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诗集

 zqbxi 2023-10-13 发布于江西

富春诗中品山茶

蒋金乐

富春山茶最初何时为人所赏?不清楚。

查文史,倒是在晋陈寿的《三国志》中找到一个富阳人与茶的故事,就是孙皓那个“以茶代酒”的著名典故。孙皓是孙权之孙,吴国第四代君王。他喜欢饮酒,并且也要别人灌酒,但对他赏识的大臣韦曜却网开一面,允许他“以茶代酒”。

唐陆羽的《茶经》中也记载了此事:孙皓每饗宴,坐席无不率以七升为限,虽不尽入口,皆浇灌取尽。曜饮酒不过二升,皓初礼异密赐茶荈以代酒。

以茶代酒,就这样传成了佳话。那么,用的是什么茶呢?不清楚。

- 晒茶 -

可能是家乡富春山茶,也可能是别的茶。

十年前编著的《中华茶道》“历史名茶”中有记载,宋代,富阳有名茶“西庵茶”。这西庵就是安顶山上的大西庵,而安顶,原名就叫庵顶。可见安顶云雾茶在宋时就已成名品了。到了元末明初朱元璋的时候,有朱元璋与庵顶茶的传说,并且的的确确成了贡茶,每年要上贡二十斤茶。这在明朝的《富春志》上是有记载的。

同是“历史名茶”中还有记载,清代有“富阳岩顶”,岩顶实际上也是庵顶,方言发音相近。由此可见,安顶云雾茶一直为人所重。

文献和传说自然要做分析,我想了一下,比较可靠的,还是从富阳的历代文献中去找吧,比如那些写富阳的古诗。

01/

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

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

——「普照寺·徐凝·唐」

- 安顶观云海 -

凝是睦州(建德)人,施肩吾的同榜进士,官至侍郎。普照寺在富阳城北五里的虎山,为隋代所建。那天,徐凝在寺中“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想必这一杯富春山新茶味道不错,欣欣然成了欢喜菩萨。

02/

悠悠身世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偶耕。

——「新城道中·苏东坡·宋」

- 山间清流 -

新城就是新登。那年,东坡被贬到杭州做通判,新城是其属地,他下乡来体察民情。正是谷雨时节,他看到新城的茶户很开心,因为天公作美,山茶丰收,“细雨足时茶户喜”,还有一个可喜的是,“乱山深处长官清”。此情此景,通判大人诗人雅士,能不讨一杯富春山茶吗?

03/

险岩通小径,湍水度危桥。茶女巾蒙髻,樵人斧插腰。

鸠鸣春昼静,莺啭晓林娇。令尹求民瘼,行行听路谣。

——「和徐令南新道中·许广渊·宋」

- 雾锁云雾茶 -

许广渊是新城人,相传是唐太宗宠臣礼部尚书许敬宗后人,他是东坡和曾巩的同榜进士,曾任复州刺史。徐令是时任新城县令徐评,南新为新城一镇,徐县长下乡访民间疾苦,写了一诗。许诗人就和诗一首。此时正是采茶时节,许诗人很自然地看到了家乡这熟悉的情景,“茶女巾蒙髻,樵人斧插腰”。采茶女,包着漂亮的花头巾,浅唱着山歌,多美的风俗画。说不定,她们之中,就有不少早年乡土版的“徐玉兰”呢。

04/

吴蚕饱食就三眠,隔水东风度柳绵。斜日青牛山下路,茅檐细细出茶烟。

——「白石村·晁补之·宋」

- 云雾村庄 -

晁补之的父亲晁端友是东坡同榜进士,补之也是进士出身。父亲到新城当县令,刚巧,那时东坡在杭州做刺史,他们的交往很多,晁补之自然而然也成了著名的“苏门四学士”,另三人是黄庭坚、秦观、张耒。白石村在新城南新深山里,白云生处,人家数十户,“茅檐细细出茶烟”,这不成了桃花源了嘛。

