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中最大的自律:戒掉受害者心态

 zhp001007 2023-10-14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抱怨,是对自己最严重的迫害。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主播佳音朗读音频

作者:每晚yebo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

1

作家水刃木讲过一个故事。

几年前,他在一家公司担任经理,有一天收到一名实习生的来信。

这位实习生在信中抱怨说,自己实习快两个月了,每天都好像有干不完的活,前辈们也处处打压她,让她非常委屈。

水刃木收到信之后,特意关注了那位实习生。

后来有天,水刃木交代她给一个重要客户寄个快递,特地嘱咐她要谨慎对待。

几天后,客户却打电话说,没有收到快递。

水刃木就找来实习生,问她寄出后有没有留存单号?

实习生摇了摇头,水刃木只好自己去查快递和联系客户。

等到他把这事处理完了,这才听说,实习生一直在背后抱怨自己故意针对她,故意挑她的刺。

水刃木知道后,当即就将实习生辞退。

他说,一个人的能力不足是可以原谅的,但遇事总是抱怨,不反思自己的问题,这样的人无可救药。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受害者心态”

抱有这种心态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受害者,将失败和不幸怪罪在他人身上。

在日复一日的抱怨中,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慢慢拖垮。

正如作家塞缪尔说,抱怨,是对自己最严重的迫害。

职场中,凡事一味怨天尤人,沉溺于受害者的角色,只能禁锢你的成长,让你一事无成。

图片

2

商业顾问刘润老师讲过一个故事。

有家啤酒厂,因为地理位置好,价格也便宜,生意一度非常红火。

后来随着网购的发展,全国的啤酒都流入了当地。

这家啤酒厂的生意也受到影响,营业额骤然缩水,利润大幅下降。

面对这种状况,酒厂老板每天却只顾着四处跟人埋怨,不是说电商平台抢了他的生意,就是哭诉自己时运不济。

从头到尾,他都没想过如何改变自己的处境。

就这样过了两年,酒厂就因为效益太差,只能被迫关停。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如酒厂老板这样满腹牢骚的人:

上班几年工资始终不涨,就怪公司太过抠门,只知道压榨员工;

看别人升职自己仍在原地打转,就吐槽领导有眼无珠;

明明自己这块出了问题,又埋怨同事拖后腿……

他们总喜欢将工作的不顺,归咎于外界的迫害,最终只能在困境中沉沦。

作家鲍温说过:

“喜欢抱怨的人,整天都是一副苦瓜脸和没有灵魂的躯壳,这些只会让他一步步走向绝望,自己却浑然不知。”

事实上,人一旦习惯了抱怨,就很容易陷入一种可悲的负向循环:

图片

只要出现问题,他们第一反应就是向外归因,推卸责任。

久而久之,就会丧失行动力,也彻底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成年人的世界,职场就是江湖,困顿与刁难总是层出不穷。

工作的难题,不会因为你的抱怨就自动化解,生活的负担也不会因为你抱怨就逐渐减轻。

与其怨天恨地,不如戒掉受害者心态。

当我们能够主动改变,不逃避不推卸,积极提升自己,工作才能变得顺遂轻松。

3

在《伟大的工作》一书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很有感触。

杰克大学毕业后,梦想成为银行经理人。

但他没有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只好去了一家基金会做财务助理。

日常事情很多,领导又非常严苛,他每天忙得焦头烂额不说,还经常被批评。

有次他向同事诉苦,说工作好辛苦,上司又多么难伺候。

同事听后,不满地对他讲道:

“清醒一点,你有问过自己真的在努力吗?根本没有,你只是在抱怨。”

这句话点醒了杰克,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试着认真对待这份工作。

从那之后,他任劳任怨,尽最大努力配合领导的安排。

他还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基金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

在短短时间内,他成功从一个只会抱怨的菜鸟,蜕变成精通金融的操盘手。

实习期结束后,凭借出色的履历,杰克也如愿进入当地银行,实现了理想。

三毛说,习惯性地抱怨而不谋求改变,便是不聪明的人了。

没有谁的工作总是一帆风顺,职场中多的是不如意。

有人选择抱怨,将自己包装成“受害者”,结果只能消耗自身能量,让自己逐渐丧失竞争力。

有人却从自身找原因,选择改变自己,在一天天的历练中完成了蜕变。

想起稻盛和夫曾说过:
即使你抱怨再多、委屈再大,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先把工作做好,这才是一个成熟人该有的心态。
学会把抱怨的情绪,转化成向上成长的动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脱颖而出。

图片

4

著名报人金惟纯先生,曾在回忆录中谈及自己早年的经历。

年轻时他满怀热情,创办了《商业周刊》。

没想到,他刚办了一年,就遭遇了严重的危机:

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杂志却根本没人看,公司入不敷出,只能靠借债勉强维持。

方法有,才华有,资源也有,可为什么杂志就是卖不出去呢?

