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分析诗歌中 情与景的关系?

 君月之家 2023-10-13 发布于河北

中国古典诗歌最讲究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般由情景关系构成。这里的“情”指作者的思想情绪,欲望追求等;“景”指的作者之外的自然景物、事件、活动等。处理好二者关系成为诗歌创造意境的关键:情与景能浑然天成,则意境生成;情与景格格不入,则毫无意境。古典诗歌情与景的关系有以下常见的处理方式。
一、触景生情
人在常态下,其感情比较平静,但一旦受到外界特定情境的触发,本来潜藏于胸的某种思想感情就可能会被唤起而释放,从而凝成诗篇。触景生情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能够唤起情感活动的客观世界(景),二是创作主体要具备一定的能因客观世界激发出主观感情的心理灵敏感,三是创作主体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因此生成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首联突出秋天寥廓凄凉的特征,景中渗情。颔联视野开阔,写出夔州山城的地理特点,“触景”是具体的,又是宏观概括的。颈联写自身所处的境况——“万里作客”、“百年多病”。尾联写由萧瑟的秋天和苍莽的山水及自身的境况共同唤起的感情——“艰难苦恨”、“潦倒”。就景而言,万木摇落的深秋,荒凉僻远的山城,本来有一种压抑苍凉的况味。这种况味和杜甫自身的“老”“病”“艰难”的处境融合扩展,使悲怆情调愈见浓郁。全诗的意境,就是触景生情生成的意境。
诗中的景并非客观世界的单纯复现,而是经过作者苦心经营的,这个景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情指向性。杜甫笔下的秋景本来就有萧瑟凄凉的况味,况且古代就有“悲秋”的传统,触凄凉景生悲苦情,符合人之常情。这种景与情的相应,使意境更为感人。
二、融情入景(移情入景)
所谓融情入景是指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成意境。触景生情和融情入景的区别是:触景生情,情由景引起,同样的景往往唤起类似的情;融情入景,情感先行,诗人将情注入所描写的景中,不同的情会给景物著上不同的感情色彩。
如欧阳修《戏答元轸》: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间归雁生相思,病下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欧阳修青年时,曾被贬到宜昌峡州夷州做官。夷州小城,地处偏远,山重水隔,眼下虽已是二月,但春天好像还未到小城一样。不过欧阳修那时还年轻,志向远大,因此虽然有山居的寂寞愁闷、“乡思”的缠绕,但更多的是伺机而发的热情。眼前无花无春的景况,他并不感到悲伤绝望。诗中枝上的橘,欲抽芽的笋,都隐含一种新兴的萌发的希望,他坚信将来的道路会宽起来的,“野芳虽晚不须嗟”,暂时受抑仍保持昂扬的胸襟,每句中都有体现。正是欧阳修的这种政治家宽解和远见,他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城早春的景物中,使景物着上温暖鲜明的色彩,读之使人精神振奋。
三、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中国诗学特重情景相生,情景相生可以说是前两种情景关系的有机结合,情和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夫之《姜斋诗话》)。 抽去感情,孤立写景,诗歌就会失去灵性与感染力,从而失去生命。单纯写情,离开了景的烘托,诗歌又会显得突兀,不自然,缺少形象性和含蓄性。惟有心物融合,才能写出意境浑成的佳作。
杜甫《旅夜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曾在成都担任过严武的幕僚,仅六个月就受排挤而辞职。严武死去后,他在成都孤苦无依,只得携家离开草堂,乘舟东下,再度漂泊,这首诗写于漂泊途中。首联写“旅夜”所见的近景,月夜孤舟,微风阵阵,细草拂动,寂静与孤独笼罩一切。颔联写远景,境界阔大雄浑。“垂”“涌”烘托平野的辽阔、大江的汹涌。这两句以磅礴开阔的气象反衬了首联孤舟夜泊的凄清情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颈联由写景转为抒情,以曲笔反语抒写无由施展胸襟抱负的愤懑不平。尾联触景生情,以景自况,用辽阔的“天地”反衬“一沙鸥”的孤独无依,沙鸥是孤舟,更是诗人。全诗描写旅途月夜景色,抒发漂泊生活孤凄的苦闷,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成为情景相生的名作。
四、显景隐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偏重含蓄蕴藉,唐司空图主张要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在情与景的关系中,显景隐情表现为全篇都是景物描写,作者的情感倾向,几乎不出现在诗歌的文本中,作者的情感隐藏在景物画面中。这种意境创造的方法,与移情入景不同的是,落实到文字上的情感词极少,作品的感情指向性相当隐蔽。至于此中的感情,要读者反复吟咏体味,才能领略其言外之意,获得回味无穷的审美感受。
如韦应物《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描写滁州城西郊野西涧的风情景物。乍读此诗,感觉这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但联系诗人的写作背景,就可以看到它不单是写景,而且有所寄托,只不过情感隐蔽罢了。韦应物是中唐前期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他在滁州刺史任上就曾为自己无法抵制朝廷向百姓征敛繁苛赋税而内疚惭愧。他思归田园,羡求山水,当他来到西涧时,一景一物都令他怜爱共鸣。他为何“独怜”涧边的幽草?因为涧边幽草生机勃勃而又自甘寂寞,显示了诗人无意哗众取宠而甘于安贫守节的恬淡胸襟。他为何钟情树间啼唱的黄鹂呢?黄鹂除了反衬幽草的处幽守默外,还有自由自在、不受尘世羁绊之意。而那在春潮急雨中任自纵横于野渡的孤舟,更流露了诗人生当风雨飘摇的乱世,无所用其才的忧伤情怀。诗人将自己无奈的处境和思慕隐居的心声悄无声息地糅入富于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中加以表现,意蕴深厚而又了无痕迹,使此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
言景不言情,作者的目的仍在抒情,在景物中隐藏着诗人深深的感情,达到了“状难摹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构成了“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无穷意境,给人特殊的审美感受,使读者产生丰富的审美想象。
五、显情隐景(直抒胸臆)
诗歌的本质属性是抒情。创造意境的多种手法中,显景隐情体现了抒情的间接性;而显情隐景则更多体现了抒情的直接性。显情隐景要求做到:(1)作者要有真率的感情,且须是长期郁积于胸随时可能因外界激发而迸发的情,而不可无病呻吟,做作雕饰;(2)情要有所依托,仍要有物象、场景、环境等作为抒情的支点,情不能无缘无故、无依无托地爆发。
如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此诗是悼念亡妻韦惠丛所作。沧海深广,看过之后,别处之水,就再难引起注意。巫山云霞蒸蔚,为神女所化,相形之下,别处的云黯然失色。信步走过花丛,懒于回顾,除了爱妻之外,绝不再会眷恋他“花”。为什么懒回顾呢?一半是因为尊佛奉道、修身治学,一半是因为失去所爱。其实前一半也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寄托。这首诗既是直抒胸臆,又巧妙用典,对亡妻的忠贞不渝和深深的怀念抒发得既淋漓尽致,又深沉蕴藉。
显情隐景的手法很巧妙地利用直抒胸臆,直指人内心的强烈感情,使读者受到感染,引起共鸣,激发联想,形成意境。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典诗词情与景处理方法上,往往综合多种方法,特别是较长的作品里面。单纯的某种方法,很少能使一首诗或词有强烈感人的效果。