05/

幽谷泉声冷,鸟啼僧舍深。好花丛古砌,寒瀑发高岑。

游客陆鸿渐,居人支道林。欲辞青嶂去,临去复成吟。

——「碧沼胜居·林杜娘·宋」

- 拔山茶园 -

林杜娘是新城才女,碧沼寺在新城渌渚深山里,唐朝茶圣陆羽到过此地访茶,因此有了“游客陆鸿渐”之句,鸿渐是陆羽的字。这位茶圣,深入到新城山中访茶,不知访的是什么茶?尝出了什么味道?《茶经》中,在《茶之事》一节,出现了“气苾新城,味芳云松”的句子,不知彼“新城”二字与此新城有何瓜葛?尚待细细究来。

06/

好了,总算到了元朝。我们的大痴翁黄公望就该上场了。他在古稀之年结庐于富阳城东富春江北边的庙山坞,七十九岁开始画《富春山居图》,“阅三四载未得完备”。就在这其间,大痴翁抽空画了一轴《秋山招隐图》。那天兴致极高,他在画上题了一首长诗,还写了一段跋文。这个太珍贵了,不仅描写了他的生活环境,还记下了他的生活内容和日常所好。因此,读者诸君不妨耐心品读一番。

结茅离市廛,幽心幸有托。开门尽松桧,到枕皆丘壑。

山色阴晴好,林光早晚各。景故四时佳,于秋更勿略。

坐纶磻石竿,意岂在鱼跃。行忘溪桥远,奚顾穿草屩。

兹癖吾济久,入来当不约。莫似桃源渔,重寻路即错。

——「题秋山招隐图·黄公望·元」

此富春山之别径也,予向构一堂于其间,每春秋时焚香煮茗,游焉息焉。当晨岚夕照,月户雨窗,或登眺,或凭栏,不知身世在尘寰矣,额曰小洞天。图之以招朴夫隐君同志。一峰老人黄公望画并题。看到了吧!隐士的生活,神仙的日子。“焚香煮茗,游焉息焉。”

- 烹茶煮茗 · 拔山开茶节 -

富春山中富春山茶,小洞天里富春山居。何谓小洞天?道家认为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这些洞天福地,才是人间最好的养生之所。黄公望在富春江边的富春山中,找到了自己的小洞天,焚香煮茗,吟诗作画,休养生息,游焉息焉。在这里,写着富春山景,喝着富春山茶,他不仅画出了《富春山居图》,登上了山水画的巅峰,他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在《题秋山图》诗的前半首中,这样吟唱道:

阿翁结屋秋山巅,秋色秋光纷后前。万轴图书充石阁,千章杉桧罨茆檐。

棕鞋桐帽易理料,睡起柴门日西照。搜奇选异忘岁华,服术养芝颜转少。

——「题秋山图·黄公望·元」

“忘岁华”,“颜转少”,这不正是人们的梦想吗?小洞天里的大痴翁,自然成了“神仙中人”。焚香煮茗,此茗,正是富春山茶,我们不妨名之曰“富春山居茶”。呵呵,品富春山居茶,做小洞天中客。何如?何如?说着玩儿呢,还真有人投奔富春山而来,要来做小洞天中客。来者何人?杨铁崖杨维桢是也。

07/

杨维桢是进士出身,在江西做很有威望的儒学提举,时已到元朝末年,农民起事多多,他那张官椅坐不稳了。他是富阳隔壁诸暨人,知道富春江的美,知道富春山的好,当然也知道庙山坞里的小洞天,住着一个大痴道人黄公望。他就丢开官帽,赶紧顺江而下,来到富阳,寻大痴道人而去。文人雅士,臭味相投,大痴翁就接纳了这个想做隐君的同志杨铁崖。他们时常结伴而行,寻山访水,游走于富春山水。那年八月的一天,大痴翁就陪他登上了江南里山的灵峰山。杨铁崖开心呀,写了足足四十行长的诗《灵峰山》,其中有这么四句:

日暮坐留子,为下陈蕃榻。烹茶饭蔬食,遂喜浮生乐。

——「灵峰山·杨铁崖·元」

- 安顶山云雾 -

能喝上灵峰山禅茶,吃上寺里的斋饭,杨铁崖就觉得这是他陶醉的“浮生乐”了。灵峰山,又叫庵顶山,不知何时被写成了安顶山。其实庵顶之名很好,准确,并且还有禅味。灵峰山海拔高,终年云雾缭绕,高山云雾茶,香味尤为清净浓郁,被茶人奉为上上品。此茶藏在高山,恰如山中高士。

