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队长官明目张胆吃住比士兵好,不怕激起士兵不满,导致兵变吗?

 泊木沐 2023-10-13 发布于辽宁

自从红军横空出世,官兵同吃同住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二者的待遇也基本相同。这在如今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可是在古代社会,这却是“开天辟地”的举动。

正如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何古代军队的军官总是可以明目张胆的吃的比士兵好?很明显问这种问题就是对解放军与红军的历史过于习以为常,而不了解真实的古代军官制度。

其实,古代军官之所以能够有别于解放军,大体上来源于三大原因,接下来我们一一解析。

一、古代军官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红军建军的年代里,毛主席一直都在向我们强调:红军的战无不胜不是来自于红军将领的伟大,而是整体红军战士的努力,是来源于老百姓的支持。

回看红军的历史,红军能够做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能够做到为老百姓挑水劈柴,这样的部队得到全体百姓的拥戴,使得自身不管他们遭遇怎样的挫折,永远不担心后勤,永远不担心兵源。

也正因为有这么强大的部队,毛主席才能缔造四渡赤水,粟裕才能打出60万灭80万的辉煌。

可是古代士兵呢?古代的士兵太强调军官的重要性了,以至于军官成为了整个军队的灵魂所在。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

古代并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也并没有使得百姓真心拥戴部队,这使得每一个个体士兵,对战斗没有自发性。

因此,想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就必须要确保军官对军队的指挥力。

记得有学者探讨过,中国古代的军队与西方军队最大的区别,就是西方军队人数少,所以可以列成方阵,做到极强的协调性。

而中国则不行,中国古代的军队人数很庞大,往往多达十数万人,那么该如何组织起至十几万自发性极度差劲的无纪律人员呢?

——这就只有通过海量的基层军官,对每一个小的个体进行严格管理,然后再通过最优秀的将领,对所有军官进行甄别提拔,最后再凭借着所谓的阵法掌握这支部队。

在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案例,就是通过不同将领军官对部队的掌握力的不同反应出来的。

例如著名的淝水之战,前秦政权的90万大军基层军官比东晋北府军差了两个级别,所以只要一撤退,大家都喊着逃跑,然后就崩溃了。

在这种背景下,古代统治者必须要吸取教训,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军官的重要性。

于是,在大的层面,一些传世名将登场,他们的存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命运;而至于在小的层面上,朝廷绝对默认军官对于底层士兵的优势。

既然要确保优势,那么军官吃住远比士兵要好是必然的选择,甚至,军官还可以对士兵随意的打骂,有的时候还掌握着生杀大权。

——这都是在这种特殊体背景下的产物。

二、古代严格的军队制度

除了对军官的高度依赖以外,古代政府也不断的制定相应的军队制度,在制度层面来提升军队战斗力,而这一做法又加强了军队的森严等级。

例如从秦国开始的军功爵制度。在秦国有20等爵位制度,而这些爵位全都是靠斩杀敌人的头颅来获得。根据记载:20个等级大体可以分为“士—比大夫—卿—侯”这四大等级。

其中,“士”这一级别包括“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四级。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

《商君书》规定:得到“公士”爵位的人同时能得到一顷田地、九亩宅地,还有官府指派的一名仆人。

当杀敌立功成军官后,而后就要按集体功劳来加官进爵了。

——只有部队斩首达到三十人以上,该队的百将、屯长才能记功;攻城战中斩首八千人以上或野战中斩首二千人以上,指挥的将军才能记功。

从第五级“大夫”开始,就属于“比大夫”这一级别,社会地位逐级升高,到达第八级“公乘”,出入可以配车。

第九级“五大夫”是一个堪称“分水岭”的爵位,拥有这一爵位的通常都是将军。

邯郸之战中,秦军一开始的统帅王陵就是五大夫爵。

从“五大夫”往上,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这些爵位之前大多是秦国的官职,后来慢慢与职位分离,变成爵位的名称。

简单的来说,在士这一级别,普通士兵和军官的区别,就已经隔了不同的经济阶层了。

相比大夫阶层,普通士兵和军官的区别已经变成下层社会与上层社会的区别了。至于更往上的卿与侯,那已经是统治者与底层民众之间的区别了。

毫无疑问,在这种明显的区别下,士兵必须严格的服从这些等级的命令,必须要对他们保持绝对的尊敬,否则是要被法律惩罚的。

当然,这些从秦朝开始的制度,也不完全是震慑底层士兵的,其实也在激励着大家前进。

因为法律规定了上层的军官有什么待遇,大家只要努力都可以获得这种待遇。虽说秦代以后这种上升通道越来越狭窄,但一直到明朝末年,也还是留了个“口子”。

因此这套体系下,军官在士兵面前表现的越高高在上,表现的特权越强大,就越能刺激士兵奋起杀贼,更良好的促进这套体系的运转。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军队内的不平等成为了军官和士兵都愿意努力维护的制度。

当然,除了等级森严的制度规定和士兵的奋斗动力以外,古代军官能够嚣张跋扈还有一个更阴暗的缘故,那就是国家暴力机器的镇压。

——以明朝为例,明朝辽东地区时常出现军队欠饷现象,这有一定程度上是政府拿不出钱来,但也有很大缘故是上层军官吃了空饷。

面对上级长官盘剥自己,有些士兵自然会奋起反抗,于是辽东地区爆发过不少兵变。可是,关于欠饷斗争最后往往是付出血的代价,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戚家军的欠饷斗争。

关于戚家军的故事,相信每个国人都很熟悉。

而根据历史记载:戚家军当年不仅打日本人很厉害,到了东北打蒙古人也很厉害,是辽东地区颇有战斗力的军队。

可是,就是这样一支军队,因为不发军饷,士兵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对上级长官申请诉讼,结果被朝廷镇压,天下无敌的大明劲旅被斩杀殆尽。

试想一下,有哪支部队的贡献有戚家军大,有哪支部队有戚家军能打?