景与情的关系


二、内容概述

《书》云:“诗言志。”即是说,无论什么诗,最后都是用来抒发感情,用来表达志向的。从表达的途径上来讲,一是不借助外物,直接来表达,即直抒胸臆类;另一种是借助外物,间接地来表达,即间接抒情类。

     从诗歌创作的实际来看,第二种即借助外物来间接地表达感情在诗歌中所占多数。因为,诗是含蓄的,诗人总要借助外物来表现内心的情感,或物、或景、或事、或古迹,所以,根据诗人借助的外物的不同,我们又可把借助外物来间接地表达感情的诗歌分为“借物、借景、借事、借古迹”4类。

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要点阐释

    (二)借景一写景抒情诗——情景交融——情在景之特点与人相通处

1.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赏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点:

①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听觉、视觉、触觉等的变化。

     ②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③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④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2.诗词中主要的两种景和情的关系

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情,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

1)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

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写出了清冷的水乡秋夜,让人感到的是一份凄凉。而这正与诗人那颗羁旅在外的孤寂的心灵相应。

2)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以乐景写哀情。

杜甫《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看江水碧绿,山花烂漫,多么美好的景色,可后面一句“何日是归年”的悲情感叹,却是在前面的乐景下脱口而出,以乐景写哀情,更增一倍之哀。  

3.在表现手法上,情景交融的四种形式:

     情景交融包括四种形式,一是触景生情,二是借景抒情,三是缘情布景,四是寓情于景。

     ①触景生情:就是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的,不显露的,而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使之得以激发,引发作者将其表达出来。

     杜甫的《登高》就是典型的例子。《登高》前四句写登高见闻,常年飘泊、老病孤愁的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触景生情,抒写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颈联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在这里,客观景物引发了创作主体一系列相关的感情,这诸种感情交织融会为一种复杂但合情合理的心境,最终与景物融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意境。  

     ②借景抒情:也叫以景结情,即在诗词的收尾处以饱含深情的写景句子收束全诗。这类诗词的情先脱颖而出,尔后再以景衬情。此情是由景所触,只是为了突出激情,在表述上打破了常规顺序,先情后景。借景抒情,借助于景、物、人、事来传情达意,含蓄、委婉、蕴藉。

秦观《浣溪沙》是典型的例子: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是一首写早春晨景的词,“漠漠轻寒”是作者的感受,渲染了楼上孤寂的气氛。接着句句写景,最后一句,写飞花似梦,细雨如愁,作者巧用反比,以情喻景,借景写情,此时诗境之中,情景浑然玉成,臻至一个情景高度统一的意境整体。

     ③缘情布景:乃是因情选景,以情染景,景由情出,情傍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景物一旦着上了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也就意象化了,情中出景,景中寓景。  

例如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显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做杭州牧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一篇意脉顺畅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阃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衬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荡漾的境界中。这首小令从“忆”生发出美好回忆,词人一往情深地眷恋江南水乡春日融融、水绿如蓝、江花胜火的明丽景色,引人入胜,将读者也领到那优美的境界之中,油然而生欢悦之情。 

④寓情于景:只写景不抒情,凭借景物、人、事传情达意。寓情于景是意境创造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景往往是情的触媒和载体,情则是景的命脉和灵魂;情傍景生,景依情活,至于触到的什么景,寄的什么情,则因人、因时、因境而异。

例如宋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暮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这首词的写景和抒情结合得就很自然。


 写景抒情诗中情与景的产生及其关系

李少毅李守望主编的《唐诗宋词鉴赏训练三百首》(开明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从诗歌鉴赏术语上将写景抒情诗分为: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缘情写景、移情于景和以景结情。

李支舜编著的《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7月第1版)从表达技巧上将写景抒情诗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和以景结情。

其实,给写景抒情诗分类并不难。写景抒情诗,无外乎“景”与“情”二要素,抓住了景与情的产生及其关系,就很容易分出它们的类别。

如果从景与情的产生及其关系上分类,写景抒情诗可以分为:触景生情诗、寄情于景诗、缘情写景诗和景略情现诗;有些写景抒情诗实在分不清是上述四类中的哪一类,就笼统称之为情景交融诗。

下面逐类来解析这种诗中情与景的产生及其关系。

1.触景生情,也称之为即景抒情,通俗一点说就是见景生情。意思是说诗人在没有见到景时,心是平静的,没有生情;等见到这景时,心就不平静了,生情了,要写诗了。写出的诗,从形式上看,诗的前面是写所见到的景,诗的后面就写由所见到的景而生出的情。如: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前两句是写所见到的景,后两句是写由所见到的景而生出的情。再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前六句是写所见到的景,最后两句是写由所见到的景而生出的情。又如: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上阕是写所见到的景,下阕是写由所见到的景而生出的情。

2.寄情于景,也称之为寓情于景或融情于景,通俗一点说,就是情略景现。这种诗,从形式上看,诗中的每句诗都在写景,没有一句诗是抒情的,诗人所抒发的情都寄托在所写的景中。写这种诗的诗人,其诗情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形:

一种就是诗人见到某种景时而生情,但是写出的诗,从形式上看,写的全是所见的景,生的情不直接写出来,而是把情寄托于景中。如: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某一天所见到的景而生了情所写出的诗。诗写出来了,句句为景,情寄于景中,含情不露。再如: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是辛弃疾晚年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某一天所见到的景而生了情所写出的诗。诗写出来了,除了“谁家”的发问和“最喜”的流露两句外,句句为景,构成了一幅幅风俗画,情寄于画中。