08/

就在大痴翁和杨铁崖此次灵峰山行不久,又来了一位奇人,于逃难惊恐中品了一杯大西庵里的茶,神也定了,心也安了,后来竟然夺得江山,在南京做起了大明王朝的皇帝。没错,他就是朱元璋。

朱皇帝坐稳了江山,但忘不了庵里的那杯云雾茶。于是,这云雾茶就成了贡茶。明正统或万历的《富春志》,都有记载,富阳鲥鱼和茶并贡。福兮?祸兮?祸福相倚。皇帝金口一开,富阳的茶农和渔民就吃不消了。甚至连一位为民鼓与呼的好官,也因此遭了难。这就是明朝正德年间的韩邦奇。韩邦奇,陕西朝邑县人,正德进士。正德六年(1511),出任浙江按察使司佥事,他因公事到富阳,正看到镇守浙江的宦官王堂在富阳征索鲥鱼和山茶,百姓深受其害,于是,作《富阳谣》哀之:

富阳江之鱼,富阳山之茶。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

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昊天何不仁?此地亦何辜?

鱼何不产别县?茶何不产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

山摧茶亦死,江枯鱼乃无。呜呼!山难摧,江难枯,我民不可苏!

——「富阳谣·韩邦奇·明」

- 安顶云雾茶 -

好鱼,好茶,好官,好词。但是,好鱼好茶害苦了我民。好官好词也害苦了老韩。一曲不合时宜不媚皇上的小谣,老韩因此而被罢官革职,回家赋闲。为民作主,是那么容易作的吗?也不想想这乌纱帽是谁作的主!还好,老韩终有好报,到了嘉靖初年,一朝天子一朝臣,热点人物老韩重新起用,出为山西参议,他不改初心,勤政为民,累官到兵部尚书。不知他当年有无品尝过富春鲥鱼和灵峰山茶?鲥鱼如今已绝迹,我们拿不出,唯愿以富春山茶一杯,敬献于老韩在天之灵。

09/

老韩应当聊可安慰的是,富阳还是好官多。清康熙九年(1670),牛奂出任富阳知县。牛奂是山西长治人,以拔贡生出任知县,有点破格重用的味道,可见牛奂非等闲之辈。他到富阳后,办了几桩实事,政声可嘉。他还主持修了《康熙富阳县志》,而主笔者,是我的乡前辈,大源镇蒋家门口的名士蒋仲行。蒋仲行非进士也非举人,但教书教出了进士,在杭城以文才闻名,牛县长把他从杭城延请回富,主笔县志,大有“不拘一格降人才”之意。他有自身的经历,推己及人,敢用人才,行比伯乐。牛奂自己的文才也的确不错,请看他的《长沙看桃花》一诗:

江流绵渺曲围沙,村落纷纷聚水涯。荷锸翠移雪后竹,携筐青摘雨前茶。

谁家客泛三春酿?无数莺啼十里花。本是太平饶气象,桃源久与种桑麻。

——「长沙看桃花·牛奂·清」

- 富春千亩茶园 -

这长沙,就是今日的东洲沙,是富春江上最广最长的沙洲,就在黄公望隐居地对出的富春江上。太平盛世,牛县长“喜得官闲,兼逢昼永,偶携琴鹤寻芳径”,他看到富春山中,处处是“携筐青摘雨前茶”的乡民,自己的心情自然也格外开心。他在一首《调寄踏莎行》中写道:

杯似琉璃,舟如蚱蜢,兴来还欲烹香茗。

今朝曾共踏青游,满身乱拂桃花影。

——「调寄踏莎行·牛奂·清」

很好,面对百姓安居乐业,做县长的,理当“兴来还欲烹香茗”。更何况,泛舟在清丽如许的富春江上,能品上一杯清香如许的富春山茶。牛县长兴来所品的,何况不是富阳百姓的幸福感呢?

10/

有个富阳诗人,就写出了富阳百姓的幸福感,他就是乾隆时的举人,新城人潘成年。潘成年写有《新城杂咏二十首》,可以说是一幅描绘新登风土人情的风俗画,是一卷诗歌版的《富春山居图》,从中可以看到康乾盛世时新城百姓的小康生活。其中有两首写到了富春山茶。

第十三首:

乡村四月卖黄茶,日日城西笑语哗。座上客人多白镪,一时分给数千家。

作者自注:邑产黄茶,约价万余金。大半在城西交易。凡赍银收买者呼为客人。

- 体验采茶·拔山开茶节 -

真没想到,乾隆时新城就有黄茶,还如此抢手!白镪就是银元,“座上客人多白镪,一时分给数千家”,这个“土豪”,还是热心公益人士,买下黄茶分给数千家,这得要多少黄茶呀!

