认为正确的道路,也不必急于阻拦,因为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人类社会寻获伟大发现之路上的踏脚石。
有趣的是,自然进化并不是通过竞争来获得生物多样性,而是通过避免竞争。特别是某一生物如果能以一种新方式谋得生存,那便是成功找到了自己的专属生态位。因为它会成为第一个以这种新方式生存的生物,所以作为此道开山者,竞争不会太激烈,繁衍也会更容易。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物“百花齐放”的多样性,并不是来源于自然选择,而是自然选择的忽视。事实上,正如生物学家迈克尔·林奇所强调的那样,自然选择的干预越少,源于基因漂变的性状也就越稳定。
唯一不会抑制进步的原则是:一切顺其自然。
过分依赖实验结果和比较的问题在于,他们可能具有高度欺骗性。
如果我们只能在目标驱动的模式下思考,那么我们根本就没怎么思考。使用理性思考能力是无可替代的,因为科学无法提供一种一成不变的方法来发掘下一个伟大的想法。最伟大的想法,总是与之前的想法不同,每一块踏脚石的发现,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而每一位发现它的人也都是一个传奇。
任何领域的真正专家都能以开放的心态思考问题,不需要通过僵化的启发式方法来做决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