另一种是诗人在做某事或见到某事或听到某事或想到某事时而生情,有了写诗的欲望,但写出来的诗,从形式上看,写的也全是所见的景,生的情不直接写出来,而是把情寄托于景中。这种诗所写的景其实是诗人凭想象所借来的景,并不是真正见到的景,所写出的诗才是借景抒情诗。如: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朱熹在读书时生了情,于是就把这种情用诗表达出来。怎么表达呢?寄情于景。也就说诗人将读书的一种感觉,一种领悟,不直接写出来,而是寄托于所想象的借来的景中。诗写出来了,句句为景,含情不露。

3.缘情写景,也称之为移情入景。写这种诗时,情与景的产生跟写寄情于景诗时的情与景的产生是相同的,只不过在形式上,诗人将自己生的情明显地移到所写的景上,其特征就是诗句运用了拟人或移就的修辞手法。如:

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的这首诗句句都是写景,但跟寄情于景的诗所写的景却是不完全相同的。前两句是所写见到的景,并由此生发了情,再将情移到景上,写出后两句,让后两句所写的景明显地染上诗人的情感。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说这后两句所写的景明显地染上诗人的情感,就是因为这两句诗运用了移就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所写的景染上诗人的情感。再如:

漫兴    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州。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的这首诗与上述秦观的诗,其情形是一样的。又如: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这首《蝶恋花》的上阕每句和下阕前三句都是写所见到的景,并由此生发了情,再将情移到景上,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最后两句,让最后两句所写的景明显地染上诗人的情感。

刚才说过,缘情写景的诗,情与景的产生跟写寄情于景诗时的情与景的产生是相同的。从上面所举的诗例来看,有整首诗是寄情于景的,但没有整首诗是缘情写景的。如: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某一天到江边寻花时所见到的景而生了情所写出的诗。诗写出来了,句句为景,可谓情寄于景中。但后两句明显染上诗人的情感,应为缘情写景;从特征上看,这两句诗运用了移就和拟人的手法。像这种诗,既可称之为寄情于景,也可称之为缘情写景。

4.景略情现。这种诗,从形式上看,诗中的每句诗都在抒情,没有一句诗是写景的。如: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句句在抒情,没有一句是写景的。略去的景只能从题目上看到一星半点。像这种景略情现的诗,在诗中是极其少见的,因为诗的抒情是要形象化的,而只有情没有景的诗是缺乏形象的,弄不好是不能称之为诗的。在古代诗歌中,既称得上是好诗又能算作景略情现的诗,也只能找出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别的诗例再很难找得出来。

从这首诗来看,景略情现诗中的情还是因景而生的。

5.情景交融,也称之为情景相生。其实上述所讲的四种写景抒情的诗,都可称之为情景交融的诗;只不过这四种情形的诗,比较容易分清景与情的关系而各有称呼罢了。当一首诗既有写景的诗句,又有抒情的诗句,可又很难看出是上述四种情形中的哪一种时,我们就笼统地称之为情景交融的诗。如: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苏轼的这首诗,前两句诗既有写景:水光潋滟,山色空蒙;又有抒情:晴方好,雨亦奇。后两句又拿西子比喻西湖,有形象也有情。虽然从题目上看,这首诗应当是触景生情的诗,但从四句诗的形式上看,很难说这首诗是触景生情,还是寄情于景,更说不上缘情写景和景略情现了。因此称之为情景交融的诗,是错不了的。

综合上述,写景抒情诗中的情大都是诗人因所见之景时而生的,或因所做之事或所见之事或所听之事或所想之事时而生的;景与情的关系无外乎这么几种:触景生情、缘情写景、寄情于景、景略情现和情景交融。诗歌中的这几种景与情的关系实际上也成了诗歌的几种表现手法。至于李少毅李守望主编的《唐诗宋词鉴赏训练三百首》和李支舜编著的《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考指导》都提到的“以景结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的诗呢?我们不妨看一下这两本书所举的诗例。这两本书所举的诗例都是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这首诗第一句写所见和所听之事(也可称之为景),第二三句写由所见和所听之事而生的情,最后一句再将所生的情寄托于所写的景中。可见,所谓“以景结情”,只不过是诗人在结句上运用了寄情于景的手法而已。

实际上,很多诗不是单独运用某一种手法的。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先是触景生情,后是寄情于景。

古诗词鉴赏:试用“三问解答法”

对于古诗词鉴赏题,可以采用“三问解答法”——这首诗写了什么,用什么手法写的,写的怎样(表达效果)。多年的阅卷经验证明,只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运用这个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例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问题1、这首诗的三、四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问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欣赏这首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