第二十首:

书声静夜出山椒,茶坞秋风桂子飘。吟兴直思登马岭,奚囊先到太平桥。

作者自注:茶坞高姓读书之所,在太平桥东,过此登岭则为於潜界矣。好一个茶坞,书声静夜出,秋风桂子飘。富春山中,有茶之坞多矣,独以此坞冠之茶名,可见此坞之茶,之盛之美乎?

11/

奇怪的是,不仅有“茶坞”,还有“茗浦”。清同治光绪年间,富春江南的灵桥才子朱英,填有一阙调寄多丽《富春山》,实在是太好了,我就全词恭录在此:

富春山,丹崖绿树苍苍。尽遨游,山南山北,

都成画里村乡。驻鸣鞭,花洲桃艳;

停过舫,茗浦茶香。高阁飞轩,危栏极目,

烟波千里数归帆。共指道,赤松仙去,

岭上白云横,空余得三分故垒,七里清江。

叹人生朱颜白发,多愁景短情长,

倒不如寻山问水,安排着杖竹鞋芒。

晓雾樟岩,夕阳花坞,相将童冠两三行。

日晏也,江边缓步,归去咏沧浪。

嗟何必,吴山越水,始趁徜徉。

——「富春山·朱英·清」

- 拔山寻春茶 -

这样的句子,我实在不敢私享,晒于此处,所谓“奇文共欣赏”也。在这繁花似锦的佳句中,请注意那七个字“停过舫,茗浦茶香”。显然,这是一个江边渡口,沿江肯定开了许多家茶馆,才至于“茗浦茶香”。这是哪里呢?如果是富阳城里,我最先会想到恩波桥头。当年,那里是水陆道场繁华地段。旧时的春江八景中,有两景在那里,恩波夜雨和苋浦归帆。但是,朱英没点明,而旧时富春江两岸,还有数处渡口。有渡口,就难免有茶馆,就难免不小心成了“茗浦茶香”。那我就没有理由只把眼光停留在恩波桥头了。富春山茶坞,富春江茗浦,如此诱人的茶香,理应飘得更广更远。

清朝的《杭州府志》,就闻到了这种茶香,于是一槌定音:

“杭州之特产,良者为富阳茶。”

12/

富春山茶养身养心。1914年,理学家夏震武在老家里山灵峰山养病。他有诗《病中咏怀》,上半首是这样的:

横卧天已曙,鸟啼梦初醒。微云澹天半,朝阳射峰顶。

松挺烟里枝,竹立光中影。晓风当暑凉,汲泉煮佳茗。

——「病中咏怀·夏震武·1914」

灵峰山,也就是今日的安顶山,与夏震武而言,视同生命。他自称灵峰先生,在山上创办的书院也命名为“灵峰精舍”。他在此养病时,最想的,就是“汲泉煮佳茗”。灵峰山的云雾茶,令他心境澄明,悠然自得。就在这一年,《浙江之特产》一书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评定:“富阳茶色、香、味不亚于龙井茶。”怪不得,政府和专家们要把富春山茶归纳在“钱塘龙井”之中。事实上,富春山的天时地利和自然气候,的确是龙井茶系中的上佳之所。从民国开始,富春山茶就成了龙井旗下的佳品,每年都被冠之为“龙井”而走销海内外。

- 富春山茶·拔山开茶节 -

据《中国实业志》记载,1931年,富阳(不含新登)茶叶面积8.5万亩,总产毛茶4.25万市担,占全省总量十分之一。“良者为富阳茶”,此话不是凭空说说的。

13/

几乎与夏震武同时的另一位富阳人许正衡,站在富春江北三山的雷坞山中,与夏震武隔江南北而呼:

鸟语空林日影斜,满山红染杜鹃花。女郎十五双丫角,手挈筠篮去采茶。

——「许正衡」

- 体验采茶·拔山开茶节 -

他们在南北的富春山中,听到了相似的鸟声,看到了相似的日影。不同的是,灵峰先生正在“汲泉煮佳茗”,而正衡先生呢,他踏春山中,看到天真活泼的山村少女正提着竹篮去采茶。

