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9年白求恩逝世,临终前写下遗书告诉聂荣臻:三件特殊的事要做

 泊木沐 2023-10-13 发布于辽宁

1938年6月,一位洋大夫率领一支医疗队风尘仆仆的抵达了山西省五台县金刚库村,这行人在当地受到了中共高级将领的热烈欢迎。

在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寒暄后,洋大夫便开门见山的询问道:“尊敬的司令员同志,请告诉我哪里是我的战斗岗位?”

看着这个不远万里前来支援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一位中共高级将领原本想劝说他先休息一下,再投入工作。不过洋大夫却坚持表示:“我不需要休息,可以立即投入战斗。”

洋大夫说话时,目光中透露出一股坚定与执着,让一旁的中共高级将领颇为钦佩。

于是他立即指示有关人员为洋大夫安排起居、工作等具体事项。此后,这俩人在战火纷飞的恶劣环境中逐步结下深厚的革命情谊,二人之间的故事,也一直传承至今......

那么上文提及的洋大夫和中共高级将领究竟都是谁——前者是志愿来华的加拿大医生诺尔曼·白求恩,而后者则是开国元帅聂荣臻。

1890年3月3日,诺尔曼·白求恩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的一个牧师家庭,他自小爱好冒险,有探索精神。

青年时期,白求恩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毕业,开始走上从医道路。此后,他先后担任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等重要职务。

这些身份,毋庸置疑也是他医术精湛的体现。

1935年11月,白求恩顺利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当时为抵抗法西斯主义扩张,在1936年他还主动报名参加了西班牙内战。

随着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

为支援中国,美国特意成立了国际援华委员会,获悉此事后,白求恩踊跃报名,并决定组建医疗队前往中国抗战。1938年初,白求恩从温哥华出发,历经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

当时得知白求恩特意率医疗队前来救急,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在交谈过程中,白求恩表明自己愿意到晋察冀地区开展医疗援助工作。

毛主席颇感欣慰,还打趣说:“在那个地方,古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这则让白求恩更加迫不及待想要见一见这位传说中的“鲁智深”。

而另一方面,对于深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聂荣臻而言,他又何尝不想军队里能尽快拥有经验丰富、设施完善的医疗队支援呢?

——毕竟晋察冀根据地正遭遇日寇的疯狂围攻,作战环境十分恶劣,每天都有大量战士伤亡,更让人心痛的是其中不少伤员还是由于缺医少药、无法及时救治,最终失去的生命。

白求恩也深知前线战事吃紧,于是也没作过多停留,便赶赴晋察冀根据地。

经过一番长途跋涉,1938年6月白求恩率领的医疗队终于抵达山西省五台县金刚库村的晋察冀根据地司令部。

而当听说白求恩抵达前线,正在外地指挥作战的聂荣臻也匆忙赶回来迎接。当时聂荣臻想劝说他在休息过后投入工作,但白求恩却等不及了,于是出现开头的那一幕......

为妥善招待好这位难得的“医疗外援”,聂荣臻在衣食起居方面特意做出细致安排——比如向根据地有关同志作出特别交代:给他安排相对安全的居住环境。

但感受到特殊待遇后,白求恩却并没有“领情”,甚至还与聂荣臻发生过争吵。

事情是这样的,一开始为解决白求恩的伙食问题,聂荣臻特地找到一个会烤面包的师傅,同时有意安排伙房为他“开了小灶”。

而发现自己与周围的人待遇不同后,白求恩抱怨自己“受骗”,后来还前去找聂荣臻说理。

聂荣臻见到面前怒气冲冲的白求恩,则很无奈的表示:“白求恩同志,你能从这么远的地方过来帮助我们,我们无以为报,请让我们表达一下心意。”

但白求恩却严肃的说道:“既然称呼我同志,那么就请尊重我,不要给我特殊待遇,让我和你们一样共同战斗。”

听到这个回复后,聂荣臻也打心眼里对这个洋人产生了好感。

言归正传,白求恩在刚抵达根据地后,便开始展开深入、细致的调查,逐步摸清了本地的基本医疗状况。

针对药品奇缺、设备不足,以及技术力量薄弱等难题,他结合前期调查结果向聂荣臻提议尽快建设正规医院,同时培养技术骨干。

不过在聂荣臻看来,白求恩想法虽好,但条件却并不成熟——毕竟日寇经常扫荡根据地,在时刻要面临战斗的情况下,正规医院的建立与存在显得不切实际。

为解决根据地军民对医疗救助的需求,聂荣臻认为建立野战医院更为合适,于是他安排卫生部长等同志与白求恩共同磋商筹划。

经过一系列准备,1938年9月,一个集结了白求恩全部心血的模范医院在根据地落成。当时,出席落成典礼的聂荣臻也兴奋的向众人宣布:白求恩为医院院长。

院长这个身份,毫无疑问是对白求恩工作的肯定与认可,他在激动之余也下了一番誓言:一定不辱使命,干好这个职务。

只是好景不长,日军后续集结重兵围攻根据地,刚落成的医院还是被摧毁了......

