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豫东风情】过年

 客从丁桥来 2023-10-13 发布于河南


汽车穿过苍茫的大地,丁桥越来越近,我对过年的记忆也越来越强烈。

小时候,一入腊月就天天都盼过年,经常问大人:还有几天过年?小孩盼过年,一盼吃,二盼穿,三盼玩,四盼压岁钱。


人对吃的记忆是天生的。过年时,农闲,是农村人最幸福的时节,不但不干活,而且还能有酒有肉地吃喝。经过春华秋实,平常舍不得吃的大鱼大肉和好面馍,无论如何也得准备,没有多,有少,反正能吃到。尽管没有山珍海味,但现在想想,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流口水,那家伙太好吃了!不光小孩喜欢吃,大人也喜欢吃。过年走亲戚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可拿,主要拿吃的,长辈吃大馍,给免辈回枣山。那时,每年去我舅爷家,我舅奶奶还在篮子里专门回两个肉馍,就是热馍夹大肥肉片子,回家再吃时,满口都是油。小时候缺油水,根本没有不用担心脂肪肝的问题,大口吃肥肉,是有福的表现。


过年是给小孩添新衣裳的重要理由,没有新衣裳,咋过年!不买新衣裳,小孩以过年不起床相威胁。其实,不用小孩要,大人也会想方设法地给每一位孩子做件新衣裳,有了新衣裳,大人欢乐,小孩高兴。小孩家穿一件新衣服的感觉和神情相当好,不跑半截庄子就不回家吃饭,目的是在小伙伴们面前谝一谝。有一年过年,我仅买了一件袖子上带白道道的红秋衣,当人家穿着新棉袄满大街跑时,我只有穿着我的红秋衣在街上跑,大冬天的不跑能不冷吗?现在的小孩,要是以过年添新衣过年为标准,简直天天在过年,春夏秋冬,随时随地都在换衣服,时代不同了,只能说七八十年代以前的人,没赶上好时候。


过年抢炮、拾炮是小孩子的主要乐趣。农村人喜欢过早年,除夕之夜,鸡叫三遍就有人放成大盘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为了能抢到更多的炮,小孩大多是不睡的,很多人挤在牲口屋的麦秸堆里斗着玩,我们没有电视机,不看春节晚会,也没有手表,不知道时间,头遍鸡叫后就有人点炮。我们等啊!全村第一家鞭炮响时,所有的小孩都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目标——炮响之处。抢炮时都非常勇敢,头上鞭炮噼啪乱响,脚下还有没有及时爆炸的大雷子炮,谁还管那么多,谁不冲在最前沿,只能抢到炮皮。


八十年代,我们村都很穷,一般人家点的都是小盘炮,只有几家“有钱的”人家才会点五千头的大鞭炮,跟小方桌一样大小。很多小孩多次拍人家的大门问:您咋还不点炮呀,赶紧起来点炮吧。抢炮、拾炮结束后,小孩们又是一番炫耀,看谁抢的多。我们拾炮的计量单位是帽头子,勇敢的、不怕炸着的小孩总能抢几帽头子。


拾完炮就挨家挨户拜年,小孩给大人拜年,晚辈的给长辈的拜年。拜年也会真磕头,仅是礼节性地说拜拜年吧!小孩与其说给长辈拜年,不如说是到处要吃的,因为各家各户都或多或少地准备些花生、瓜子、糖果,小孩来时都会热情的拿出来相让,可着劲的往小孩衣兜里装。拜年时,有的小孩需要回家几次,清理自己的小仓库,把拜年拜来的花生、瓜子放到家里再继续拜年。


过年时,我也象其他小孩一样期待压岁钱。农村人穷,每年收到的压岁钱都是一毛、两毛的,很少有人给我过大额压岁钱(一块钱的)。甚至小学还没毕业时,亲戚们都说我已长大,今年不给压岁钱了。但是,为数不多的压岁钱,也足足让人美一阵子,在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可以自由支配。那时,用压岁钱买连环画是一个主要消费渠道,每当正月初十开学时,小孩们就比谁买的连环画多,并且相互传着看。老师在上边讲课,我们在下边看连环画,那种如痴如醉的精神不亚于现在小孩玩网络游戏。


如今,生活在城市,仅仅一个鞭炮,一会儿禁,一会儿限,再也折腾不完了,还信誓旦旦地怨雾霾,过年放炮,至少一千年了,挨雾霾啥事了。往四十奔的人了,对农村过年的记忆却是挥之不去的!浓浓的年味,在传统农村才能体会,很想带着妻儿回农村过年。



作者简介:丁志阳,男,经济学学士,郑州市公安局民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