就连他们因为反抗长官都被杀了,其他的士兵又怎敢轻易反抗自己的长官,虽然只能看着长官好好享受,自己只能压着委屈,好好努力,即使没有工资白工作。

三、官的来源

以上两点重点还是在聊军官特权给军队带来的优势。

在奋斗之初,的确能够产生良性循环,并且得到士兵和军官的拥护。但是,一个王朝肯定有历史周期率,一个军队制度自然也是如此。

伴随着王朝承平日久,各项制度开始腐化堕落,尤其是在军队体系内,变得更严重。

在早期,秦汉唐宋的军官都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都是凭借战功获得的。

可是到了王朝后期,军官的来源就变得有些复杂,他们已经不仅仅是战场上杀出来的了,他们变成了世袭和卖官欲绝制作的产物。

还是以全文提到的戚家军为例,戚继光虽然打出了一支优秀的部队,可他本人就是继承他老爹的职务——登州卫指挥佥事。

由此可见,军官在王朝后期已经变成了一种世袭,底层官兵根本看不到出路。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底层官兵已经没必要维护这套体系了,为何他们还是老老实实看着上级享受特权?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根本不敢。

在过去,军官是靠着实打实的军功上来的,他们的权利来自于法律,谁违法会遭到国家的打击,所以士兵们都不得不拥戴这些特权军官。

然而,当军官变成世袭后,国家法律的保障的确弱了很多,可没奈何这个军官个人的实力强了很多。

还是以戚继光为例,人家十几岁就继承了职务,老兵油子都可以欺负他。

但戚继光背后是一个军队世家,家族一大帮练武的,就连他老婆也是武林高手,而且在军队内部盘根错节,谁敢真正惹他,他真有能力绕过法律弄死别人。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地头蛇力量比国家法律还要厉害。

除了世袭以外,还有就是买官卖官。

根据资料记载,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古代就已经公开卖官,并且将其形成制度。在那时候,缴纳朝廷100石就可以获得右更爵位。

到东汉末年,汉朝卖官现象变成了常态,甚至还成为了皇家的重要收入来源。

例如汉桓帝时期,“初开西邸卖官,自关内侯、虎贵、羽林、入钱各有次。又私令左右卖公卿,公千万,卿五百万。”

连公卿级别都已经可以明码标价,由此可见卖官之盛况。

到隋唐之后,朝廷实行科举制度,卖官现象略有约束。但临到清朝,又迎来了一波狂潮。

——以乾隆39年为例,文官捐款,最高可以到郎中,武将捐款最多可以到参将。当时一个道员为16400两,一个知府为13200两。

更离谱的是,有不少优秀人物通过捐官,然后出将入相。

例如李世杰,此人就是捐官出身,后来一路干到兵部尚书,四川总督。还有张允随,此人也是捐官出身,后来一路干到云贵总督和东阁大学士。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看出,王朝的后期是有相当多的人可以买官成为军官的。

像这些人成为军官后,一定会想尽办法捞钱回本,那么他们享受比普通军官更好的待遇是必然的,而且也是得到朝廷默许的,否则他们为何买官?

当然,底层的士兵也可以反抗他们,毕竟这些人是买来的空降官,在军队里面没有威望,好像也不是地头蛇,那么士兵能不能弄他们呢?

——答案是也不行。

别看这些空降人员没实力,其实他们能够花大价钱买一个官,本身的财力肯定是不差的。

而且,古代卖官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下层的人花钱买官,上层的人拿钱办事,而且必须要确保售后服务,否则将会影响卖官市场的生意。

而能够卖官的人,往往都是兵部的大佬,甚至是皇帝,试想一下,有哪个小兵敢去挑战这些大人物?

那自然只能默许这些人来军队里做生意,自己也努力攒钱加入其中。

四、军队的保障体系

对此也许有人会问,难道就不能有如岳飞一般的军官吗?他自己带头与士兵同吃同劳动,打造一支纯洁的战斗部队。

历史上也不乏岳飞这类人,可是这终究只是个例,毕竟岳飞的秋毫无犯,是因为朝廷敞开了军饷供给他。

如果没有了军饷,甚至连军官都活不下去的地步,那么这个梦想就只能向现实低头。

根据资料记载,从秦汉往后走,士兵的保障体系就越来越有问题。

在秦汉时期,士兵还能够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的军功爵制度获得较好的待遇,至少军饷还是比较充足的。

而且在很多时候,军官允许士兵抢劫被占领区,队伍里面还有军妓供大家释放生理需要。

可在唐宋后,国家饱受丘八的折磨,宋太祖赵匡胤从此以后自废武功,对军队体系进行前无古人的打击。

士兵们不仅要脸上刺字,而且军饷也少的可怜,在社会上还得不到一丁点的尊重。

到了明朝,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士兵不仅被歧视,工资拿的极少,而且到后来工资都没了。

正如前文所说,辽东地区不止一次欠军饷,戚家军也是因为讨要工饷被灭。

在这种连军官都活不下去的背景下,再纯洁的军官也只会被劣币驱逐良币,他们逐渐走上了吃空饷,盘剥底层军官,享受特权之路。

总而言之,古代社会没有像解放军一样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他们就是一个阶级盘剥所有阶级,士兵调动不起积极性,于是他们只能用自己的逻辑,利用不平等性利用剥削来逼迫士兵为他们服务。

可到最后,只能将军队整垮,以至于出现了明朝末年六万八骑兵消灭了百万明军的名场面,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历史的教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