看着眼前一片断瓦残垣,白求恩情绪低落,很长时间都没心情吃饭,好在聂荣臻在一旁安慰、鼓励,才让白求恩再次振作起来。

1939年初,聂荣臻特意抽时间宴请白求恩,期间鉴于战争残酷性的现实,他向聂荣臻提出:搞流动医疗队的想法。

在得到聂帅支持后,白求恩开始精心打造流动医疗队。

——为了方便工作,他将一些药品、手术用具放置在特制药箱中,并用骡子驮着开展医疗救治。通过“流动医疗”的方式,白求恩救助了不少人。

后来为了尽可能救治更多伤员,白求恩主动请缨:深入冀中前线。在他看来,只有离伤员越近,才能最大限度的挽救生命,当然这也是他多次亲历生死考验所得的经验。

冀中前线的工作告一段落后,白求恩也曾经返回过根据地大本营。

在受邀出席根据地纪念七一的党员大会期间,他向聂荣臻表示:想回加拿大,一方面是宣传八路军的抗日成就,另一方面则想尽力获得更多国际资金与物资支持。

只不过白求恩的回国计划却一直被搁浅,其中缘由并不是没有得到聂荣臻与中央的应允,而是日寇的新一轮扫荡,导致希望破灭......

1939年10月,日军再次集结大军进攻根据地。险境之中,白求恩对聂荣臻说:“自己绝不会在此时离开部队,一定要等结束战斗再考虑个人行程。”

话音刚落,白求恩便果断率领医疗队出征,抵达前线所在地“滦源摩天岭”。

在一次手术过程中,他不小心刺破了左手中指,后续引起发炎症状。而在手指未康复情形下,11月初白求恩又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即:为一位患有烈性传染病的伤员做手术。

——当时他不顾周围人的劝阻,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开始手术。

11月10日,白求恩出现持续高烧症状,病情不断加重。得知这一情况后,聂荣臻向他下了转移至后方医院治疗的死命令,同时安排人手,不惜一切代价协助其转移。

但他们的努力,依旧未能阻挡病情恶化,白求恩还入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11月11日,已意识到即将离开人世的白求恩,用最后的一口气写下了生前的最后一封信......

在这封信中,白求恩主要是向聂荣臻特别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信件内容很长,但除了问候、告别的话后,剩下的大体是告诉聂荣臻:有三件特殊的事要去做。

第一,要把自己的遗物做细致的归属安排。

比如行军床和皮鞋留给聂荣臻夫妇;马靴、马裤给冀中区的吕司令;贺龙将军也给一些纪念品;医学书籍和闹钟给卫生院学校;毯子送给勤务员、马夫;照相机给沙飞......

第二,嘱咐聂荣臻要买足量的药品

即:每年要买二百五十磅奎宁和三百磅铁剂,专为治疗疟疾和极大多数贫血患者;千万不能去保定、天津一带买,那边价格太贵了。

第三,转告美国与加拿大人民。

即:告诉他们我十分快乐,最近两年是我生平最有意义、最愉快的时日。

从这三点可以看出,白求恩到临终前依旧挂念着中国,想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最后一点贡献。11月12日,白求恩这位对中国人民有深厚情谊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去世。

得知噩耗,当时正在查看电报的聂荣臻悲痛欲绝......

不过鉴于敌情紧急,他未能前往事发地与这位挚友作最后的告别。数天后,聂荣臻看到情愫真挚的遗书,并仔细端详着白求恩的遗物,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对于聂荣臻来说,白求恩绝对是他最值得信赖的战友之一,虽然两人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被这位洋大夫舍生忘死、救助伤员的职业精神所感染。

为寄托对战友的哀思,聂荣臻于当年11月16日写下了《纪念白求恩同志》,称他为“无产阶级最英勇的战士”。

而在1940年初举行的悼念仪式活动中,聂荣臻还当众声泪俱下的念了祭文,并号召根据地所有军民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此外,聂荣臻还通过为根据地医院更名,修建陵墓等方式来纪念白求恩。

更加让人深受触动的是,他一直将白求恩的一件羽绒服遗物珍藏在家里,并传给自己的后代。如今,这件宝贵遗物被收藏在白求恩纪念馆中,供后人瞻仰。

而在获悉白求恩逝世的消息后,远在延安的毛主席也痛心不已,他在追悼会上回顾了白求恩在华工作的功绩,对他不远万里前来援助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

这就是那篇著名的文章--《纪念白求恩》。

在文中,毛主席指出:白求恩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大公无私的高尚品格。一个人如果有了这点品格,就能够成为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固然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具备了这一点精神,那就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境界的人,一个品格优秀的人,一个乐于为民奉献的人。”

如今,虽然距离白求恩逝世已过去84年,但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却一直需要被国人所铭记,而这也是我们对他无私奉献的最好纪念!

——白求恩同志永垂不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