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dzabliu 2023-10-13 发布于山东

汉字构形及规范书写研究中心 辛昕 编著

明代书法家李溥光在其《八法解》中其中讲道:一字之法贵在结构,结构有道则字无不佳。也就是说,只要间架结构把握得好,写出来的字就没有不好看的。

间架结构的把握则由笔画的长短、倾斜的角度、形态和结体位置直接决定。由于规范楷书字原本就是以书法家手写出来的字作模板(民国时期西冷印社书法家高云塍便是规范楷书字活版字模书写第一人),并由现代电脑科技工作者利用电脑科技技术制作成电脑印刷体字的。所以,规范字的形体特征正是手部生理控运笔的真实反映,只有执笔方法正确时笔画规范书写才省劲省力,规范化程度才高,要想练好规范字就一定要进行正确执笔。

如横画书写因系指控并以腕骨支点为圆心、以腕骨支点到笔尖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做画弦运笔而成,因此楷书字的横画都向右上方倾斜、短横画更甚。而且发现,古今楷书名家所写楷书字的横画倾斜程度基本都保持一致,比较统一。经本人研究发现规范楷书字的横画倾斜度正好是黄金分割组合图中连接其中2个黄金分割点所形成的倾斜线的倾斜程度,并经测定为向右上方倾斜8.268度。因与古今书法名家楷书字的横画倾斜程度基本完全相符,因此该倾斜度被定义为楷书字标准倾斜度。

之所以书法名家都写出同样的倾斜度,便是正确执笔状态下手部控运笔特性的真实反映,也比较容易轻松自在地写出这样的倾斜效果。如果执笔方法不正确,便难以写好横画,把倾斜度写标准也就费劲了。

再如,右点画多以向右下方45度倾斜、左点画多以向左下方75-80度方向倾斜;撇画多向左下方45度倾斜;竖钩、横钩、弯钩的钩向都为左上方45度。斜钩、竖弯钩则向正上方钩出;斜捺画多向右下方45度方向倾斜等等。这些都是正确执笔状态下手部生理运笔最为舒服的走向,书写起来比较省劲省力。如果执笔不正确,要想把笔画形态写规范到位就比较费力难做到了。

一、正确执笔动作

硬笔书写正确的执笔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二捏一托一靠虚握中空侧立2545。

二捏一托,具体就是用拇指端指肚侧向正捏和食指端指肚侧向正捏住路距笔尖端2.5cm的位置,并用中指端左侧面从下方托起笔杆。而且拇指和食指捏笔杆时不能交叉还要留出1mm的小空隙,以便做收笔运动时避免指端打架。二捏一托使三指前端通过左、右、下三个接触点形成三角形受力而使笔杆端保持了稳定性。

一靠,则指笔杆上端要支靠在食指上根部骨关节微偏上位置处,以便在三指控笔运笔时笔杆可以灵活动作。笔杆上端支靠点不能在食指上根部骨关节靠下位置,最忌讳落入虎口,以使笔杆被锁死,动弹不得。

虚握中空侧立,则指五指自然虚握呈中空状(以手心内可容纳下一个中成药丸为宜),并以虚弯的小指和掌形成的侧面立于桌面。

此时,笔杆整个呈向左前方45度倾斜的最佳初始状态。同时,右、左前肘分别以向左前方45度、右前方45度方向交叉式自然放置在桌面上,写字时笔尖位于正前方,保持身正坐姿也能看清笔尖位置和字迹。每向右书写六七个字,再向左移动一下纸张位置回归原位。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很多家长和老师总是纠正学生不良坐姿,可怎么也纠正不过来,原因就出在执笔错误上。执笔不正确时,往往为了看清笔尖和字迹而导致写字时钩手腕和扭头歪身现象。可以说,执笔方法不正确正是导致坐姿不端正的罪魁祸首

二、正确执笔状态下的控运笔规律

当执笔正确时,各种笔画规范形态书写便由指部相互协调以及与腕部协同转动,写出相应的线性、弧线性、折及钩尖笔画,并表现出倾斜、竖、圆弧、45度、60度、30度等形体特征。而且字的大小一般以0.6-0.8cm见方最为合适,最大以不超过1cm见方为宜。

