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攒钱这件事情上,当用则用比省吃俭用更有效

 向日葵美好生活 2023-10-12 发布于山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很多小伙伴一提起攒钱这件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省吃俭用。对于我们的父母那一代人来说,由于当时的物质条件比较差,物质资源比较匮乏。通过省吃俭用的方式,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一些存款。

但是对于现在的90后和00后而言,物质资源比较充足,消费诱惑也比较集中,省吃俭用的这种攒钱方式,并不适合于当代的年轻人。

这里的省吃俭用指的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压抑自身正常的消费需求,减少正常的消费活动换取存款金额的增加。

从表面上看,在短时间之内通过省吃俭用,确实能够积累一些存款。但在省吃俭用的过程当中,如果总是充满委屈或者不甘心,那么长此以往一定会引发报复性消费。


因为省吃俭用背后,对应的是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如果长期处于生活质量下降的状态中,就会对攒钱的意义产生质疑,甚至会对工作和生活的意义产生质疑。一旦产生质疑,为了找到所谓的心理平衡,就会通过报复性消费宣泄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


相比之下,在攒钱的过程中,坚持“当用则用当省则省”,要比盲目地省吃俭用。更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攒钱习惯,降低因为攒钱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提升攒钱过程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现有的工资水平满足日常生活开销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有些人成为月光族和月借族,是因为进行了超出自身经济能力承受范围的消费。

比如某些人,在月薪3000元的情况下,即便选择分期付款,也要购买最新款的 iPhone手机,或者为了面子,不惜一掷千金,购买单价数千元的高档化妆品。


手机和高档化妆品都不是生活必需品。将大部分工资收入都用来购买非生活必需品是导致年轻人钱包被掏空的重要原因。

有些人很擅长省小钱花大钱(比如10块钱的油费必须省,但几千元的手机说买就买,没有进行慎重的考虑)并将这种行为称作所谓的省吃俭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想要坚持做某一件事情,首先要在开始行动之前,降低做某件事情的心理成本,并建立起正向反馈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避免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出现畏难情绪。一旦出现畏难情绪,即便完成某件事情本身的难度系数并不高,也会因为焦虑和恐惧而影响正常发挥。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为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买单,而不是为广告和商品宣传买单。有些人之所以持续月光没有积蓄,就是因为陷入了商家和网络平台精心布置的消费陷阱。

让自己的钱,在不知不觉中消费一空。饥饿营销也好,尾数定价也罢;其本质都是制造消费焦虑,营造商品价格较低的假象。


在攒钱这件事情上,当大家把自身的注意力,从对于外在物质的关注,转变为对于自身成长的关注,就能从根本上降低物欲,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和消费。

当大家确定了具体的攒钱目标,明确了攒钱对于自己的意义,自然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攒钱方式,并顺理成章的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攒钱计划。


在攒钱这件事情上,最有效的办法是:珍惜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消费的每一分钱,让每一分钱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减少因为虚荣心作祟或盲目攀比,而引发的一系列的冲动消费行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