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铸“千秋万岁”纯金,合金钱品鉴

 天府源泉 2023-10-12 发布于四川

      我国历史上许多朝代均铸造有以“千秋万代”命名的钱币,一般为流通货币,也有贡钱,赏賜等非流通货币, 但以辽代铸此钱为多。

      辽,自耶律阿宝机的部落首领于公元916年统一契丹八部称帝后,就仿照中原汉族封建王朝体制,雄据北方五京,幅员万里,历九帝210余年。

      辽所铸“万岁三钱”(天朝万岁、皇帝万岁、千秋万岁)都是一种非年号钱。最早发现于当下内蒙古地区,即古辽地。

     “千秋万岁”一词最早出自《韩非子.显学》:

       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

      “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按字义分析,“千秋万岁”是古人对帝王或尊者的祝贺称颂,千秋万代,永远吉祥。辽代铸的“千秋万岁”吉语大钱的铸造时间贯穿了整个辽代,冠以汉文和契丹文两种钱文。其中汉文“千秋万岁”钱发现较早,形制多样、大小不一。钱背有合背、光背、单龙、双龙、星月、龟鹤、龙凤、家国永安、国泰仁安,国太仁安、日月十万等多个品种。品种类别在辽代钱币中较为丰富,令人眼花缭乱。它铸行时间长,使用功能多样,有用于流通行用的或用于宫钱、赏赐钱、纪念币等等。

     辽铸“千秋万岁”钱的铸材有纯金、纯银、金银铜合金、银铜合金,青铜等数十种。 已见到的钱币形制有小平钱,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當二十型、大型宫廷花钱。其直径有大至七八分者,或小至三分者,大小不一,以右旋读为多,对读较少,左旋读仅见。 外形浑厚,文字简率。

    “千秋万岁”钱随辽钱出土多有面世,但仍属罕见品种。各种“千秋万岁”钱都是珍贵之币,在收藏界溢价较高。以纯,纯银,背双龙,背龙凤的手雕花钱尤为精贵。

     今上贴几枚所藏与友共赏。

     1、篆书小平“千秋万岁”纯金币

     这一枚“千秋万岁”篆书小平金币,直径22.8mm厚1.5mm穿口5.4mm廓0.8mm外缘1.8mm币文高0.7mm。重3.92克。

      从钱边、郭,地章状况来看,此钱保留了原始打磨痕迹,说明此钱是未流通钱币。 

     此币形体岁小巧但铸造精致。币文对读,币文深峻挺拔,古朴典雅。表面包浆纹理系金质币特殊的自然体。是传世美品,稀罕少见。推测当初是辽使作为进贡钱,祝被进贡的君主长生不老之贡品。

     按金属圆柱体及铸材比重逐渐接近法,除去穿口体积重量及钱体凹陷处,计算出材质比重高达17g/cm³,是一枚货真价实含金量在88%以上的金币。

      泉界有前人研究过,辽早期所铸纯金钱,如“天朝万岁”、“千秋万岁”、“皇帝万岁”、契丹文“天公安国”等等,含金量均在85-98%间。它们是赏賜钱,呈样钱,雕祖钱。

     这种纯金钱都无任何锈迹,但有的在币文笔划边缘还是有少绿色锈(铜份子溢出的锈迹)。币体颜色总体为柔和的深金黄色泽,质地较软,指甲牙咬都可见清晰印痕。出土币多见磕碰划伤,多为掘挖者试金含量所为。

      这类纯金钱罕少,出土量以枚计,也有传世的,非常珍贵。

     2、折十契丹文反“万”“千秋万岁”珍稀币。素背。金银合金。

     这枚币直径43.9mm厚4.2mm穿口10.0mm廓2.5mm,外缘1.5mm,币文高0.9mm。重39.31克。

     按金属圆柱体及铸材比重逐渐接近法,除去穿口体积重量及钱体凹陷处,计算出材质比重高达15g/cm³,是一枚货真价实的金银合金币,金含金量该在70%左右。

      这种金钱据研究是由金银铜三元混合而成。材质强度比纯金币高,柔韧性耐磨性能都好于纯金币。是辽代较多采用的铸材。其制造方法有锻造和铸造两种方式。锻造者更精湛,此为铸造品。