春在先生杖履中,春也在丫头的丫角上。

如果是今天的采茶女,还可以唱一支《采茶舞曲》。

14/

诗行如诗路,一级一级又一级。我们从唐朝走来,宋,元,明,清,民国,走到如今,想到当代富阳诗人叶珪的诗句:

嫩芽初摘茶千顷,满目青葱生意闹。

富春山茶,也如一轴长卷,美美地打开在富春江两岸的富春山中。

《茶》宋·秦观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玉鼎注漫流,金碾响丈竹。

侵寻发美鬯,猗狔生乳粟。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

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茶》宋·戴翼

骚客辞眠肠正苦,睡魔退听骨先寒。未堪入饼供龙焙,且遣一旗登虎坛。

《茶》宋·潘牥

透屋松风蠏眼汤,野人纱帽自煎尝。谏议不分三道印,赵州剩借一瓯香。

《茶》宋·郑清之

书如香色倦犹爱,茶似苦言终有情。慎勿教渠纨裤识,珠槽碎釜浪相轻。

《茶》宋·陈东

偏爱君家碧玉盘,建溪云脚未尝乾。书生自恨无金换,聊以诗章乞数团。

《茶》宋·王镃

圆石磨边转片时,晴雷隐隐玉云飞。龙身带入波涛里,化作清风去不归。

《茶》宋·厉文翁

海滨鱼盐胜耕稼,尝呼父老采丁宁。江乡鱼茗尤逐末,

为分利害别重轻。拔茶种桑何苦口,崇阳因得良吏名。

《茶》宋·徐荣叟

官焙春绿入贡时,担头猎猎小黄旗。甘香不数尝阳羡,密侍天颜喜可知。

以下[宋]黄庭坚

《满庭芳 茶》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搅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寐,相对小窗前。

《阮郎归 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

烹茶留客驻金鞍。月斜窗外山。别郎容易见郎难。有人思远山。

归去后,忆前欢。画屏金博山。一杯春露莫留残。与郎扶玉山。

《品令 茶词》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镜。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

三径虽锄客自稀,醉乡安稳更何之。老翁更把春风椀,灵府清寒要作诗。

《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

茗椀难加酒椀醇,暂时扶起藉糟人。何须忍垢不濯足,苦学梁州阴子春。

《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

香从灵坚垄上发,味自白石源中生。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成。

《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

龙焙东风鱼眼汤,个中即是白云乡。更煎双井苍鹰爪,始耐落花春日长。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碎身粉骨方余味,莫厌声喧万壑雷。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风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深注寒泉收第一,亦防枵腹爆乾雷。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三首》

乳粥琼糜雾脚回,色香味触映根来。睡魔有耳不及掩,直拂绳床过疾雷。

《双井茶送子瞻》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磑霏霏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以团茶洮州绿石砚赠无咎文潜》

晁子智囊可以括四海,张子笔端可以回万牛。自我得二士,意气倾九州。

道山延阁委竹帛,清都太微望冕旒。贝宫胎寒弄明月,天网下罩一日收。

此地要须无不有,紫皇访问富春秋。晁无咎,赠君越侯所贡苍玉璧,可烹玉尘试春色。

浇君胸中过秦论,斟酌古今来活国。张文潜,赠君洮州绿石含风漪,能淬笔锋利如锥。

请书元佑开皇极,第入思齐访落诗。

《以椰子茶瓶寄德孺二首》

硕果霣林梢,可以代悬匏。携持二十年,煮茗当酒肴。

我今御魑魅,学打衲僧包。聊持坚重器,遗我金石交。

《以椰子茶瓶寄德孺二首》

炎丘椰木实,入用随茗椀。譬如楛矢砮,但贵从来远。

往时万里物,今在篱落间。知公一拂拭,想我瘴雾颜。

《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知音若相问,不住涅盘州。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寄新茶与南禅师》