下面介绍各种笔画的形态及生理运笔特点。

(一)点画

如右点画,指控腕不动,仅靠拇指、食指端用力收笔和中指端上托即可完成,因拇指短粗有力,故方向右下方30度倾斜。而长点画因长而其有下坠感,故角度接近右下方45度倾斜。左点画主要靠食指用力故向左下方60度倾斜。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2.横画

手写体楷书的横画并非水平之态,而是向右上方倾斜,短横画尤甚。

之所以会倾斜是因为正如前面所说,书写横画时实为以腕骨支点为圆心,以腕骨支点到笔尖距离为半径从左上方45度圆弧点为起点向右作画弦运动,至圆弧上右上方60度方向倾斜。其倾斜的标准度数为右上方8.268度(这是辛昕老师研究发现的恰为黄金分割组合图中2个黄金分割点连线的倾斜度,并由国家行业设计大师辛德林制图测定)。

而长横画由于在字中起到了使字平衡稳定的重要作用,因而要有意写得较为水平些,倾斜度要小得多,约为5-6度。

横画书写时,靠指控腕动完成。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3.竖画

因竖画对字的平衡稳定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竖正则字正。因此要写得垂直为好。

因硬笔竖画最长不过1cm,仅靠食指端收缩下压、拇指端右压与收缩的控指动腕不动动作即可完成。因不作弧性运动而可下拉成垂(直)线。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4.撇画

斜撇画是一种向右下方倾斜形态。主要靠食指端向左下压和中指端侧指肚左推力以及拇指端把控,再加上腕部向左旋转微动协作完成。但因要向左下方拉长,便需有指伸过程,因此其不但向左下方倾斜,并产生了圆弧状形态。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其倾斜度:平撇,因为要平坦些,倾斜度最小为左下方30度;长撇和短撇基本都为左下方60度。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而竖撇和竖弯撇,因为要先竖后撇,根据字形特点竖与撇的长短关系有别,而使撇的程度不同,而产生了竖与撇各半自然过渡连接竖撇画和竖较长于撇而显撇的急促突然的竖弯撇画。这两种笔画尽管都是竖撇但在字中彰显的效果却有很大区别。与斜撇的作用和区别也就更大了。所以,如果在书写时分清了斜撇、竖撇、竖弯撇的区别,该写成啥样形态就尽力表现出来,那么写出来的字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5.捺画

捺画素有一波三折之称。斜捺画身斜直尾变平,即中间呈斜直线形,尾部变平。

斜捺画书写亦由笔杆呈左前方45度倾斜状态下,拇指、食指端收缩弯曲向右下方施压,画出向右下方45度方向倾斜的笔迹,至尾部变平势而出。因捺画之身书写时指端压力渐变重,写至尾部时用力致极最重,是各种笔画书写时用力最大笔迹最重。变平势时便有写横画之动作,故整体呈前轻后重,尾有弧状平出之态。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而平捺因常在字的底部出现(如走之底中的平捺画),对字的平衡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托举作用,故十足地表现出一波三折之势,且二折之身倾斜度要小得多,一般为右下方15度倾斜。而一折之头部则向左下方15度方向倾斜,尾部则向右上方45度方向倾斜。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斜撇、建字捺、平捺画尤如鸽子不同状态下的身段,头、身、尾与鸽子的头身尾相对应。特别是平撇画又如伸着头和身子追赶小男孩的身段,还如大海波浪一波三折,极其象形有趣。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写捺画时,心中若有这等比喻的形象在心,一定会把各种捺画刻画得惟妙惟肖,十分生动。

6.钩画

钩画有各种钩,但钩向只有正确执笔状态下最为舒服的45度、90度钩向两种。

如竖钩、弯钩、卧钩均为向左上方45度钩向,横钩为左下方45度钩向,斜钩、竖弯钩均为正上方钩向。

各种笔画形态特征及规范书写技术

所以,规范楷书字的笔画规范性是正确执笔时使笔杆呈左前方45度倾斜状态下人手部生理运笔属性的真实反映,也是人们书写最为省力省劲的书写状态下能够很好表现出来的。

本人在今日头条曾于2022年11月29日的《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规范字笔画书写规律及形态之美(一)》、2023年7月13日的《规范楷书字笔画形态与手部生理控运笔特征探秘》、2023年8月5日的《规范楷书字之基本笔画形态特征(1)》等文章中均有相关赘述。收藏、转发、转载者众。今日,作再次整理发布,以享读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