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内耗严重的人,请翻烂这本书!

 转身忘记之不执 2023-10-12 发布于广东

因为工作成果没有达到预期,生活中又一堆琐事难以解决,加上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前段时间我也陷入了严重的内耗中。

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晚上明明很困却总是不舍得睡;一开始工作就感觉整个人很累但躺下又睡不着;遇到一点挫折就觉得打击好大,甚至觉得生活没有什么意义......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近半个月,直到和先生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争吵,俩人进入了长达两天的冷战,我才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自己最讨厌的生活状态。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要开始给生活做减法了。而阅读,一直都是我认为最好的疗愈。

选书时,发现了《摆脱情绪勒索的40个练习》这本书,光看书名就觉得它特别适合当时的我。

我不正是被自己的各种情绪困扰着,无法自在地生活么?

于是赶紧入手阅读,结果发现书中内容真的很实用很治愈。

看着那些直击人心、温暖而有力的文字,我的心灵似乎得到了很好的安顿,烦躁也在慢慢减少。

这本书之所以有这么明显的效果,大概跟它的作者有关。

它出自心理疗愈专家苏绚慧,她是一位擅长失落、悲伤疗愈、早年生命伤痛与疗愈、依恋关系疗愈的专家,有着很丰富的经验,也出过多本书籍。

在阅读书中内容时,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本没有生命的书,而更像是作者就坐在我的面前,正用温柔的言语轻轻将那些温暖且有力的话语缓缓道出,让我内心的浮躁和纠结慢慢减弱,直至消失不见。

看的明明是文字,感受到的却是语言,这种感觉,真的好奇妙!

书中内容一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10种让我们界限失守的关系陷阱,这部分内容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边界是如何一点点被破坏的。

比如有些人看似很爱你们,实则是以爱之名对我们进行控制;有些人看似很愿意亲近我们,实则是在“侮慢”我们;有的人因害怕冲突而失去自我界限。

这些内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和老公、孩子、婆婆的关系,觉察自己有没有掉进这些陷阱。

经过反复觉察和调整,我的边界感慢慢变回清晰,也更愿意去守住他人,尤其是孩子和老公的边界了。

很多烦恼和冲突都是边界不清引起了,当守住自己和他人的边界,烦恼和内耗自然就少了。

第二部分讲了10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操控者,这部分内容帮助我们觉察自己是否有被他人操控,或者操控他人。

这些内容让我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产生了很多思考,比如在看【责任感偏执的操控者】时,我想到了自己对女儿的控制。

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为了帮助她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我经常对她很严厉,但是这样做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效果。

相反,我们母女间的关系正在向糟糕的方向发展。

书中提到“一个总认为别人出错、只有自己最正确的人,他所看见的世界会是别人总是出错的糟糕世界,他认为没有他来纠正和监督,所有人都会懒散、怠惰。这种人活得像把铁锤,每天都与人针锋相对,都在敲打、校正他人。”

反思自己对女儿的态度,似乎就是这样子,我总担心她做不好自己的事情,所以总是提醒她,督促她。

但是,6岁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自然也不喜欢这种被控制且否定的生活状态,所以她在反抗。

我真的太庆幸自己读到这本书了,不然,我真担心自己跟女儿的关系会越来越糟糕。

经过书中给出的方法进行调整后,目前我们母女俩的关系改善了很多,她又变回那个喜欢吱吱喳喳在我身边分享她在学校的所见所闻的快乐小女孩了,我真的很开心。

如果说前面两部分是总结现象,找出问题,那后面两部分则是给出实用的方法论了。

书中第三部分给出了10种修复与疗愈个体界限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内在和纠结,找到改变现状的出口和方法;第四部分则给出了设立个体界限的十项练习,帮助我们成为平静而有力量的人。

个人觉得第四部分的练习真的很实用,比如在练习做自己时,作者提到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聆听自己的内心。

比如,当发生界限冲突或突发事件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试着去厘清和辨识:

“我有什么感受?”

“我在想什么?”

“我想要做些什么?”

“我想要什么样的情况发生?”

这些问题看似很简单,但是如果你真正投入去思考,真的可以让你更好地厘清和辨识自己,从而从众多信息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部分,随后做出适当的取舍。

讲了这么多,最后还是想说,如果你正在陷入情绪内耗,或者会间歇性精神内耗,这本书真的值得一读,书中不仅有很多干货,如拿来即用的练习,还有很多温暖有力直击人心的句子。

如“其实,你不必强迫自己做别人的烈日冬阳,也不必非要证明自己善行感人。别人有权利悲伤,有权利高哀悼,有权利经历他想经历的生命体验,有权利决定如何实现他想要的人生,成为真实的自己。”

如“大多数时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做错了什么,而是他人自己都没有察觉,他们为何要面对社会和别人引发如此的怨气和仇恨。”

如“一个有实力且认真面对自己生命的人,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议论别人身上的。如果有个人成天在背地里议论别人,这可能是因为他只擅长这件事。”

正如前文所言,书中并没有告诉我们多专业的理论知识,阅读它时,你会觉得自己更像是在听作者在一旁温柔地将书中内容娓娓道来,亲切、自在、平和,让你也情不自禁进入到与她相似的状态中。真心推荐给深陷在情绪内耗中的每一个你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