筠焙熟香茶,能医病眼花。因甘野夫食,聊寄法王家。

石钵收云液,铜缾煮露华。一瓯资舌本,吾欲问三车。

《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

閤门井不落第二,竟陵谷帘定误书。思公煮茗共汤鼎,蚯蚓窍生鱼眼珠。

置身九州之上腴,争名燄中沃焚如。但恐次山胸垒块,终便酒舫石鱼湖。

《以双井茶送孔常父》

校经同省并门居,无日不闻公读书。故持茗椀浇舌本,要听六经如贯珠。

心知韵胜舌知腴,何似宝云与真如。汤饼作魔应午寝,慰公渴梦吞江湖。

《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

万事相寻荣与衰,故人别来鬓成丝。欲知岁晚在何许,唯说山中有桂枝。

《答许觉之惠桂花椰子茶盂二首》

硕果不食寒林梢,剖而器之如悬匏。故人相见各贫病,且可烹茶当酒肴。

《谢公择舅分赐茶三首》

外家新赐苍龙璧,北焙风烟天上来。明日蓬山破寒月,先甘和梦听春雷。

《谢公择舅分赐茶三首》

文书满案惟生睡,梦里鸣鸠唤雨来。乞与降魔大圆镜,真成破柱作惊雷。

《谢公择舅分赐茶三首》

细题叶字包青箬,割取丘郎春信来。拚洗一春汤饼睡,亦知清夜有蚊雷。

《谢王炳之惠茶》

平生心赏建溪春,一邱风味极可人。香包解尽宝带胯,黑面碾出明窗尘。

家园鹰爪改呕泠,官焙龙文常食陈。於公岁取壑源足,勿遣沙溪来乱真。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

鸡苏狗虱难同味,怀取君恩归去来。青箬湖边寻顾陆,白莲社里觅宗雷。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

