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窗山色落吟边(3)

 宜昌石头书屋 2023-10-13 发布于湖北

  

这次看见宜昌市政协和宜昌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调研组“六月活动”远安计划表上有“嫘祖镇”的时候,立刻就动了心。

计划安排是2023年6月15日上午由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孟美蓉、宜昌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曹水兵率领的宜昌调研组成员牛军、余红等在县政协机关三楼会议室参加由县政协副主席金华新、县政协文史委主任邱安凤主持召开有城建、档案、文旅和地方文史专家参加的座谈会。鸣凤宾馆午餐后开始现场调研重点历史文化遗存:远安县古城墙历史文化街区、远安县博物馆、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66机关旧址;(重点来了):调研罗汉峪古临沮小道、嫘祖文化园、嫘祖镇化石街,晚餐后返程。

如果说“嫘祖镇”让人心动,那“罗汉峪古临沮小道”就更令人跃跃欲试。想起了有一年因道路翻修,还曾经与同事步行十四公里走过那条“两山对峙,悬岩峭壁,有些地方几见一线天模样”的“罗汉峪”,以及“一声炮响,几根绊马绳,就将过五关,斩六将,敢于单刀赴会,威震天下的关羽掀翻在地”的“迴马坡”。就决定自报奋勇去参加这次远安调研。

可是千算万算就是不知道孟主任和曹会长会因为天气炎热而临时改变行程。用临上车前笑嘻嘻的曹会长的话说:“嫘祖镇都是仿古建筑,没什么好看的!”而这样的变动余红居然提前没对我说。我就有些宜昌话所说的“要哭不得瘪嘴”:人家是想故地重游好不好?是想看看几十年后的苟家垭变得是否面目全非?和毛宁唱的那样:“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据史籍记载,远安县城墙始修于“明成化二年至五年(1466-1469年),主要是为了设兵备御。”“城墙外为青砖砌筑,内侧为垒土围城。”“成化四年(1468),县治从亭子山(今旧县镇)南迁于此,取名'鸣凤’。”不想“崇祯七年(1634),寇至城陷(为张献忠部所陷)”。

时隔很多年以后,又一次从那个设石拱门,宽3.54米,高3.14米,深8.4米,两券两拱、石拱的远安城门钻出,城洞里设置了隔离石墩,可摩托车仍轰鸣着从此穿行。谁会想到在这个小县城里居然还保存着的一截一里多长的古城墙。静静地矗立于沮河岸边,望天上的云卷云舒,看城外的花开花落,听沮河里的潮涨潮消,就是不知还记不记得我这个重游者?

离开正在和当地文史专家争论远安县城何时建成的牛军,离开沿着杨柳树下欣赏古城墙、抒发思古之幽情的联合调研组,独自一个人去看空空荡荡的栖凤园中间高台上那个没见过的凤凰雕塑。发现我情绪不高的余红跟过来问我有何发现?回答:“这个以前没有。”问了一下随行的当地文史专家,那尊全省绿化第一县的石碑还在。人家追问了一句:“老师想去看吗?”摇摇头:“就是问问。”可是没有人告诉我,那碑早被挪到石头店去了。为什么?不知道。

远安最著名的名胜古迹无疑就是鸣凤山。“如凤之将啸”,这是公安袁中道对鸣凤山的形容。可黄帝与嫘祖在此山“轩辕洞”成婚,就有些滑天下之大稽了。不过,信徒们从“头天门”爬1988级凿石为梯,狭窄陡峭的台阶到山顶,去看那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鸣凤山道观,还是真有的事。

听过了有关明清时期开凿镌刻摩崖石刻的介绍和展览,开车来到脚下是水流成溪,眼前是一挡水坝,流水越坝而溢,坝上静水如镜,坝下流水潺潺。一侧山壁上有原文化部长王蒙题写的“鸣凤”两个五米见方的大字,大家就在岩下合影留念。想起了那个名气很大的“刑部苏爷爷遗鞋处”,问了地方文史专家,回答是“不清楚”,就哑然一笑:天知道那位“苏爷爷”是何方神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