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训练过的普通老百姓上战场能不能打到敌人?萨沙问答第215集

 历史探奇 2023-10-13 发布于河南

萨沙

关注

2023-09-19 22:11

来自江苏

作者:萨沙

没训练过的普通老百姓上战场能不能打到敌人?萨沙问答第215集

先说个段子。

当年全国抓“东北二王”,二王跑上了大山。

无奈之下,解放军组织民兵大搜山。

当地民兵有几千人,受过粗浅的军事训练,理论上是可以打枪的,有的枪法还不错。

这些民兵加上当地积极群众,共有2.5万人参加搜山。他们集结在山下,分别由解放军的军官指挥。

看起来很牛,然而一个解放军排长回忆:见人都到齐了,我宣布“开始搜山”,随后对天开了两枪。没想到,民兵们没经验,误以为是二王开枪,四散逃走,一瞬间就不见人影。

电影《第一滴血1》中,国民警卫队几十人包围了史泰龙。有趣的是,无论连长怎么下命令,手下的士兵就是不愿意冒险冲入矿井进攻。

为啥?国民警卫队本质也是民兵,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是业余客串打仗。

谁都知道史泰龙可能拿着枪,在矿井里面等着他们进去,民兵们都不愿意送命。

看看,这就是民兵的素质。

其实,无论是中国七八十年代民兵,还是美国当年的国民警卫队,军事素质比今天我们老百姓,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

七八十年的中国民兵,都是真枪实弹打靶,半自动步枪、自动步枪甚至轻机枪随便打。

一些民兵还会使用40火箭筒、无坐力炮、高射机枪、高射炮甚至榴弹炮。

总之,人家民兵都是玩过枪炮的,距离实战却还有十万八千里。

再说,中越战争期间有个战例。大概一个排的民兵,分别乘坐两辆卡车,去国境线越南一侧几十公里,准备运输伤员和物资。

公路行驶期间,一辆卡车突然被越军40火箭筒击中,车上20个民兵不知道该怎么办,慌乱跳下车,甚至忘了卧倒。结果他们又遭到轻机枪来回扫射,死伤狼藉。

前面那辆卡车并没有中弹,然而该车没有立即下车抵抗,而是加大油门,甩掉了被击中的卡车,自己跑了。

自然,民兵没有任何战斗经验,遭遇这种情况选择先突围,也不能说有大错。但跑了一段发现自己没有危险,应该果断回去救援啊? 然而民兵的军官不会指挥,不知道该怎么办。

直到枪声停止后很久,他才率领剩下的士兵回到现场。

后车的20人全部牺牲,汽车被烧毁。

根据现场痕迹判断,越军最多只有四五个人,就是一个40火箭筒小组和一个拿着轻机枪的战斗组。

他们击毁汽车以后,如果对方人多,就猛烈扫射一通后撤退,当年就是这么伏击美国兵的。

没想到,民兵被袭击以后非常慌乱,无法有效抵抗。越南兵见状就没有撤退,而是疯狂扫射和投弹。

在打倒了所有民兵以后,越南兵跳到路上挨个补枪。

因为他们人数很少,也不敢久留,甚至没有敢于去搬走车上的物资或者带走缴获的武器,而是草草点燃汽车油箱就跑了。

如果前车的民兵逃出几百米后,果断回来援助,敌人就可能被吓跑。经验不够,导致此次被伏击后的惨败。

另外,大家为什么经常看到阿拉伯叔叔和黑人叔叔,打仗的时候将枪举过头顶盲打?

没打过仗的人并不知道原因。

你将头伸出掩体去瞄准射击,在现代作战中是很危险的,有可能被人爆头。

中越战争的一些防御战中,军官一再告诫士兵,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连续射击,一般打几枪就要转移地方。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做,而是越军枪法精湛,反应速度很快。

你在一个地方很过瘾的用自动步枪连续射击,分秒就被人家一枪爆头。

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治安战中,曾发现当地武装分子很多被击中头部而死。

一些媒体觉得爆头率太高,怀疑美军处决战俘。经过调查后才发现,由于现代枪支的射击精度有很大提高,加上火力密集度高,武装分子又多只是暴露上半身射击,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爆头。

阿拉伯叔叔避免被爆头,干脆枪举过头顶乱打。

其实,很多人说起来容易,笑话阿拉伯叔叔。 大家有兴趣玩完彩弹射击就知道了,模拟实战一下就知道战争的恐惧。

再说抗战时候一个故事。广东作战时,中日两军相距几十米在战壕里对峙。连长告诉自己的小通讯兵不要乱动,很多日军士兵枪法精准。

小通讯兵才17岁,很调皮,偷偷将手掌伸出战壕。结果三秒钟后,呯的一枪,他的手掌被一发三八步枪子弹,打了个对穿。

总结一下,没受过训练的老百姓拿枪上战场,不但毛都打不到,还是被敌人刷战绩的!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