乳花翻椀正眉开,时苦渴羌冲热来。知味者谁心已许,维摩虽默语如雷。

《谢人惠茶》

一规苍玉琢蜿蜒,藉有佳人锦段鲜。莫笑持归淮海去,为君重试大明泉。

《奉谢刘景文送团茶》

刘侯惠我大玄璧,上有雌雄双凤迹。鹅溪水练落春雪,粟面一杯增目力。

刘侯惠我小玄璧,自裁半璧煮琼爢。收藏残月惜未碾,直待阿衡来说诗。

绛囊团团余几璧,因来送我公莫惜。个中渴羌饱汤饼,鸡苏胡麻煮同吃。

《催公静碾茶》

雪里过门多恶客,春阴只恼有情人。睡魔正仰茶料理,急遣溪童碾玉尘。

《归宗茶堂森明轩颂》

万竹森然,莫非自己。作如是观,可谓明矣。

菁菁翠竹,来者得眼。其不得者,我亦无简。

助发此观,亦有风雨。若问轩名,请与竹语。

《送张子列茶》

斋余一椀是常珍,味触色香当几尘。借问深禅长不卧,何如官路醉眠人。

《谢曹子方惠二物二首之煎茶缾》

短喙可候煎,枵腹不停尘。蟹眼时探穴,龙文已碎身。

茗椀有何好,煮缾被宠珍。石交谅如此,湔袚长日新。

《公益尝茶》

子云窗下草玄经,寒雀争喧户昼扃。好事应无携酒榼,相过聊欲煮茶缾。

《送慧林明茶头颂》

慧林有一老人,恰似银瓮盛雪。彻底元无渗漏,旁观但知皎洁。

有徒三百二百,木钻漫钻磐石。或遇东海鲤鱼,一棒令生羽翼。

其余两两三三,归堂又要茶吃。上人南来云水,因行不妨掉臂。

凤山修水东西,灵草春来满地。但令己事相应,归日驴驮不起。

《戏答欧阳诚发奉议谢余送茶歌》

欧阳子,出阳山。山奇水怪有异气,生此突兀熊豹颜。

饮如江入洞庭野,诗成十手不供写。老来抱璞向涪翁,

东坡原是知音者。苍龙璧,官焙香。涪翁投赠非世味,

自许诗情合得尝。却思翰林来馈光禄酒,两家水监共寒光。

予乃安敢比东坡,有如玉盘金叵罗,直相千万啻过。

爱公好诗又能多,老夫何有更横戈,奈此于思百战何。

[宋]苏轼《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唐人云:茶须缓火炙,活火煎。

?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

[宋]秦观

《满庭芳 咏茶》雅燕飞觞,清谈挥座,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

窗外炉烟似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阑。点上纱笼画烛,

花骢弄、月影当轩。频相顾,余欢未尽,欲去且流连。

《茶》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

上客集堂葵,圆月探奁盝。玉鼎注漫流,金碾响丈竹。

侵寻发美鬯,猗狔生乳粟。经时不销歇,衣袂带纷郁。

幸蒙巾笥藏,苦厌龙兰续。愿君斥异类,使我全芬馥。

《茶臼》

幽人耽茗饮,刳木事捣撞。巧制合臼形,雅音侔柷椌。

灵室困亭午,松然明鼎窗。呼奴碎圆月,搔首闻铮鏦。

茶仙赖君得,睡魔资尔降。所宜玉兔捣,不必力士扛。

愿偕黄金碾,自比百玉缸。彼美制作妙,俗物难与双。

[宋]赵彦端《茶瓶儿·澹月华灯春夜》

淡月华灯春夜。送东风、柳烟梅麝。宝钗宫髻连娇马。似记得、帝乡游冶。

悦亲戚之情话。况溪山、坐中如画。凌波微步人归也。看酒醒、凤鸾谁跨。

[宋]米芾《醉太平·风炉煮茶》

风炉煮茶。霜刀剖瓜。暗香微透窗纱。是池中藕花。

高梳髻鸦。浓妆脸霞。玉尖弹动琵琶。问香醪饮么。

[宋]熊蕃《御苑采茶歌十首》

云腴贡使手亲调,旋放春天采玉条。伐鼓危亭惊晓梦,啸呼齐上苑东桥。

《御苑采茶歌十首》

采采东方尚未明,玉芽同护见心诚。时歌一曲青山里,便是春风陌上声。

《御苑采茶歌十首》

共抽灵草报天恩,玉芽同护见心诚。时歌一曲青山里,便是春风陌上声。

[宋]范仲淹《武夷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武夷茶歌》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宋]辛弃疾《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遍去[口茶]。》