      此钱文特殊,非楷、非隶、非真、非草,书法怪异,离地章拔高不一,笔画苍劲有力,粗细相间,方折有致,沉实、朴拙有趣。   

      面文“千秋万岁” 之“千”字横长而斜; “秋”字减笔“禾”部少点,“火”部变异;“万”字采用简化体,写法颠倒为“反万”;“岁”字省笔多处,上部作“止”,下部作“小”,字形长,最后两笔尤长。

      此币是原始存世状态。包浆浓郁,坚实,但未严重锈蚀。钱币表面凸起部分包浆为黑褐色,地章为绿色,棕色和黑褐色,这与钱币铸材成份中含金,银和铜材吻合。棕紫色锈是金氧化物,黑色锈是银氧化物,黑绿色锈是铜氧化物。

     3、折十“千秋万岁”背龙凤纹宫廷金银合金花钱。

     这枚币直径40.7mm厚3.2mm穿口6.5mm廓0.8mm,外缘2.5mm,币文高0.8-1.0mm。重26.55克。

     按金属圆柱体及铸材比重逐渐接近法,除去穿口体积重量及钱体凹陷处,计算出材质比重高达12.5g/cm³,是一枚金银合金币,含金量在60%左右。

     它该是一种低含金量的“金银合金钱”。币材中占比重最多的是银,往往达50%~70%。这种金银合金钱币,色泽金黄色淡雅略呈黄白色,材质细腻,光亮柔和,基本无锈。因存量不多,此种币少见,也很珍贵。

      据研究,这种花钱以“千秋万岁”祝寿语祝君主永不见老,用“龙凤”图衍射帝王和皇后好富贵,好贵之身。主要用于宫廷祝寿,馈赠,旋挂,把玩之用。

     持有者将其系于身上,方显出身份尊贵。

      4、大型“千秋万代”背“龙凤”纹花钱

     此品实测直径65.6mm厚4.8mm,穿13.2mm,字高1.2mm重116.11g。

    按金属圆柱体及铸材比重逐渐接近法,除去穿口体积重量及钱体凹陷处,计算出材质比重高达12g/cm³左右,它也是一枚金银合金币,含金量在60%左右。

     这是一枚手雕之“千秋万岁背龙风纹”大钱。

      您看,它携刻的龙纹清晰,令龙体呈俊美,彪悍,呈腾飞状态; 龙头骨感强烈,龙额鼓凸,龙口大开,势如嘶吼;龙身龙鳞刚劲丰满,神采奕奕,彰显辽皇之威龙形象。而龙身之下的凤健美,而羽翼丰满,依偎在龙体旁。

      藏品是一枚未曾入过土的藏品,来自东北伊春市满族正黄旗家族的传世佳品。钱币整体由自然生成的醇厚包裹,锈色泛红而油润熟旧。

      钱背纹饰地章之上,灰绿色锈色密布。

      在微距镜下详细观察,其锈深入钱体,浆锈彰显油质之感,乃为典型的东北环境中的熟坑辽钱之包浆锈色。币表面凸起部分的红褐色包浆是铸材中含金物资的呈现。

      钱币整体称得上是千年耄耋之身,欣然眼前。结合钱体实物,从包浆锈色、材料特质特征和钱文书意三个基本而重要的方面,乃正宗到代辽钱无疑!是目前存世稀罕,携刻精致的大辽龙凤纹钱,一枚不可多得的藏品!

      我判断它是用于呈样或特制呈皇上特赐的礼钱。

      总结:

    “千秋万岁”钱是辽代万岁三钱之一,其铸造时间贯穿了整个辽代。

     铸有汉文和契丹文两种钱文。书法独具特色,由中原书体独成一体,系汉字楷书、隶书、草书化解而来具有塞外游牧民族豪爽无拘、省笔而神似的书写风格。拙雅而灵动、笨拙之间更显民族之特色,是祖国重要的一支民族文化遗产,值得收藏和研究的寶贝。

          2023年10月12日撰稿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