那段时间,整个编辑部怨声载道。

有人觉得是上面政策不对,环境过于恶劣,有人认为读者素质太低,只读肤浅的东西……

在其他人纷纷抱怨的时候,金惟纯却想着如何改变现状,让杂志办得更好。

为此他向前辈报人取经,学习管理经验。

同时他还聘请大量优秀编辑,不断改进风格,在保持内容深度的同时,让文章兼具可读性。

在他的努力下,报社起死回生,自此越办越好,成为台湾第一大杂志。

非常认同一句话,问题是弱者抱怨的托词,却是强者的修炼场。

工作的种种不顺,很多时候都是给予你的考验。

面对困难,任由自己沉浸在抱怨中,又怎么有精力走出困境、取得精进呢?

所以比尔·盖茨说:

“要学会接受不可避免的现实,学着去应付缺陷带来的问题,并且不为此而抱怨。”

怨天怨地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自己画地为牢。

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更有用的地方,你才能沉下心来提升自己。

当你跳出了受害者身份,抱怨少了,行动多了,工作也会迎来不断的突破。

图片

5

作家张笑恒曾说过,抱怨的世界,我们是原告,也是被告。

持有“受害者心态”的人,只能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中,毁掉自己的生活与事业。

拒绝沦为受害者,用抱怨的时间去改变,才能让人生拨云见日。

那么,如何戒掉“受害者心态”呢?给大家3点建议:

1. 从“受害者模式”转向“掌控者模式”。

在《拆掉思维的墙》中,作家古典曾描述过两类人:

一种人是受害者模式:总认为外界、别人在掌控我的生命,是他们导致我现在的状态。

另一种人是掌控者模式:不管外界如何,我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

受制于受害者模式,遇到挫败总是抱怨他人,你就永远被困在原地。

将自己调成掌控者模式,你才会主动去寻找问题根源,思索解决之道。

对自己负责,就是走出抱怨怪圈的第一步。

2. 将“固定型思维”调成“成长型思维”。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德韦克认为人的思维有两种:

一种是固定思维,一种是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喜欢推卸责任,把挫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在抱怨中将自己逼入死角。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遇到问题则会反躬自省,积极调整自己。

从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是一个心态跃迁的过程。

专注于自我成长,你才能咽下工作中的苦和累,将所有挫折都转化为向上的阶梯。

3. 由“弱势价值观”变为“强势价值观”。

心理学家曾将人的价值观,分为“弱势价值观”和“强势价值观”两类。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

碰到事情,前者最爱问:为什么?而后者却习惯于问自己:凭什么?

也就是说,持弱势价值观的人,遇事总是逃避,爱找各种借口。

结果只能在抱怨中,不断消耗自己的能量。

而持强势价值观的人,习惯于直面任何挑战,敢于付诸行动,最终解决掉难题。

学会升级认知观念,用强势价值观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当你选择主动改变,迎难而上,工作自然也就顺风顺水了。

看过一个寓言故事。

有只蝴蝶不小心撞到蛛网上,它挣扎许久,被蛛丝越缠越紧,再也动弹不得。

蝴蝶叹气说:“都怪讨厌的风,使我没办法掌握方向。”

蜘蛛听了,却对它说:

我这里的食物,都是自己送上门的,你也一样,要怪只能怪自己。

职场中的很多人都像这只蝴蝶,遇到不顺,首先就抱怨别人,却从不反思自己的问题。

可实际上,工作中所有的苦,最终都会归结到我们自身,需要我们面对和解决。

与其在抱怨中让自己陷入内耗的深渊,不如戒掉受害者心态。

少怪罪别人,多提升自己,拿出实际行动,工作自然会给予你想要的成就和惊喜。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