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伪图对比即时看懂明代各朝青花瓷

 京兆堂艺术 2023-10-14 发布于美国

瓷器藏友最为苦脑的事莫过是如何断代和分辨真伪,我在这里附上对比图从青料和绘画技法入手这些问题将变得简单明了。这里先讲解明代青花瓷。

永乐、宣德时期青花

永宣时期沿用元青花的“苏麻离青”钴土矿青料,这种青料含锰量低,含铁量较高,烧成后的青花色泽鲜艳浓翠,间杂闪现金属光泽的黑色疵斑痕既人们俗称的铁锈斑。在画法上,改变了元代和洪武时期一笔点画的风格,使用双钩填色,而且用小笔填涂,使青花色彩有深浅不同的笔触痕,这成为永宣青花的一个重要特征。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青花

经过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器生产的空白期后,从成化开始,明代青花瓷又重新恢复了生产,并在品种、造型和纹饰上有新的发展,形成这一时期独特的风格。在青料和画法上成化早期的青花瓷承袭宣德遗韵,中期开始风格大有改变,青花料选用国产的平等青料,发色淡雅而无黑铁斑,这种呈色一直延续到正德晚期。画法上开始出现勾勒线条,并在线条内采用一笔平涂的上色法,开始出现分染的笔法。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青花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青料改用回青料,并与江西所产石青料配合使用,呈色浓艳欲滴,蓝中略泛紫色。这种色调持续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构成鲜明的时代特征。的绘画技法基本还是以勾勒平涂分染为主,纹样清晰,填色精细。万历后期由于回青料断绝,改用浙江所产青料,青色明快雅丽。并开创了淡描青花的绘画技法,用极淡的色调双钩图案花纹,给人以清新幽雅的感觉。

此碗均圆口微侈,深壁,凸底,矮圈足。外壁画缠枝番莲花四朵,碗心画桃树一株,树干盘作寿字,内壁纯白无纹饰,内外加饰青线七道。底均有青花书“大明万曆年制”六楷字款,外加双圈。

茶锺撇口茶锺造型,器内白釉无纹,器外青花画三组“年年丰登”图,分别为双鲶鱼、磬纹、蜜蜂、灯笼、及稻穗等,採谐音为“年年有馀,庆丰登”的吉祥寓意。胎体轻匀细薄,釉色灰青淡雅,口足各有青线二道。外底为凸尖,白釉上青花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伪托款。茶锺明显为明末万曆官窑仿成化作品,但制作精细,收藏于储存明代瓷器的景阳宫内,作为明末茶锺样式亦属珍贵。

喝一壶清茶,写几行小篆,看一剪流云,赏一回古瓷。带着世俗的温度,品味岁月的痕迹。本期古瓷图文由京兆堂艺术旗下的“旦月阁”提供。汉有“旦月”品评人物,今有“旦月”品评古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