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

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遍去[口茶]。》

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别泪没些些,

海誓山盟总是赊。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宋]白玉蟾《茶歌》

柳眼偷看梅花飞,百花头上东风吹。壑源春到不知时,霹雳一声惊晓枝。

枝头未敢展鎗旗,吐玉缀金先献奇。雀舌含春不解语,只有晓露晨烟知。

带露和烟摘归去,蒸来细捣几千杵。捏作月团三百片,火候调匀文与武。

碾边飞絮捲玉尘,磨下落珠散金缕。首山黄铜铸小铛,活火新泉自烹煮。

蟹眼已没鱼眼浮,垚垚松声送风雨。定州红玉琢花甆,瑞雪满瓯浮白乳。

绿云入口生香风,满口兰芷香无穷。两腋飕飕毛竅通,洗尽枯肠万事空。

君不见孟谏议,送茶惊起卢仝睡。又不见白居易,馈茶唤醒禹锡醉。

陆羽作茶经,曹晖作茶铭。文天范公对茶笑,纱帽龙头煎石铫。

素虚见雨如丹砂,点作满盏菖蒲花。东坡深得煎水法,酒阑往往觅一呷。

赵州梦里见南泉,爱结焚香瀹茗缘。吾侪烹茶有滋味,华池神水先调试。

丹田一亩自栽培,金翁姹女採归来。天炉地鼎依时节,炼作黄芽烹白雪。

味如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身轻便欲登天衢,不知天上有茶无。

《丹丘同王茶干李县尉高会》

佳友品字坐,寒宵未渠央。竹亭天籁动,梅坞月华香。酒与我为春,我瘦如松苍。

过酒辄一莞,梅竹侍我旁。以诗互埙箎,笑语逐飞觞。酒行三四周,五官舞明堂。

王郎信矣伟,心胸浩琳瑯。咳唾亦珠玉,气习无膏粱。顷来赤城天,谒我九华房。

期俱控绿烟,汗漫游帝乡。李郎自可喜,契阔俄四霜。少日珠庭丰,今愈奕有光。

手仗六尺藜,叩我青锦囊。不思蓬莱路,往昔同商羊。年时鼓高志,海上弄干将。

笑抚苍崔嵬,眇视碧浩茫。一别何沉绵,再见欲飞颺。胡不贾酒勇,相与形骸忘。

烛花已三灺,醉墨方琳瑯。此乐良难常,人生易夕阳。

《谢叶文思惠茶酒》

先将荼醾薰酒,却採枸杞烹茶。子谓人非土木,贤知吾岂匏瓜。

[宋]艾性夫《煎后山峰上人新茶》

拣芽穰穰鹰爪黄,活火濈濈鱼眼汤。扫花席地白日静,穿帘透户春风香。

唤醒松根渴睡汉,五更清梦从渠短。泠泠灌顶欲通仙,稽首法云甘露碗。

《题四皓对奕瀹茶图各一绝》

石乳云腴拨不开,春风潋滟碧磁杯。应无俗客烦敲臼,只恐东宫聘使来。

《煎后山峰上人新茶》

拣芽穰穰鹰爪黄,活火濈濈鱼眼汤。扫花席地白日静,穿帘透户春风香。

唤醒松根渴睡汉,五更清梦从渠短。泠泠灌顶欲通仙,稽首法云甘露碗。

[宋]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

郡庭无事即仙家,野圃栽成紫筍茶。疏雨半晴回暖气,轻雷初过得新芽。

烘褫精谨松斋静,采撷萦迂涧路斜。江水对煎萍彷佛,越瓯新试雪交加。

一枪试焙春尤早,三盏搜肠句更加。多谢彩笺贻雅贶,想资诗笔思无涯。

[宋]李元膺《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

歌罢花如雨。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今岁重寻携手处,

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

[宋]陆游《北岩采新茶用忘怀录中法煎饮欣然忘病之未去》

槐火初钻燧,松风自候汤。携篮苔径远,落爪雪芽长。

细啜襟灵爽,微吟齿颊香。归时更清绝,竹影踏斜阳。

《过武连县北柳池安国院煮泉试日铸顾渚茶院有》

滴沥珠玑翠壁间,遭时曾得奉龙颜。栏倾甃缺无人管,满院松风昼掩关。

《过武连县北柳池安国院煮泉试日铸顾渚茶院有》

行殿凄凉迹已陈,至今父老记南巡。

一泓寒碧无今古,付与闲人作主人。

[宋]傅察《次韵烹茶四首》

移种疑从紫府仙,世间凡草护芊眠。味高石蜜甘居下,效捷灵芝愧在前。

玉{左革右夸}并标官焙印,月团犹带御炉烟。年来海宇皆知餽,支笑神农未解煎。

《次韵烹茶四首》

吏隐从人号懒仙,一瓯常及日高眠。要令万卷浇胸次,便觉三山到眼前。

客至不须樽有酒,家贫肯厌空无烟。清泉近在南山麓,珍味殊胜渭水煎。

《次韵烹茶四首》

不但蠲烦起醉仙,能令古莽失多眼。春风乍拂千岩上,晓雨初沾百草前。

[宋]徐似道《阮郎归·茶寮山上一头陀》

茶寮山上一头陀。新来学者么。蝤蛑螃蟹与乌螺。知他放几多。

有一物,是蜂窝。姓牙名老婆。虽然无奈得它何。如何放得它。

[宋]石孝友《茶瓶儿·相对盈盈一水》

相对盈盈一水。多声价、开名得字。刚能见也还抛弃。负了万红千翠。

留无计。来无计。□□□、成何况味。而今若没些儿事。却枉了、做人一世。

[宋]萧立之《茶陵道中》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

西花无道路,南去亦尘沙。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宋]曹勋《余比出疆以茶遗馆伴乃云茶皆中等此间於高丽》

年来建茗甚纷纭,官焙么私园总混真。

圆璧方圭青箬嫩,绛苞黄角彩题均。

未论洁白衷肠事,只贡膏油首面新。

世乏君谟与桑苧,翻令衡鉴入殊邻。

《代广漕刘元举谢赵相茶二首》

龙焙黄封锡有功,谨严正味德相同。便知钧播无求备,更借扶南两腋风。

《代广漕刘元举谢赵相茶二首》

方珪圆璧贡春前,上相分颁自九天。何止芳芗御魑魅,要知红日在斜川。

[宋]陈杰《黄茶陵死寇吴荆溪作碑祭文云斥彼懦夫提此英》

十年三令尹,王事厄还期。只为生人重,非贪死节奇。

冷云回雁处,妖雨泣鹃时。提得英魂在,邦侯一片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