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豆

 客从丁桥来 2023-10-13 发布于河南

黄豆原产中国,在中华大地上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史。《三字经》中“稻粱菽,麦黍稷”,“菽”主要指豆类。我们老家称黄豆为“大豆”或者“豆子”。

豆子的种植比较简单,不用上化肥,豆子根部能长出根瘤菌,可以自己供应养分。在生长期,豆子上生一种虫,我们称之为“豆虫”,专吃豆叶,豆虫有好多只足,长长的,圆乎乎的,摸着软软的。起初,我很怕豆虫,不敢摸。后来,用手指戳一下,它仅是浑身扭摆一下,并不咬手,原来它仅是靠扭动身子吓吓人,黔驴技穷。据说,豆虫是很好的蛋白质,喂鸡能提高产蛋率。彼时,在豆虫出现的时候,我下地逮豆虫的热情特别高,把逮着的豆虫装入罐头瓶子里,不满决不收工。那一时期,我们家养的鸡特别喜欢跟着我,每当我进大门,“啵!啵”两声,公鸡母鸡都往我跟前跑,我从瓶子里掏出豆虫,一个一个甩到鸡群,鸡吃得特别欢,我特别开心,很有成就感。鸡吃了豆虫,公鸡打鸣,母鸡下蛋,都显得特别卖力。那时候,对农村人来说,鸡蛋是一般等价物,家庭所需,什么都可以换。

作为粮食作物,黄豆对农村人来说,一是制作豆面,二是做菜,三是零食。黄豆打成豆面,冬天做芝麻叶豆面条,吃了一碗又一碗,让人至今回味无穷,如今在饭店遇到芝麻叶豆面条,那是必点的忆苦思甜项目。

相传,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汉朝以来,豆腐是家庭餐桌必不可少的美食。在农村吃豆腐都是拿豆子换,一斤豆子换二斤半豆腐。卖豆腐的,走街串巷,未见其人,先问其声,“豆腐干子,薄豆腐”。听到这种叫卖声,可能会有皮孩子应声接到:“打您娘的光屁股”。卖豆腐的人听到小孩子声音,可能司空见惯了,也不会大发雷霆,总会嘟囔一句:“谁家的小孩,咋恁会接话”。豆子还可以做成酱豆子、豆饼之类的,在缺少蔬菜的日子里,那可是下饭的经典之作。

把黄豆在锅里炒一下,焦酥嘎嘣脆,称之为“料豆子”,那是我们小时候最常见的零食,也是最容易得到的零食。炒料豆子技术不难,简便易学,大人小孩一看都会。那时候,豆子不但能吃,而且也卖钱,不是谁家想炒就炒的,大人严格控制炒料豆子的次数。小孩想吃料豆子,有时候会合作。每个小孩各自从家里偷着装一裤兜豆子,然后趁谁家大人不在家,有人烧锅,有人执锅铲,有人望风,炒好之后,每人抓几把,装进衣兜里。刚出锅的料豆子,余温尚高,虽然隔着衣服,依然能有烫皮的感觉。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料豆子在兜,无论在哪,随手掏出来几粒,撂到嘴里,总有神仙般的感觉。

如今生活在城市,一般家庭喜欢用黄豆打豆浆。零食丰富了,很少有人再炒料豆子。疫情期间,很多人足不出户,黄同学宅在家里,整天不重样的捯饬着美食。有天,他在群里晒出祖传手艺——炒料豆子,让人看起来垂涎欲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